公路工程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

2020-10-12 14:37侯勇泌阳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所
环球市场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整平稳定剂碾压

侯勇 泌阳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交通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平整度好、噪音小、便于维修等特点在公路建设当中得到了大量使用与推广。随着公路通行运营时间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路面进入了养护阶段。冷再生技术可以充分回收利用旧路面废料,不仅有利于环保,还有利于节约成本,因此,开展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概述

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就地冷再生的一种类型,是指通过专用设备全部铣刨、破碎所有厚度的沥青面层和一定深度的基层,特殊情况下,还需添加适量新集料,随后根据配合比掺加一定量的水、稳定剂,随后进行一系列施工工序。

通过长期应用,沥青面层老化严重,将会严重影响沥青材料和集料之间的粘结性能,因此,于半刚性基层来讲,将会大大减小其活性,进而影响基层强度。为了改善材料使用性能,必须有效提升材料的承载力,增强其抗损害性能。因此,需将一定量稳定剂掺加到再生混合料内,保证原路面可形成一个良好的整体。目前,常见的稳定剂材料主要分为2大类,即沥青类和水泥类。因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稳定剂类型。相比其他再生施工技术,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的优点如下:

1.节约材料。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可实现旧沥青材料的100%利用,能够大幅降低新集料用量,节约资源。

2.简化工序。旧沥青路面材料可全部再生利用,无须挖、运、回填等工序,可简化施工工序,节约施工成本。

3.提高生产效率。由于工序简化,施工便利,可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4.增强承载力。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需掺加适量稳定剂材料,从而提升路面承载力,有效抑制反射裂缝产生,可有效控制路面病害,满足路面养护维修的使用效果。

二、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为沥青路面,随着沿线经济的迅速发展,在重载交通和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下,路面破损情况严重,主要病害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坑槽、车辙、翻浆等等。为检验路基基层损坏情况,本文采取K118+000~K125+000段进行钻芯取样法,并对不同病害路段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通过上述病害情况来看,本路段面层、基层损坏严重,仅采用小修养护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本工程决定采用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方案,21.5cm为铣刨厚度,即将沥青面层(6.5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5cm)铣刨去除。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水泥类稳定剂用于施工。

三、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

(一)原路面处理

在施工作业宽度范围内,水泥稳定剂洒布应具有均匀性,若再生层厚度变化太大,很容易改变水泥稳定剂掺配量,进而对冷再生混合料均匀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路面病害严重部位,需提前做好相应处治工作。例如,横坡、纵坡线调整等,保证路面平整度良好。

表1 路面病害情况分析

(二)拌和

全深式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时,先确定各项参数,比如转速等。并安设精度较高的电子称量系统,自动控制各类材料的总量和流速,并通过数字显示。针对超粒径RAP材料,可直接通过冷料斗入口设置的筛网将其筛除。在采用就地冷再生拌和方式时,需保证拌和生产前,拌和场地材料充足,可满足摊铺用料3~5d左右。施工时,应根据配合比设计,合理确定各类材料用量,保证混合料含水量满足施工要求。拌和施工过程中,需随时检查拌和情况,以便达到预期施工效果。

为保证后期施工质量,施工前应确定运输车辆数量,保证有数量充足的运输车辆。运输前,必须准确确定运输路线、运输距离等。运输过程中,车轮极易与灰尘等粘黏,污染作业面,因此,在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将车轮灰尘清理干净。此外,为避免运输过程中材料温度散失过快,出现混合料离析现象,需将篷布覆盖运料车上,以便保温、防污染。

(三)整平与压实

在路面质量评价中,平整度和压实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做好整平和碾压施工质量控制。平整度是路面下承层施工的重要基础,能够为路面提供均匀的支撑力。压实度是评价再生基层施工效果的关键性指标,压实效果不好,将会影响路面强度,甚至产生车辙等问题。为此,必须重视路面整平和碾压施工。

本文采用水泥稳定剂,一次性施工作业段长度不宜过长,应在水泥水化合作业前,结束路面再生层整形和碾压施工。第一,整平。整平时可采用“机械+人工”的组合方案,先采用平地机进行大面积整平,针对部分路段和边角处,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整平处理,从而保证路面平整。第二,碾压。根据施工要求,全深度冷再生基层压实分三个阶段完成。初压时,采用18t单钢轮压路机进行2遍振动压实,保证冷再生混合料能够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复压时,采用20t压路机按照“高频低幅”施工方案进行2~3遍碾压施工;终压时,采用20t重型压路机进行3遍弱振碾压,消除明显轮迹,保证压实度超过97%。

(四)养生

待完成上述施工后,即可进入全深式冷再生基层养护阶段,养护时间应控制在7d以上。在养生期间,可以采用节水保湿养护法,需覆盖养生布(见图1),保证基层始终湿润。同时,做好交通管制工作,洒水车除外,严禁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待完成养护施工后,即可进行下一阶段施工。

图1 薄膜覆盖养生

四、全深式就地冷再生质量控制措施

(一)时间控制

施工中,需做好各阶段施工流程的时间控制,比如,拌和、整平、压实等。每道工序施工前,需做好各项辅助工作,防止由于施工准备不到位影响施工质量。本工程采用水泥作为稳定剂,在初凝前,必须完成拌和—压实等一系列工序,因此,应做好各施工阶段时间管控。

(二)含水量控制

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范围时,才能保证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定期检查再生混合料的含水量。首先,检查旧沥青路面铣刨混合料含水量,保证实际施工中的含水量满足施工要求。通过冷再生机的计量装置,合理化掺加用水量。待混合料拌和之后,还要定期测量混合料含水量,一旦发现不满足要求,需及时进行调节处理。

(三)再生混合料均匀性控制

旧路面材料不均匀性,是影响冷再生混合料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施工中,要做好混合料拌和工作,保证无离析、花白等现象。当存在严重离析问题,需再次通过冷再生机等设备进行拌和;若离析问题较轻微,则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翻拌即可。

(四)压实度控制

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就地冷再生压实度采用水泥、石灰等材料时,压实厚度需控制150~220mm之间,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冷再生厚度为21.5cm,可满足规范要求。当完成碾压施工之后,需检测其压实度情况,保证压实度达到97%以上,若无法达到规定要求,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压实遍数,直至满足施工要求。

(五)养生控制

完成碾压施工之后,需及时进行养护施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采取洒水保湿养护,并将养生布覆盖其上,养护时间不得低于7天。待其各项指标质量均可满足规范要求后,即可进行沥青面层摊铺施工。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公路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大量初期建设的公路工程已进入大中修阶段,“节能、环保”是新时代公路建设的新要求,为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沥青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维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再生技术,在我国半刚性、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大中修、改扩建路面重修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消除路面反射裂缝,降低路面早期损坏,提升路面耐久性,大大减少养护成本,对推进公路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整平稳定剂碾压
聚氯乙烯钙锌热稳定剂的辅助热稳定剂研究进展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过氧化氢法制备二氧化氯工艺中稳定剂的研究
非硫系SBS改性沥青稳定剂的应用评价
弱膨胀土筑路碾压试验研究
炼厂低附加值硫磺作改性沥青稳定剂的探索研究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港口码头工程中的抛石基床整平施工技术
全站仪对中整平的技巧性问题探究
深中通道再添科技利器国内最先进水下3D碎石整平清淤船正式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