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上京路的历史地位与贡献

2020-10-12 14:16孙文政
理论观察 2020年8期
关键词:历史贡献历史地位

孙文政

关键词:金代上京路;历史地位;历史贡献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8 — 0005 — 07

金代上京路是女真族发祥地、金源内地。金初,金代上京路治所会宁府是金朝的国都,海陵王迁都燕京后,上京会宁府虽一度去掉京号,但世宗很快恢复京号,使会宁府成为金朝的陪都。因此,金代上京路较其它的路,历史地位显得特别重要,历史作用特别重大。那么金代上京路,在整个金朝社会发展中,究竟居于何种地位,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金代上京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是辽金史学界应该正确认识的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正确认识,势必影响人们对整个金朝历史的认识,尤其是作为金源内地金代上京路,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东北边疆开发建设的贡献,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正确认识金代上京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无论是金源地区的文化建设,还是旅游开发,都是急待解决的认识问题,尤其是在东北亚视域下,边疆领土诉求,及黑龙江省推进金上京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这样一种思路和想法,现对金代上京路在金朝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东北边疆开发,乃至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开展深入讨论,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一、金代上京路在金朝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金朝是以女真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政权。随着女真族的发展壮大,入主中原,建立与南宋对峙的中央政权。女真族从阿骨打在白城(今哈尔滨市阿城区)称帝建国,到1234年完颜守绪在蔡州(今河南省汝南)被蒙古所灭为止,金朝前后存在120年。金朝疆域最大时,东至日本海、西至积石(今青海省积石山),北及外兴安岭火鲁火疃谋克地,南与宋(南宋)划淮水中流及大散关(今陕西省宝鸡西南)为界。在辽阔的疆域内,人口最多时达到“四千五百八十一万六千七十九”①人,这在当时不仅胜过南宋疆域和人口,而且在世界上也可称为封建大帝国。大金帝国是由女真、汉、渤海、契丹、奚、室韦、乌惹、铁骊等族共同创造的多民族国家。“袭辽制,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是为十九路”②上京路是金朝五京之一,管辖范围相当辽阔,包括今天黑龙江省全境、吉林、辽宁、内蒙地区一部分,还包括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及外兴安岭,乃至鄂霍茨克海及日本海和朝鲜部分地区。上京路是女真族的发祥地,上京路治所会宁府,是金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金朝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金代上京路是女真族的发祥地

上京路是女真族的故乡、肇兴之地。阿骨打前十世祖生活在白山黑水。从始祖函普,经德帝、安帝、献祖、昭祖、景祖、世祖、肃宗、穆宗,到阿骨打时,女真族历时二百余年,在白山黑水逐渐统一女真各部,为阿骨打举起抗辽,建立大金帝国奠定了历史基础。

上京路是众多民族聚居之地。“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③女真族从远古时代起,就繁衍生息在白山黑水之间。肃慎人是最早与中原建立联系的民族。早在“虞舜以天德嗣尧”时代,“肃慎宋服”①开始与中原王朝建立联系。周武王克商时,“肃慎氏贡楛矢、石砻,”②与中原建立密切贡服关系。周景王(公元前544—公元前520年)统治时期,肃慎与中原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左转》记载:“燕亳肃慎吾北土也。”③肃慎族系先后经过勿吉、挹娄、靺鞨、女真的演变,他们在历史上,一直生活在上京路所管辖的广大地区。“金之始祖讳函普,初从高丽来,……始祖居完颜部僕干水之涯,保活里居耶懒。其后胡十门以曷苏馆归太祖,自言其祖兄弟三人相别而去,盖自谓阿古乃之后。石土门、迪古乃,保活里之裔也。……女直、渤海本同一家。盖其初皆勿吉之七部也。”④古老的女真族世代散居在白山黑水之间。女真完颜部在献祖绥可时,迁居到今阿什河流域,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子献祖,讳绥可。黑水旧俗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夏则出随水草以居,冬则入处其中,迁徙不常。献祖乃徙居海古水,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栋宇之制,人呼其地为纳葛里。纳葛里者,汉语居室也。自此遂定居于安出虎水之側矣。”⑤女真族迁居到阿什河流域后,改变了原先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转而开始了农业生产方式。他们学习渤海、契丹的先进文化,使女真族完颜部的社会生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女真族完颜部在阿什河流域,经过献祖、昭祖、景祖、世祖、肃宗、穆宗等时期的发展壮大,到太祖阿骨打时期,女真族已经为完成白山黑水之间,女真各部的统一阿骨打伐辽建国,提供了条件。

阿骨打凭其完颜部九代人,艰苦创业所形成的军事联盟,东征西讨,统一女真各部,建立起了以完颜部为核心的女真军事集团。阿骨打以阿什河流城为中心,于辽天庆四年(1114年)开始伐辽,在拉林河畔举行伐辽誓师大会后,仅以2500人的起义队伍,在女真族英雄完颜宗翰、完颜宗弼等将领配合下,犹如雄健的海东青,机智勇敢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强敌对手。首先攻占辽重镇宁江州,然后又在出河店和斡沦泺大败辽兵。天庆五年(1115年),阿骨打在阿什河畔(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南白城旧址),即位称帝,建大金帝国。大金帝国的建立,不仅开创了女真历史上的新纪元,而且也揭开了上京路历史新篇章。女真族以少胜多、以小胜大,在灭亡辽国后,金太宗又挥师南下,入主中原灭亡北宋,建立与南宋对峙的大金帝国。金海陵王时期,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及出于统一全国的目的,把金朝国都从上京会宁府迁到燕京,是为金中都(今北京市内)。

(二)金上京是金初国都中后期陪都

迁居阿什河流域后,女真族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特别是与辽国接触的机会增多,极大地促进了女真族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阿什河流域战略地位重要,于是阿骨打,以阿什河流域为中心,逐渐发展自己,扩大生产,扩建军队,使阿什河流域成为女真族的大本营。“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旧土也。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建国之号盖取诸此。国初称为内地,……其山有长白、青岭、马纪岭、完都鲁,水有按出虎水、混同江、来流河、宋瓦江、鸭子河。”⑥作为海古之地的阿什河流域,有山有水,进可攻退可守,且水陆交通便利,兵家必争之地。金太祖阿骨打,率领女真族军队,在取得宁江洲大捷胜利之后,在松花江支流阿什河流域,在后世称为金源内地的地方,建立大金帝国。

阿骨打在阿什河流域建国,使白城成为金初的政治中心。虽然当时没有确定正式的府州名号,初称皇帝寨,但由于女真军民都集中在按出虎水,使得白城地方成为金初实际意义上的国都。关于金初上京会宁府建都的时间,史料记载较为模糊,说法各异。有说太祖时只称皇帝寨,到了太宗才建都于此,熙宗正式命名为上京。对此我认为,在太祖时,被称为皇帝寨的地方,已经称为金朝的国都了。“天辅三年六月,辽大册使太傅习泥烈以册玺至上京一舍,”⑦此处记载的上京一舍,决不是辽上京一舍,就是被当时称为皇帝寨的金上京一舍。辽朝册使到达金上京一事,“天辅三年六月辛卯,辽遣太傅习泥烈等奉册玺来,上摘册文不合者数事复之。”⑧这两处记载相互印证,说明这件事情确有其事,也就可以证明当时被称为皇帝寨的会宁州也好,会宁府也好,实际已经成为金初的国都了。关于太祖时期初称皇帝寨的白城为金上京都城,在《金史》等史料还有一些记载。如“天辅七年六月丙申,上不豫,将还上京,命移赉勃极烈宗翰为都统,昊勃极烈昱、迭勃极烈斡鲁副之,驻兵云中,以备边。 ”⑨“天辅七年六月,太祖次鸳鸯泺,有疾。至斡独山驿,召赴行在。诏曰:朕亲巡已久,功亦大就,所获州部,政须绥抚,是用还都。”⑩这里的都就是指金上京会宁府。“九月癸丑,梓宫至上京。乙卯,葬宫城西南,建宁神殿。”①“九月乙卯,葬太祖于宫城西。”②这里两则史料都说明,当时金上京会宁府,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国都了。

从太祖、太宗、熙宗、海陵前期等四朝,金上京会宁府的名称的变化,可以确定上京的历史地位。“会宁府,下。初为会宁州,太宗以建都,升为府。天眷元年,置上京留守司,以留守带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③“天眷元年号上京。海陵贞元元年迁都于燕,削上京之号,止称会宁府,称为国中者以违制论。大定十三年七月,复为上京。”④这里可能是在天眷元年时候,金朝正式废掉辽上京临潢府的缘故,对上京路会宁府作为国都名称只是再次声明而已。虽然海陵王废掉上京之号迁都燕京,但大定十三年再次回复上京之号,使上京会宁府成为金的陪都,并且将金源内地的蒲与路、胡里改路、合懒路、恤品路、耶懒路、曷苏馆路、乌古迪烈统军司等地方军政建置,划归上京路管辖,使上京路成为金朝十九路中最大的一个路。

上京会宁府从金初到金末,除从真元元年海陵迁都,到大定十三年,上京恢复京号之外,会宁府是金初38年的国都,大定十三年后是金朝的陪都。虽有学者认“在天眷元年建号上京之前,这个政治中心作为一国之都的地位始终不太明确,都城的政治功能相当弱化。究其原因,除了来自观念层面的障碍之外,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使“御寨”无法真正发挥国都的作用。”⑤我认为即使当时政治功能相对比较弱化,不能与中原王朝都城政治功能相比,但在金朝來说,既使是皇帝经常捺钵春水爻剌之地,其政治功能也不能与作为皇帝寨的上京路会宁府相比。因此,无论会宁府在海陵迁都前的金朝国都,还是大定恢复上京之号,把会宁府作为金陪都,其金朝的政治中心地位不容质疑,这就使金代上京会宁府成为大金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金朝历史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对金朝社会发展起着统帅全局性的历史作用。

二、金代上京路对金朝的历史贡献

女真族完颜部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上京路实现了女真族的统一,为女真族建立大金帝国奠定了基础。上京路提供的人力和物力,保障了女真族伐辽灭宋的成功,及金朝在中原的统治。

(一)金代上京路为女真族建国奠定了基础

几代女真人为上京路的开发建设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做出了重要贡献。完颜部在金建国前,就在祖辈创业的基础上经营上京路。金穆宗盈歌时,完颜部采取了强有力的统一措施。穆宗盈歌发布命令:除函普系完颜部行政长官称“都部长”外,其他各部落联盟长或大部长均不能称“都部长”,且各部都要取消自己原来本部的信牌,统一接受和执行完颜部的信牌。康宗乌雅束时期,女真族完颜部进一步推行了惠民的措施,使得女真各部远近归心,逐渐形成了以完颜部为核心的各部统一的凝聚力。到阿骨打建国时期,女真族各部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女真族在上京路,完成女真各部的统一,不仅为阿骨打建国创造了的条件,而且也为女真族后来伐辽灭宋奠定了基础。阿骨打发动抗辽起义,建立大金帝国,都是在上京路完成的。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是女真族发展史上的奠基石,从此以后,女真族社会文化迅猛地向前发展,加速了女真族封建化的历史进程,开创了金代上京路历史发展新纪元。

金太宗时,女真族灭辽灭北宋,入主中原建立大金帝国,使金朝统治区域扩大,挺进中原内地。女真族以金代上京路为后方基地和大本营,把中原与金源内地联在一起,使上京路源源不断地为女真族统治者提供各种资源,才使女真族在中原站住脚跟。女真族依靠金代上京路为后方基地,实现了伐辽灭宋,建立大金帝国的梦想。因此可以说,上京路为女真族建立大金帝国奠定了基础。

(二)金代上京路为女真族汉化提供了条件

女真族原本是游牧民族,自从献祖绥可迁居安出虎水定居后,完颜部开始重视农业生产。“献祖乃徙居海古水,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栋宇之制。”⑥完颜部迁居阿什河流域后,改变了过去居无场所,遂水草而居的局面,开始了农业生产。由于按出虎水流域适合农业生产,完颜部定居在这一地区,女真族向封建社会过渡才有可能。到阿骨打称帝建国时,女真族完颜部农业生产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收国元年,太祖即位。阿离合懑和、与宗翰以耕具九为献,祝曰:使陛下毋亡稼穑之艰难。太祖敬而受之。”⑦这则史料说明,当时女真族已经农业化程度较高,金国上下基本上都对农业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已经成为金初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金军在攻占辽泰州之后,宗雄、宗干等都把泰州的土,捧回金上京让阿骨打看,研究是否适合耕种。阿骨打了解泰州的土质情况后,决定迁移婆卢火家族猛安谋克到泰州屯田,发展泰州地区农业生产。“遣昱及宗雄分诸路猛安谋克之民万户屯田泰州,以婆卢火统之,赐耕牛五十。”⑧由于金初女真族十分重视农业发展,使得上京路农业发展程度高。“又谕尚书省曰:上京路诸县未有常平仓,如亦可置,定其当备粟数以闻。四年十月,尚书省奏:今上京、蒲与、速频、曷懒、胡里改等路,猛安谋克民户计一十七万六千有余,每岁收税粟二十万五千余石,所支者六万六千余石,总其见数二百四十七万六千余石。臣等以为此地收多支少,遇灾足以赈济,似不必置。遂止。”①金代在全国各地都设置“常平仓”,以备饥荒之年,唯独上京路及下属各路不设“常平仓”,这充分说明金代上京路农业生产,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金代上京路从金初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把大批女真、汉族、契丹等人口,固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土地上,使农民离不开土地,为金朝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成为可能。金代上京路地区农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女真族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上京路为女真族封建化提供了条件。

(三)金代上京路为女真族提供了物资基础

上京路是女真族的故乡,是金朝的发祥地。金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上京路的开发和建设。金朝国都在会宁府时的四位皇帝,无论是开国之君阿骨打,还是守业之君吴乞买、锐意改革之君完颜亶,激进改革之君完颜亮,都非常重视金源内地上京路的开发和建设。海陵王虽迁都燕京,毁掉会宁府一些大型建筑,废除了上京路传统旧体制,改世袭制为流官制,有利于对上京路的管理, 特别是迁都到燕京(今北京)后,加强对金源上京路的管理,发展工农业生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金初对金代上京路地区的开发建设,使得上京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女真族在建国前,特别重视金源内地的开发建设,使得上京路工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在今哈尔滨市阿城区五道岭地方,发现大量金代采矿遗址和冶炼遗址,是上京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哈尔滨市阿城区五道岭,有10余处金代矿坑遗址、50余处冶铁遗址,在大多数遗址中都发现有炼铁炉、铁矿渣、炼渣、煤炭、铁块、铁矿石等。金代炼铁技术较为先进,为金代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天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以及俄罗斯和朝鲜部分地区,都出土了大量铁制兵器和铁制农具,说明当时金代上京路农业和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金代上经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金朝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女真族凭借上京路的经济发展,增强金初国力,才有可能伐辽灭宋,建立大金帝国。因此可以说,金代上京路,为金朝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金代上京路为女真族培植了文化根基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女真族建国前文化比较落后,“金初无文字也,自太祖得辽人韩昉而言始文,太宗如卞州取经籍图书。”②阿骨打在伐辽建国过程中,就十分重视女真族文化建设。“金人初无文字,国势日强,与邻国交好乃用契丹字。太祖命希尹撰本国字,备制度。希尹乃依仿汉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真字。天辅三年八月,字成,太祖大悦,令颁行之。”③女真文字的创立,是金代上京路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金太宗时期,金朝文化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金代效仿辽朝科举制度,建立金朝科举制度。“金虏虽夷狄中至贱者,初无文物,自侵辽之疆,所在处以科举取士,有沈州榜、平州榜、真定榜者是也。至天会十年,海内小安,下诏如契丹开辟制,限以三岁有乡、府、省三试。乡中曰乡荐,府中曰府解,省中曰及第。时有秀士未愿起者,州县必根刷遣之。”④金代科举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推动了金代上京路文化发展。金太宗、金熙宗在会宁府城市建设上,特别是宫廷建设上,注意吸纳中原汉文化元素。“旧有会平州,天会二年筑,……其宫室有乾元殿,天会三年建,庆元宫,天会十三年建,殿曰晨居门曰景晖,天眷二年安太祖以下御容,为原庙。朝殿,天眷元年建,殿曰敷德,门曰延光,寝殿曰宵衣,书殿曰稽古。又有明德宫、明德殿,熙宗尝享太宗御容于此,太后所居也。凉殿,皇统二年构,门曰延福,楼曰五云,殿曰重明。东庑南殿曰东华,次曰广仁。西庑南殿曰西清,次曰明义。重明后,东殿曰龙寿,西殿曰奎文。……。”⑤从这则史料的记载就可以看出,金代上京路宫殿建设,从建筑格局和命名,都吸纳了中原汉文化元素。这些汉文化元素,对金代上京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奠定了上京路文化基础。

女真族特别重视历史文化传承。金太宗即位之初,就把完颜勖从军中调回金上京。“太宗嗣位,自军中召还,与谋政事。”⑥完颜勖精通汉族文化,在金军占领北宋都城汴梁时,他按照太宗的旨意,在汴京城皇宫中,取回大量历史典籍。这些历史文献,对金代上京路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太宗还让完颜勖修撰金朝国史,“三月己未,上宴群臣于瑶池殿,适宗弼遣使奏捷,侍臣多进诗称贺。帝览之曰:“太平之世,当尚文物,自古致治,皆由是也。”⑦完颜勖主持修撰的《祖宗实录》《太祖实录》,是金代第一部民族史,是我国少数民族拓荒之作,在金朝历史研究中,起到了奠基之作的地位。对金朝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金朝历史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金朝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金代上京路文化的发展建设,是金代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根基。

(五)金代上京路为女真族培养了大批人才

人才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女真族自世祖时期,就重视人才的培养。“世祖与腊碚、麻产战于野鹊水,世祖被四创,疾困,坐太祖于膝,循其发而抚之,曰:此儿长大,吾复何忧?”①世祖将阿骨打,视为女真族的英雄,经常不离左右。阿骨打在伐辽灭宋过程中,特别重视人才培养。金初女真族在人才培养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女真族能征惯战的尚武精神,一是聘请辽、宋文人教师,教授女真子弟先进的中原文化。女真族完颜部家族集团,是一个善于作战的英雄集体。他们在伐辽灭宋过程中,驰骋沙场,为金朝建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女真贵族子弟都学习先进的汉文化,金熙宗、海陵王、都接受了很好的汉文化教育。女真族接受这些良好的教育,为女真族培养了人才。

金朝开科考以选拔所需人才。“金起东海,始立國即设科取士,盖亦知有文治也。渐摩培养,至大定间,人材辈出,文义蔚然。”②女真族从金初开始,就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开设科考,培养人才。“金设科皆因辽、宋制,有词赋、经义、策试、律科、经童之制海陵天德三年,罢策试科。”③金初建立的科考制度,为女真族培养了很多人才。海陵王还对人才培养制度进行了改革,设立国子监,培养所需人才。“凡养士之地曰国子监,始置于天德三年,后定制,词赋、经义生百人,小学生百人,以宗室及外戚皇后大功以上亲、诸功臣及三品以上官兄弟子孙,年十五以上者入学,不及十五者入小学。……凡试补学生,太学则礼部主之,州府则以提举学校学官主之,曾得府荐及终场举人。”④金代在上京路及其下属的几个路,先后设立贵族学校和平民学校,为金朝培养了大批人才。

     三、金代上京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

女真族在上京路时期,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两大重要历史贡献。一是奠定了我国北部疆域,使白山黑水广大地域,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二是促进了中华民族融合,使我国东北边疆众多少数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上京路范围北至外兴安岭,不仅包括今黑龙江嫩江、松花江、牡丹江、乌苏里江等流域,而且还包括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和牛满江(今俄罗斯布里雅河)等流域。女真族入主中原后,与汉民族融合,建立与南宋对峙的我国北方民族政权,使我国东北与中原,融为一体,奠定了我国东北部疆域范围。女真族入主中原后,颁布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为中华民族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奠定了祖国东北边疆基础

我国东北白山黑水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女真先人肃慎人繁衍生息之地。肃慎人在夏商周时期就生活在这里,并与中原王朝建立联系。在“昔虞舜以天德嗣尧”时代,“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⑤周武王克商时,“肃慎氏之贡楛矢、石砮,”⑥从这时开始,肃慎与中原王朝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了。周景王(前544年—前520年)时期,周朝已经把东北白山黑水广大地区,纳入周朝版图。当时东北白山黑水广大地域,虽然已纳入中原版图,但只是中原王朝与东北各民族政权臣服性质的朝贡关系。

唐代虽然在东北先后设立“勃利州”⑦和“ 黑水都督府”。⑧但這时还属于羁縻性质的机构,与设在中原内地的州府县行政建制的机构不同。渤海国和辽朝虽然在白山黑水之间,建立过一些州、府、县,但这些行政建置主要设在东北地区的南部和西部。渤海是宗属于唐朝的地方政权,还不属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真正开发建设东北边疆,真正有效地直接管辖统治,是从金代正式开始的。金朝在东北边疆设置的京、路、府、州、县等行政机构,管理东北边疆。“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里,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右旋入泰州婆卢火所浚界壕而西,……。”⑨这是金朝东北部疆界,这一记载充分说明我国东北部疆界,在金朝时期已经至至于海,北至外兴安岭广大地区。金朝在东北地区,设置金代上京路,下辖蒲与路、曷懒路、胡里改路、恤品路、耶懒路、乌古敌烈统军司等军政机构,卓有成效地管理我国金代东北边疆广大地区。金代上京路管辖的蒲与路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克东县古城村”⑩;胡里改路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喇嘛甸”{11}(也有学者认为在小城子古城);曷懒路治所在“今朝鲜咸境南道咸兴城5里处”{12};恤品路治所在“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城”;①耶懒路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区塔乌黑河流域”②。这几个金代上京路管辖的二级路的治所,都是我国东北疆界的历史佐证。根据克东蒲与路故城所在的位置,可以佐证金朝北部疆界已经达到外兴安岭,东部边境已经至鄂霍茨克海以南地区。金代上京路管辖的这些建置治所,不仅历史文献记载明确,而且在这一地区出土的大量历史文物,都充分证明了这些地方是我国固有领土。元、明、清三朝,继承金代疆域沿革,继续对这些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开发建设。如一六八九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确定外兴岭以南,整个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直至库页岛的领土主权属于中国,应该说是继承了金朝的疆域沿革。金朝开发建设我国东北边疆120年,对东北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加强了,对祖国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

金代上京路对我国东北疆域的形成,历史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的重要。金朝在金上京路时期,金、宋签订“绍兴和议”后,确定了金在北方、宋在南方的统治区域,使我国南北两朝相对稳定,处于和平发展阶段,双方设立榷场开展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在金宋关系上,金朝始终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军事上处于主导地位,为元朝蒙古统治者认为,元是继金灭北后灭南宋,成为正统的社会基础原因。

金朝从金上京迁都金中都后,不仅对金朝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为元朝以金中都为元大都,建立统一的元帝国奠定了基础。海陵王从金上京迁都金中都,为蒙古族建立统一的元朝,创造了前提条件,起到了开路先锋的历史作用,为明清两朝定都北京开了先河,奠定了历史基础。从中国历代各族共同开拓疆域历史来看,金代上京路为东北疆域形成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在东北亚视域边疆领土诉求,提供了历史依据。

(二)促进了中华民族融合发展

女真族在金代上京路时期,伐辽灭宋入主中原,建立与南宋跨淮而治的大金帝国,推动了我国北方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的融合,加速了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女真族自觉汉化,变夷为夏,使中华民族“不仅在空间上更向北推进,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又进一步和中原密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进而也使中华民族的民族大融合的社会历史内容,提高到了新的阶段。”③

女真族在中华民族融合方面的贡献,在金朝初就开始了。女真族在伐辽灭宋过程中,主观上是为了防止所占领地区各族的反抗,把占领地区的大量汉、契丹、奚、渤海等族人,迁往金源内地上京路地区,客观上使各族在金代上京路得以充分融合。金初女真族制定适合金代上京路民族发展的民族迁徙政策,即“实内地”的政策,所谓“内地”就是指金代上京路。“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旧土也,国言金曰:按出虎,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建国之号盖取诸此。国初称为内地。”④金军在伐辽灭宋战争中,不断从原辽和北宋统治区虏掠人口,把他们一批又批地迁往金源内地。金朝迁徙所降人口,以实内地从天辅年间就开始了。“天辅元年,女固、脾室四部及渤海人皆来降,……徙之内地。”⑤“太祖每收城邑,往往徙其民以实京师。”⑥“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皆降。……徙成、川州人于同、银二州居之。”⑦天辅六年,金军攻占了辽中京,奚族投降后又复叛,于是金军于九月庚申,再次平定了辽中京附近各叛服不定的各部族,最后使“节度使耶律慎思领诸部入内地,”⑧迁徙到京路。“及来流、鸭水、铁骊、鳖古之民皆附,东京既平,山西继定,内收辽、汉之降卒,外籍部族之健士。尝用辽人讹里野以北部百三十户为一谋克,汉人王六儿以诸州汉人六十五户为一谋克,王伯龙及高从祐等并领所部为一猛安。”⑨金朝将迁到内地金上京路内的各族降民,按照女真族的管理办法编成猛安谋克,与上京路女真人一起生活。“大定十七年,又以西南、西北招讨司契丹余党心素狠戾,复恐生事,它时或有边隙,不为我用,令迁之于乌十里石垒部及上京之地。”⑩“十七年,……从行契丹押剌四人,挼剌、招得、雅鲁、斡列阿,自辽亡归大石。上闻之,诏曰:大石在夏国西北。昔窝斡为乱,契丹等响应,朕释其罪,俾复旧业,遣使安辑之,反侧之心犹未已。若大石使人间诱,必生边患。遣使徙之,俾与女直人杂居,男婚女聘,渐化成俗,长久之策也。于是……,徙西北路契丹人尝预窝斡乱者上京、济、利等路安置。”{11}金世宗采取内迁窝斡余党的办法,让其与女真人杂居,并与女真人通婚,使其与女真人一起生产生活,逐渐与女真族融合在一起,来消除窝斡余党反叛的念头。

金灭北宋后,采取双向移民的办法,主观上是为了加强对降民的统治,但在客观上促进北方民族的融合。金朝一边把中原人内迁,一边把上京路女真人迁往中原。金军每占领一个北宋城市,都把该城市的大批汉族人口迁往上京路。“华人男女,驱而北者,无虑十余万。”①“男女北迁者,五百人为一队,以数十骑驱之。”②从这两则史料可以看出,如此数量之多的中原汉族人口,迁移到金源内地后,女真人是怎样管理的呢?金朝為了消除新迁移到金源内地汉人的反叛,以法律的形式要求女真人与汉人通婚。“诏曰:曷苏馆诸部与新附人民,其在降附之后同姓为婚者,离之。”③禁止同行通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汉人与汉人、女真人与女真人通婚。与此同时,金朝还把大批上京路居住的人口迁往中原。金朝把金源内地人口迁往新占领的北宋土地屯田,“今日屯田之处,大名府路、山东东西路、河北东西路、南京路、关西路四路皆有之,约一百三十余千户,每千户止三四百人,多不过五百。”④“凡女真、契丹之皆自本部徙居中州。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授以官田,使其播种,春秋量给衣马。……自燕山之南,淮陇之北皆有之,多至六万。”⑤“女真,亦部族耳。后既广汉地,恐人见其虚实,遂尽起本国之土人棊布星列,散居四方。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⑥北方大批女真猛安谋克户南迁,居住在中原地区广大农村之间,造成“星罗棋布,散居中原”⑦的局面。女真猛安谋克户与汉人杂居,猛安谋克户散落在中原封建土地制的汪洋大海之中。居住在金源内地的猛安谋克户,也由于汉族和契丹人口大批迁入,而陷于封建庄园的包围之中,封建土地关系从多方面对女真族的奴隶制和授田制发生深远的影响。

这种封建土地关系,促进了北方各族的经济、文化不断交流,推动了各族之间通婚、习俗的不断发展,这就从根本上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大融合,加速和加深了女真族社会的封建化进程。例如:从税制来看,金朝使用的两税法,逐渐发展为纯粹的地税,夏秋两税都纳粟。从币制来看,基本继承北宋旧制,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以银锭改铸的铸币,这是中国白银由流通进入法币的开始,是币制史上的一大进步。这两大社会变革与发展,是与各族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互相交流、学习和吸纳分不开的。北方的民族融合,与女真族积极自觉汉化是分不开的。女真族十分重视学习和吸收中原先进的文化,如金军占领北宋都城时,“金人之入汴也,时宋承平日久,典章礼乐粲然备具。金人既悉收其图籍,载其车辂、法物、仪仗而北,时方事军旅,未遑讲也。既而,即会宁建宗社,庶事草创。”⑧从这则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女真族学习中原封建文化是不遗余力的。另外,金朝统治者用尽各种办法网罗辽、宋、渤海有汉文化素养的各种官吏、学士去做官、讲学。这些都为天会四年改女真官制为汉管制奠定了基础。“斜也、宗干当国,劝太宗改女真旧制,用汉官制度。天会四年,始定官制,立尚书省以下诸司府寺。”⑨。

上京路是女真人汉化较早较高的地方。早在金初,由于汉、奚、契丹等与女真族生活在一起,在服饰等各方面生产生活习俗互相熏染,特别是生活在上京路的女真、奚、契丹等,在与汉人长期相处中,他们在生产、生活各方面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原农耕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海陵王的封建改革,倡导女真人学习汉文化,出现了“猛安人与汉人,今为一家,皆是国人”⑩的融合结果。以致到金世宗时期,出现了金代上京路汉化较高的局面。“大定十三年三月乙卯,上谕宰臣曰:会宁乃国家兴王之地,自海陵迁都永安,女真人寖亡旧凤,……今之燕饮音乐,皆习汉凤。”{11}上京路汉化的进程,促进和推动了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上京路为金朝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也可以说是全方位。女真族在上京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发展生产,实现女真族统一,完成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金代上京路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培育了丰富的文化,还培养了大批人才。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与南宋跨淮而治的大金帝国,使东北与中原连在一起,奠定了我国疆域。女真族伐辽灭宋,自觉汉化,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历史贡献历史地位
浅谈抗大对抗战胜利的历史贡献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民国时期二胡音乐研究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江西豫章书院的历史地位、现状与开发前景
中央苏区医学教育历史地位探析
管道升画作的艺术探索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汉代音乐的艺术特征及历史地位
浅析川陕苏区妇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