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资助视角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构建

2020-10-12 14:16肖越曦
理论观察 2020年8期
关键词:精准资助资助育人

肖越曦

關键词:发展型资助;资助育人;精准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8 — 0152 — 03

一、引言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教育公平,事关社会公平。〔1〕很长一段时期内,学生资助的目标是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当保障型资助体系逐步在各地各校实现了完善,学生资助目标逐渐出现变化,着眼于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为有用之才。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将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2〕各地各校积极推进资助育人提档升级。2018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发表《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他指出,要切实发挥学生资助育人功效,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3〕2019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提供了坚实保障。但长期重“输血”轻“造血”的无偿性资助方式,弱化甚至忽视了学生在追求个人成长进步道路上的内生动力,反而催生出一批“等靠要”的懒惰群体。〔4〕近年来,经过多方广泛宣传和大力推动,各地各校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成才,才能彻底改变他们及其家庭的命运,才能有效阻止贫困代际传递。〔5〕

二、我校学生资助工作概况

以2019年为例,动态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063人。共有57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033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5723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全年发放国家奖助学金2940.2万元。争取璋靖兵工助学金、Bellen奖学金、金发科技奖学金、淑华晋蒙通奖学金、航天公益奖学金、雷恪生奖学金、湖北商会自强奖助学金等各类社会资助30.7万元,奖励和资助126人。勤工助学全年累计实现1万余人次上岗,全年发放勤工助学薪酬450余万元。服兵役教育资助全年共计资助249人,资助金额为321.77万元。针对突发困难及时反应,为27名家庭突遭变故的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6.5万元。

2019年组织开展学生资助主题教育与培训会30余场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事迹报告会18场。组织勤工助学岗前培训会40余场,学生励志成长故事会1场。组织2019届毕业生诚信教育主题活动17场,2019级新生资助主题教育活动17场。评选勤工助学优秀月度人物17人,优秀年度人物5人,优秀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5人。刊载勤工助学学生优秀成长心语36篇。

三、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现存主要问题

(一)精准认定存在一定困难

做好精准认定是开展全部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一直以来,我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依靠生源地经济情况证明结合日常表现来进行,最新的要求更是取消了高校学生申请资助时需要的由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予以证明的环节,改为申请人书面承诺,这更给我们的精准认定工作造成了困难。一方面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家庭经济状况导致出现不困难却申请认定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大一入学后班级内、宿舍内同学交往时间太短,评议时可参考的内容不多或不全面,班级评议小组的作用不能更好地得到发挥。认定标准量化难、不好掌握,班级评议小组不能真实全面地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给认定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二)学生资助队伍建设存在缺口

学生资助管理人员不足,定位模糊。作为本科生人数大于3万名的高校,学校校级资助中心仅3人专职负责学生资助事务,各学院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老师仅1人,且每人都不是只负责学生资助,还要负责心理、就业等其他事务,完成其他的学生相关工作。面向的班级众多、学生众多,导致工作根本难以尽善尽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占用时间,影响了资助工作者的业务学习、工作体验、个人成长,这也就阻碍了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良好发展。

(三)发展型资助体系尚需完善

多年来,学生资助体系重点在于保障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随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学生资助面临的重点问题渐渐转移到如何给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持,即发展型资助。我校勤工助学工作是我校发展型资助的重要载体,勤工助学建立之初,便提出了“助困、建校、育人”的宗旨,将资助和育人紧密结合在一起。我校勤工助学的形式一直以来都为劳务型勤工助学,这种重体力劳动的模式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来确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除了勤工助学以外,我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其他发展型资助教育途径比较有限。

四、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新探索

(一)工作思路

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构建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二)建设目标

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一三五”体系,即“坚持一个理念”、“夯实三项个基础”、“打造五项工程”。

1.秉持资助育人传统,坚定“一个”理念。即坚定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有保障、发展成才有空间”的理念,通过两大体系即精准资助服务体系、精准资助育人体系,构建完善资助工作格局。

(1)精准资助服务体系。打造“奖、贷、助、勤、补、免、征”七位一体的学生精准资助服务体系,涵盖国家奖学金、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社会资助、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应征入伍学生资助等七大资助模块,形成以“政府资助为主导,学校资助为辅助,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全方位资助工作格局。

(2)精准资助育人体系。出台《中北大学新时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五精”创新工程》,将资助育人列为“打造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基地,实现平台精彩化育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提升学生两项能力为重点,强化学生三项教育为突破,实现资助工作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2.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夯实“三个”基础。即做好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精准资助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资助工作的高效运行。

(1)机构建设

形成“校、院、班”三级资助工作机构联动的工作格局。在校学生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由学生处统一组织规划,学院学生工作领导组和班级评议小组具体落实资助工作,各级机构分工明确、科学、具体,确保精准资助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2)队伍建设

以校院两级学生资助工作专职管理人员为主体,校勤工助学服务队和院助学部(勤工委)等学生队伍为两翼,三支队伍相互配合,密切协同,科学分配我校资助育人工作任务,全方位推动我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

(3)制度建设

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相关办法为核心,制定关于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生助理、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项资助的管理办法,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等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制度,保障资助工作健康规范运行。

3.打造“五项”工程。即通过建设动态精准认定工程、一年一话资助主题教育工程、勤工助学实践育人工程、榜样育人品牌工程及假期关爱工程推进资助育人工作有效开展。

(1)打造动态精准认定工程,夯实资助育人基础。

利用大数据助力精准资助。信息部门通过采集学生日常的生活消费数据以及勤工助学、社交特征、行为轨迹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用大数据勾勒学生的经济状况。完善学生工作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动态追踪学生家庭情况及在校表现,为实施精准资助夯实基础。设立临时困难补助,为家庭突遭變故的学生及时送上一份安心;在大面积自然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统计在校生及新生家庭受损情况,将补助发放到位;对因路途遥远无力购买返乡车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火车票资助;实施隐形资助,通过一卡通补助等暖心的方式将对困难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让真正有需要的学生享受国家资助的好政策;实施精准资助行动计划,为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个人档案、为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制定专项帮扶方案。严格落实资助工作考评机制,将资助工作纳入各单位年终绩效考评体系,确保精准资助工作落实。

(2)打造一年一话资助主题教育工程,为学生励志成长筑基。

将新生入学后的一个月及毕业生离校前的一个月定为资助主题教育月,分别组织新生围绕国家资助政策普及、学校资助办法详解、防金融诈骗案例演示三个总题进行学习,毕业生围绕诚信还款总题进行学习。在总体的指导下,一年拟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此外,依托奖学金、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深入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依托国家助学贷款办理工作,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契约精神,形成良好风尚。

(3)打造勤工助学实践育人工程,为学生励志成长赋能。

以“太行精神”为指引,坚持推进勤工助学实践育人工程建设,在实践中磨炼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实现励志成长。重点开辟岗前培训会、优秀人物评选、成长心语三个资助育人主阵地。勤工助学指导教师借助岗前培训会,引发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并对他们做劳动意识、感恩意识初步培养,引导他们在勤工助学的平台上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各服务队队长主要就上岗具体问题展开培训,强调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的养成。优秀人物评选包括月度人物评选和年度人物评选。参评学生热爱勤工助学,在上岗月份获得“优秀”的劳动评价,学习成绩良好,具有榜样品质,被评选为优秀人物的学生事迹全部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推送。成长心语是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上岗心得”,有文字、有书画、有视频甚至手工作品,形式丰富。通过成长心语来表现自己在勤工助学中获得的成长、感悟,对上岗学生来说既是对一个月劳动的回顾、总结,更是提高认识,将个人收获清晰化的机会。通过三大育人主阵地联合发力,在整个勤工助学队伍中营造相互鼓励、自强不息的文化氛围。

(4)打造榜样育人品牌工程,定义学生励志成长方向。

由勤工助学中的优秀人物、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者、励志之星、自强之星、我校校长奖章获得者等自立自强的优秀学生典范讲述励志的青春成长故事,鼓励同辈在逆境中磨砺和锻炼自己,打造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事迹报告会、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事迹报告会、成长报告会、成长故事会等品牌,共同构建我校榜样育人品牌体系。

(5)打造假期关爱工程,打通资助育人最后一公里。

推行寒暑假“九个一”、“六个一”关爱工程。在寒假留校学生中开展“九个一”关爱活动,即一次集中安全教育、一张爱心回家车票、一份勤工助学工作、一次家访送温暖活动、一次宿舍探访慰问、一份新春爱心礼包、一份春节爱心补助、一次迎新春团拜会、一次集体看春晚活动,让广大留校学生在学校能感受到新春佳节的喜悦和家一样的温暖。在暑假留校学生中开展“六个一”关爱活动,即一次安全温馨提示,一份勤工助学工作,一次走访慰问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活动,一次“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宣传工作,一项生源地助学贷款志愿服务,一通给新生的爱心电话。牢牢把握寒暑假黄金时期深入推进资助宣传和资助育人。

五、结束语

发展型资助是教育领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各地各校都应加大投入,提供指导和高校资助探索的空间,扶持发展型资助蓬勃发展,为切实发挥资助育人功效、提升学生资助科学化水平,答好学生资助民生试卷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N〕.人民日报,2018-03-01(13).

〔2〕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7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N〕.人民日报,2018-03-02(14).

〔3〕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N〕.人民日报,2018-03-01(13).

〔4〕白华,张月.“济困型”到“成才型”:高校学生资助理念的创新发展〔J〕教育评论,2020(2):76-81.

〔5〕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9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N〕.人民日报,2020-05-21(06).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精准资助资助育人
大数据背景下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刍议
“精准扶贫”思想下的大学生“精准资助”
大学生资助育人效果评估指标研究
高职院校精准资助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浅析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理论与实践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优化中职助学政策提高资助精准度策略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让阳光点亮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