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增强学生信息意识的策略

2020-10-12 20:09朱学武
职业·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信息意识计算机教学中职学生

朱学武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增强学生信息意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生 计算机教学 信息意识

当前已是全球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更为迅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也更加重视。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增强学生信息意识的重要性

201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专家提出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其中自主发展中的“学会学习”则明确包括了“信息意识”这一基本要点,即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

基于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所有学校都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活动,学生在家参与线上学习,这时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要督促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获取、接收并利用信息。良好的信息意识不仅能帮助学生分析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生活和生存,并在进入社会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增强学生信息意识的策略

(一)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改变学科本位

计算机专业教师既要教计算机专业知识,又要把计算机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或工具,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又要整合其他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教师要大力推进计算机在教学中的普遍使用,促进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例如,事先制作好计算机教学课件,提供用户友好的教学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环境,以图、文、声并茂的感观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教学有它自己的特性,要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素材作为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制作作品的信息素材,让学生在创造性的探究或解决问题中增强信息意识。

进行用Word制作生日贺卡教学时若刚好赶上母亲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母亲节为主题,提出制作贺卡的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网上资料(包括文字和图片等)的搜寻和下载,反复思考贴近主题的图片和适合母亲节的文字说明,涉及语言文字组织(语文)、图片美化(美育)、情感升华(德育)等方面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信息意识培养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作品设计为主线。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Word简单的图文混排操作,还让学生学会结合互联网进行探究思考,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

(二)构建学习或生活的真实情景

情景是某个时段一个人所处外部环境特征和其内部心理活动特征的总和,教学情景就是教学活动中的情景。教学情景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教为辅、学为主,所以主要也是指学习情景。

情景创设是指教师通过对学习主体、学习对象及教学中需要解决问题进行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并以此为支撑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情景创设按照呈现方式不同,一般有“文字描述”“模拟场景”“现实场景”“问题提出”等方式。教学情景创设有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有利于学生从生活的角度领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其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让其学习的目的性更强。

在用Excel制作自我简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PPT展示人们在人才市场找工作时的火热场景,并说明在找工作时能很好地推荐自己的重要性。接着呈现“自我简介”文字稿,然后演示“自我简介”的表格形式,文字与表格两种形式的对比差别明显,充分表明表格的简捷、明了。创设这种贴近生活的情景,不但向学生传递了找工作的信息,而且也向学生清晰表达了他们应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生在制作自我简介表格的操作中,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数据信息或操作信息,并进行信息的筛选和有效处理,最终完成作品的设计。每位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特点,设计出美观且极具个性的作品。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能深刻体会到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的重要性和乐趣,增强了自己的信息意识。

(三)设计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在研究性的学习中,要研究的问题、课题或项目多来自现实生活,课程的实施大量依赖教材、校园以外的各种教学资源或课外信息,于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每个人得到结果或形式各异,大大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死板状态,形成了一个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教学生态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收新的学习信息,并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达成学习目的。

在用DreamWeaver网页编辑工具规划自己的个人网站这一课程中,教师投影演示往届学生优秀的网站作品,教师点评主题、布局、技术及形成网站的做法。这样以创设情景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顺利把学生引到利用网站协助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协商讨论、确立问题主题、科学规划网站,强调教学活动的开放、民主、合作,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强化信息意识。

(四)落实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基于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合不同的课堂、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最终起到促进学生成长这一共同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主要有任务驱动、问题解决、分层教学、合作探究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教师的启发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或任务作为学习的信息源,使学生逐步进行信息的探索和处理,并达成知识或信息建构的目标,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以任务驱动法为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直接面临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成功了一半。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进行知识建构的教学法,教师与学生置身于任务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以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完成任务。任务设置一定要难易适中,根据“跳一跳就能够到苹果”的理念,让学生完成任务的时候有获得感和成就感。任务贯穿教学始终,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随堂任务、平衡任务、挑战任务、课外任务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将一个个任务化为一个个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查找与课堂有关的信息并形成一条信息链,构建成一个学习的信息库。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组织、引导、调控、咨询及解答的作用,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生动局面。

三、小结

总之,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其中信息意识的养成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为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姚远.浅谈中职《计算机應用基础》教学——如何提升学生信息素养[J].神州,2013(5).

[2]朱国明.基于信息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6(8).

[3]余文森.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

猜你喜欢
信息意识计算机教学中职学生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于小学生信息意识培育问题的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如何有效培养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信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