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2020-10-15 13:11胡晶晶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胡晶晶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1 + 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其中“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它表示了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项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主线,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改革举措。“1 + X”证书制度的实施,能深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优化职业院校现有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

一、“1 + X”证书制度提出的时代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社会对专科学历不认可。职业院校毕业生大多只能从事低端工种,以汽车专业为例,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只能从事汽车销售、汽车美容、汽车维修以及汽车保险理赔等工作,这些工作岗位工资待遇低,上升渠道窄,社会地位不高,导致不少学生将职业教育视为考不上本科的无奈选项。第二,职业院校教学办学能力有待提升。受到职业院校扩招政策的影响,职业院校的师资紧缺,近年来招聘了大量的应届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缺乏一线的工作经验,教学水平欠缺,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职业院校教学内容和现实也存在脱节,企业参与度不够,导致学生毕业后到企业无法实现平稳过渡。第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兴致不高。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是高考的失利者,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学习能力不强等问题,到了职业院校后,因管理相对高中时期更加松散,鲜有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认真学习,苦练技能。毕业后职业能力欠缺,在就业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也加剧了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

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打破职业院校面临的困境,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出台了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启动“1 +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1]“1 + 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于职业院校实现人才结构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1 + X”证书制度的内涵

(一)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社会对于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职业院校“打造学生一技之长”的培养理念,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此,职业院校启动“1 + X”证书制度试点,让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性的学习,考取不同岗位和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在毕业时除了具备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外,还具备其他专业、其他岗位的知识和技能,成长为一名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可有效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持续向上发展。

(二)深化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改革

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以企业需要和行业未来的发展为导向,开发基于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和多方参与评价的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参与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将有助于增强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标准与岗位需求的契合度,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材、教法,更新教学理念,为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增强就业创业能力提供有力保障。[2]

(三)推动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

职业院校因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地区不同职业院校差别较大,各地区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考核评价难以采用统一标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培训评价组织应对接职业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按有关规定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启动“1 +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由此可见,实施“1 + X”证书制度试点,有助于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作用,通过联合制定国家教学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科学建立标准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三、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体系问题分析

(一)知识点缺乏系统化整合

当前,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构成,学生在大一进行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大二和大三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在专业课程内容上,很多知识点缺乏系统化的整合,一个知识点分散在几个学期进行学习,知识点严重割裂化,难以形成体系。例如,“汽车的点火系统检修”在课程汽车电气系统结构检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技术中均有体现,学生在大一下学期的汽车电气系统结构检修课程中先学习点火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基本检修方法,大二上学期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中学习点火系统的控制策略和点火系统有关传感器的检修,在大二下学期的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技术课程中对点火系统检修进行再次学习,对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再次的深化。这种课程结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割裂化与碎片化的知识点很难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

(二)职业能力培养缺乏统一标准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目标,我国开设汽车专业的高职院校众多,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学校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未能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汽车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千差万别,缺乏核心竞争力。

“1 + X”证书制度的实施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课证融通,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将知识点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重构,有利于学生系统化地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并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统一职业技能标准,有助于推动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的标准化建设,使得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更加科学与合理化。

四、“1 + X”证书制度与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课程对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汽车领域“1 + X”证书模块标准,汽车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含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两种证书均涉及汽车的“五大系统”(动力系统、电气系统、底盘系统、安全系统、车身系统)、“十大模块”(能源、驱动、电器、网关、转向、悬挂、制动、舒适、车体及涂装模块)。每个证书模块包含初、中、高三级,各证书模块经考核合格后即可获得相应等级的技能等级证书,不同模块的组合即可达到复合型高技能技术人才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汽车领域1+X等级证书模块

以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汽车领域“1 +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将现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分为公共基础模块、职业技能模块以及拓展学习模块三大模块,如表2所示。其中,公共基础模块主要涵盖德育课程、文化课程及选修课程;职业技能模块则涵盖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职业基础课程安排在职业核心课程之前,主要包括汽车文化、汽车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维修常用工具及使用等课程,主要为后续的职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进行铺垫,职业核心课程(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电气系统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等)则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的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汽车转向悬挂与制动安全系统技术等证书模块相对应,使学生在学习职业核心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同时通过考取相应模块的技能等级证书,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拓展学习模块分为公共拓展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公共拓展课程如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专业拓展课程如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美容与改装技术、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等课程则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的汽车维修企业运营与项目管理技术、汽车美容装饰与加装改装服务技术等证书模块相对应,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考取了相应的等级证书之后,除了具备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基础能力,还具备汽车类其他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真正实现了“1 + X”证书制度所倡导的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表2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将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内容进行融合

“1 +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确定为汽车专业领域课程建设与改革树立了新标准,汽车领域“1 + X”证书制度的实施必须从实际的汽车领域岗位群出发,基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本位,合理构建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和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在人才培养上实现课证融通,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汽车领域“1 +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的汽车转向悬架与制动安全系统技术(中级)证书为例,结合汽车维修岗位从业要求和规范,构建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工作安全作业与准备、转向系统检测维修、悬挂系统检测维修、制动系统检测维修以及安全系统检测维修。具体的职业技能项目如表3所示。以上工作任务分别来自底盘构造与维修、底盘电控系统检修、舒适和安全系统检修、汽车二级维护等课程,通过对以上课程的重构、融合,即可得到“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汽车转向悬架与制动安全系统技术(中级)证书所对应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完成了以上职业技能项目的学习之后,通过考试即可获得该项证书。

(三)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仅依托学校各项资源还远远不够,需要企业深度参与合作。[3]“职教20条”指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通过与上汽大众展开合作,在该校汽车学院建立了两千平米集生产实训一体的项目基地,并构建了基于上汽大众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有八个模块:保养模块、发动机模块、变速箱模块、底盘模块、电气模块、空调模块、诊断模块和其他模块,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模块可以依次考取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前四个证书,学生通过其他模块还可学习上汽大众的高压电动车技术,车身与材料技术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考取其他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

总体而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通过与知名汽车厂家合作,校企双方共建高水平实训基地,共建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实际工作任务的实习指导书,构建真实的工作情境与学习任务,有效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本领。

表3 汽车转向悬架与制动安全系统技术(中级)证书工作任务表

五、结语

在“1 + X”证书制度下,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助于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该课程体系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的订单培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汽车学院的戴姆勒奔驰订单班、北京现代订单班以及东风悦达起亚订单班和比亚迪订单班中,均采用了此课程体系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解构与重构,教师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分模块对学生实施教学,截至目前,学院有近百名学生考取了不同模块的“1 +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毋容置疑,“1 + X”证书制度通过融合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和技能训练,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1+X 证书制度”导向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