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10-15 01:24房思鹏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3期
关键词:优化结构方式方法高效课堂

房思鹏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主义学科,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历史学习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多的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艰巨任务,历史学科的学习影响学生价值观念,锻炼着学生的思辨能力,渗透着家国情怀,在部编历史教材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值得每一位一线教师认真思索和不断总结。

【关键词】高效课堂 优化结构 方式方法

一、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本质是深人推进素质教育的体现,我认为高效应该包括两个纬度,首先是教师的授课应该保质保量的传递给学生。其次,学生应该高质量的接受知识,并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高效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合作的艺术品,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称之为高效课堂。

二、常态历史课下的问题诊断及其原因

1.疲于记忆,苦于考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学生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学历史”。教师教的费心费力,学生学得苦不堪言。原因何在?受到应试政策的影响,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追求达标高分,在授课时往往简单粗暴,中考考点我们重点讲解,非重点往往一带而过,同学们感兴趣的地方往往是非重点,被我们人为的忽视掉,单纯把考试说明作为引领我们教学的旗帜,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点,长此以往形成了学习疲劳,没有兴趣是低效课堂的开始。

2.受困于评价,难于创新

教师的教学模式形和教学风格成后很难或者不想去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画画背背”显然方法教条,这种方法割舍了历史之间的联系,初中历史知识原本就是相对简单讲述历史事件,宏观性强,如果再缺少历史事件前后之间的联系,学生很形成真确的历史观、时空观。历史事件前因后果之间的关系无法准确掌握,使得原本有血有肉形象生动的历史事件变成了一个个呆板教条的历史规则框架。

三、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勤学习多听课,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下面以一堂我听到的数学课为例,能吸引我一个文科生去听数学课的重要原因是好奇心,最开始的目的就是寓学与乐,顺便看一下这位老师到底有哪些“能耐”。没想到刚一开课就震撼我了,这位教师个头不高,年纪四十有余但说话声如洪钟,铿锵有力,节奏起伏跌宕。班上好几位后进生我认识,我发现这几个同学竟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我问这个同学我说:“你咋,上课不睡觉了”他说:“我数学老师老逗了,我要起来听他讲段子”,这位教师成功的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让他从不愿意学到愿意学靠的是老师鲜明的风格——幽默。

例如:课上某位同学走神,教师话锋一转“下面跟我一起走进科学解密某某同学走神之谜”,温和又不失礼貌的提醒让同学既不尴尬有能很自觉的集中注意力,无形之中处理了一场课堂“事故”。让学生喜欢这个任课教师是,上好课的前提,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塑造自己的自身形象,吸引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必须先要学生喜欢老师本人。

反思我的课堂,总是怕失去控制而一味的严谨,学生时刻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中难免会疲劳。相反有些教师的课堂会由于把控的力度不够偏离方向,导致课堂松散。而这位教师的课堂张弛有度,他讲的“段子”每一个都很精悍而且不会跑出数学课的范畴出。又能让学生觉得老师,见识很广,把学生很好的掌控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先听的进去,才能使学生学的明白,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是靠的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知识储备。试想一下这样的课堂谁不喜欢?效率又怎么会不高?

2.优化课堂结构,问题引导

优化课堂结构,是一个使课本内容根据老师的思路重新整合的过程,以历史为例,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历史线索梳理主线,在一条主线上分支出支流,往往这种方法更适用于新授课,例如:学中国古代时候可以以时间为线索,串并重要人物,历史事件。第二种方法模块化整合,模块化整合更实用于复习课,横向纵向的归纳相似的历史线索,总结对别类似问题,是学生系统的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具体的办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课程的特点灵活掌握。

问题弓导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用问题牵引学生。问题设置必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表及里,层层深人。问题设置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分层次设计问题,分层次提问,问题设计兼顾各个层面的学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每一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位同学时时刻刻做好被提问的准备。

要课堂做到优化,要反复的设计和修改备课内容,备好课后继续坚持磨课,思路设计要匹配班级的学生的情况,深入耕读,宏观把握。问题引导,做好思维的启发,结构框架的设置,有了前面深度的备课,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深人浅出地引导,教师在其中做到微观调控。

3.创设历史环境,拓宽学习渠道歷史事件发生离我们相对久远,缺乏相应历史知识储备和相关背景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是凭借自己的想象还原历史情境,如果我们采用“填鸭式”“满堂灌”老套思路,教师无意之中就把学生学习老师的兴趣和热情给扼杀了,忽视了学生的存在感。教师需要还原历史环境。采用编排历史情景剧,利用多媒体视频提供影片资料,还原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委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身历其境,参与到课堂中来。

多方位拓宽历史学习的渠道,学习历史不仅仅局限在教室内,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开放课堂模式,让学生走进博物馆,走进历史遗址,举行室内的宣讲活动,既让学生找到存在感,又能锻炼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教师变成学习的引导者。

4.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

在教学工作中评价是必要的手段,是监控教学质量的必要方法,通过评价来激励学生,反馈问题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但是以往的历史评价手段太过于单

简单理解为合格不合格,正确与错误,历史课和理科性质的课评价标准不同,如果评价方式不妥妥当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以往的唯分数论的评价机制,采用等级制度评价学生,这样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给老师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改变评价机制的同时也要革新考试的内容,考试内容改变原来注重对历史知识的考查,学生苦于对繁杂历史内容的记忆是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历史时间长跨度大,内容庞杂。多采用开放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典型历史事件来引导学生树立争取历史观,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比内容更为重要。用评价方式引导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掌握系统的学习方法。

5.认真做好课后总结和反思

曾经有教育名家说过,做一个名师就是从记录课后反思开始的,同样上好一堂高效的历史课也是从记录课后反思开始,把我们每一堂课遇到的问题和灵感记录下在案,反复地琢磨、推敲、研判。在教学实践中很多低效的课堂是有惯性的,往往我们历史教师会担任四到五个班的教学工作,如果问题不及时的制止,低效课堂可能会一直蔓延。做好课后反思和总结掌握每一时间节点和环节的规律,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情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做好以总结促备果,以记录促成长,把课堂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好并总结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把好的设计思路总结完善应用,形成一个“学习——实践——总结”思路。

结语

总之,高效课堂就好比在高速路上开车,需要教师个人吸引学生注意——防止瞌睡,需要优化结构、问题引导——把握方向盘防止跑偏,需要创设环境拓宽渠道——深踩油门给足动力,改变评价方式——调动情绪,认真做好反思和总结——总结得失。课堂高效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生成、不断追求的过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高效是一名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必定呈现出更有益的方式,我们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沂河源学校)

猜你喜欢
优化结构方式方法高效课堂
陕西经济怎么看、怎么干——在优化结构中提高增速
皖南烟区特色烟叶施肥技术研究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方式探究
小议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成效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双沟4H-SiC MESFET优化结构的解析模型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