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提升策略

2020-10-21 04:23马强
青年生活 2020年22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马强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群体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发挥积极正向功能。新时代背景下,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在关照重大理论问题、创新实践方法和提升实践有效性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

关键词: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学生是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责使命。在此背景下,如何在理论方法上不断创新,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一个直接现实的问题。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载体应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一方面继承其原有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可行路径促进其与当下现实结合,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大学生群体是一类特殊群体,以微观个体视角来看,其思想活跃开放,追求个性,具有极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宏观社会视野观察,其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个体和社会两方面进行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其价值倾向和意识形态指向上的明确性,因而具备极强的政治性和理论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

对于个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有重要作用。首先,个体存在于社会之中,要从社会中获取各种资源以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灌输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个体通过吸收和借助这些观念掌握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原则,从而能够适应社会,并获得必须的物质资源;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塑造人的品格,使个体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通过启发教育、目标激励、约束规范等方式和手段,激励个体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再次,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其反思性,以及建立于此之上的精神性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将形式丰富的内容提供给个体,以满足个体的反思性和精神性需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对社会成员进行的系统化教育活动,使个体活动符合社会的要求和预期,进而使社会有序运行。首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清晰辨别错误的观念和思潮,传播主流的意识形态观念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促进社会和谐,保证社会稳定发展,进而发挥其政治功能和作用;其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帮助大学生树立关于中国国情的正确认知,坚定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心,进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再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增强大学生的思辨意识和判断能力,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

二、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角度观察,“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按照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结合学生政治发展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各种实践活动”[2]。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是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体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自身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功能,单一课堂讲授式的思政课程,可能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此为鲜明指向,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思考。通过开展对接社会新现象、时代新发展的现实和理论问题的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深入社会,并通过实地发放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认识和解释社会。通过这种方式和途径,一方面提升了大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各方面素质,另一方面又促使其主动关注社会发展,并在实践中加深了对实际生活的理解,在动手的同时主动思考,起到了双管齐下的作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社会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現象和新特点,其背景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深入实际,切身感受社会中发生的变化,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动性,并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社会,进而主动提升职业素养,锻炼职业本领,以更好的姿态面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群体得以有机会深入社会基层,真切感知社会生活,体验校园和课堂之外的大社会,开阔视野的同时增强同理心。同时,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经过前期资料收集、活动中的问卷调研、访谈等手段提升了个人知识技能,并培养了团结协作能力,通过主动适应、主动学习、团结协作等诸方面的合力提升了大学生的责任感。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塑造正确价值的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树立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够深入了解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不仅积累了知识,还提升了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综合素养”[3]。发生于传统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做到知识与行动的融合统一。与此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大学生主动思考社会现实和思想理论之间的张力,以及个体的人生价值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从而将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社会的前途命运自觉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付诸行动。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提升路径

(一)通过对接重大理论问题丰富社会实践内容

传统社会实践包括暑期支教活动、三下乡活动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活动形式和主题较为固定。新时代背景下面临更多的新问题新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解答这些问题方面发挥更加主动的功能,因而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问题融入到社会实践中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很多高校开始探索将重大理论问题有机融入到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形式,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践,增强其主动思考能力,如在治理创新走在前列的省份进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丰富实践样本,又可以厘清重大理论。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群体也在过程中获得理论的启迪和实践的收获。

(二)优化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到整体课程教学活动中,并形成有章可循的管理形式。在实践前期,通过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力求将关注度最高、可操作性最强、社会预期影响力最大的社会实践活动列为活动主题,并且广泛发动学生,鼓励有思考、有内容的创意和思路。在實践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访谈思路,引导学生探寻实践现象背后的原因,及时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惑。并加强实践之后的跟踪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实践完成情况,评估实践效果,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现规范化和常态化。

(三)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一段时期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呈现出一定程度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等融入其中。“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理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对大学生的‘四个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四个自信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提高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沿着既定的奋斗方向前进,争做有益于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4]。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采用各种措施,如监督指导、时段控制等方法和手段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高效率、高质量的实施。作为学生个体,应充分发挥实践主体作用,深入人民群众和社会基层,增强实践感知力和实践责任感。总之,要凝聚各方面的合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韩旭.思想道德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2.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

[4]杨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社会实践中的渗透策略[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4):24-26.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