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

2020-10-21 11:16郑建圣黄春生
青年生活 2020年26期
关键词:师徒名师陶瓷

郑建圣 黄春生

摘要:本文以德化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的工艺美术、陶瓷行业大师工作室、技能名师工作室为研究主体,对工作室运行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工作成效等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有效经验及成效,为专业教师的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大师工作室;教师专业成长

截至2019年,德化县现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11人,其中7名毕业于德化职业技术学校,并相继参与到学校的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为德化培养了一大批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学校的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大师工作室运行状况

(一)深厚的历史渊源

德化的陶瓷产业千年不断、薪火相传,积淀了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在明朝何朝宗手上,达到历史的巅峰,德化陶瓷在创办职校以前,技艺的传承采用的多是陶瓷手工作坊的“师带徒”以及父子相传的形式,这就是大师工作室最早的雏形。作为传统手工艺的德化陶瓷制作,经过千年的传承,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陶瓷大师和巨匠。德化职业技术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紧密围绕德化陶瓷产区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培养陶瓷从业人才,自1981年开始摸索建设校内外大师工作室,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二)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

德化县因为有了深厚的陶瓷文化积淀,加上近年来以政府为主导,对陶瓷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加强,通过技艺传承、学校培养、自主研发等途径,涌现了一大批陶瓷雕塑、陶瓷装饰、陶瓷造型方面的能工巧匠,也吸引了省内外一些艺术名家到德化县进行艺术创作与交流。学校39年的办学历程,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校内也成长起来一批专业过硬的能师、名师、大师,他们都是名符其实的实力派高手。

二、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

(一)专业性师资队伍的建设

1.立足本校资源,培养专业骨干教师

学校从现有师资队伍中选拔优秀专业教师,通过对外交流与具体项目培训的方式,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指导能力。学校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大师工作室试点效果优越的地区进行考察学习,拓宽了视野、开拓了创新能力。

2.积极联系企业,深入工厂一线培训

学校通过本区域已有的企业资源,积极建立联系,分批派遣教师到对应校外大师工作室进行一线考察与实践,以增进对实用技术的了解。学校提出“扎根前沿”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采取定期派遣青年教师到前沿大师工作室顶岗参加创作与设计,把实践操作能力作为考核青年教师的指标、鼓励教师取得技能证书、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在全校教师中开展技能大比武等措施,在全校教师中形成崇尚技艺的良好氛围,力求培养理论储备与动手能力兼具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聘请大师名师,进校设立工作室

组织制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对“师徒制”的指导思想、师徒资格、实施内容、实施步骤、实施保障等提出具体要求,在全县(含校内)遴选聘请知名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或陶瓷艺术大师担任学校专业指导教师,成为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的师傅。多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4.签定培养协议,建立“传帮带”培养机制

作为师带徒传授技能与教学互动的中心,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作为师傅在学校和企业协助下,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要求,签订“传帮带”培养协议,由学校与大师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完成培养任务。首先学校提供建设费用和场地、设备以及必要的基础设施,选拔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协助师傅共同管理;工艺美术大师或工作室技术骨干担当师傅,由师傅担任工作室负责人。根据工艺美术类专业所对应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所需技能知识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以岗位能力为主线、岗位职业要求为标准、课程模块为内容,基于工艺美术类专业特点建立若干个工作室。在这个平台上,工作室负责人可以以各自的标准组建团队,把青年专业教师收入麾下,在工作室平台上努力提高专业技能。

5.严格学期考核,建立监督与沟通机制

学校与企业组织人员对师带徒过程进行定期监督考核,对过程记录及时收集并反馈记录信息,指出培养过程中的不足及薄弱方面,要求师徒双方指定改进措施以提高培养效果。同时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了解师徒培养状况,以便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确保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良性发展。为鼓励具备资格的师傅积极带徒,我校建立师带徒奖惩机制。合同期满后,进行“出徒”鉴定,按照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得分评选优秀、良好、合格的师傅,并给予一次性奖励。为保证“师带徒”培养模式的实效和师傅的积极性,被评为优秀师傅者,在给予一定的津贴外,还可以获得绩效加分,优先考虑晋升和优秀人才评选。对未能按期“出徒”的,给予一定的绩效处罚甚至淘汰其带徒资格。定期对师徒活动的进展情况按照一份《师带徒协议书》、一份带徒计划、一本教学笔记、每学期一次检查、一次总结和一次考核的要求进行督促检查,并在学校相关网站上进行公布。为了确保所有的徒弟都可以看到彼此的成长过程,更为了增进师徒间的技术交流,学校与企业在网站上创建师徒交流平台或交流群等多元化的沟通机制。徒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心得、教学照片等内容面向学校进行展示。并可以在論坛上互相交流指导,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师傅可以从这里看到师徒间的的竞赛并积极奖励,以提高他们“比、学、赶、超”的积极心态。每月出一期“师带徒”月报,报道师徒教学活动、学习心得、现场新闻等。

三、大师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成效

(一)有效弥合了职业、技术与教育三者的矛盾

常言“名师出高徒”,事实上名师本身的精致技艺对于青年教师的指引不仅仅只是技巧上的被模仿,同时也是潜在地将自身对一件事物的理解与处理展示给青年教师。学校对于青年教师职业上的指导往往处于为教学而引导的境况,对于青年教师的具体专业水平情况并不了解。大师对于青年教师的培训则往往是专门针对一个岗位进行指导,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划得更长、更宽、更远。而名师可以借助自身相对高远的职业路径判断与对青年教师细致的观察而给以有益的指导。在教育规律方面,学校教师往往都把握不住一个技艺操作背后的深层原理,名师则能以合适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自身思维的具体化展示,青年教师能够更直观地进行把握。在与名师的长期相处中,青年教师对于技艺的完整操作流程能够完全的观摩与模仿,从而避免堕入枯燥的重复式操作导致的事倍功半。

(二)名师工作室进入校园有效带动了学校的教学氛围

名师本身精湛的技艺给了教师一个直观的体验,一方面能起到示范作用,对教师的技能进行提升,另一方面也能激发教师个人的职业规划与期许。名师工作室同时也起到了教研中心的作用,通过一个优秀的艺人,产生一个良好氛围的互助互学教学圈子。青年教师们得以在这个圈子进行精致的,多层面的研习探讨,不自觉地也改善了学校教学风气。在大师工作室这样的平台开展研讨活动,有利于青年教师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具体而深入的探讨,激发教师群体对知识与技能的热忱,还能把这股气息带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别样风范。

学校多年来,致力于摸索大师工作室建设,建立健全基于大师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在编教师现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7人,引进行业大师共建大师工作室15间。师资队伍素质的强力提升,为学校的办学质量提供了用力的保障,为校内外培养了大批省、市、县各级技能名师和能工巧匠,为德化陶瓷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基金项目: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9H12)

猜你喜欢
师徒名师陶瓷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唐僧师徒的生活经验
趣图
浅议"名师"
陶瓷艺术作品
名师读意林
八戒吃包子
师徒智过分数城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