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业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2020-10-21 21:25朱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0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病虫害

朱琳

摘  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是农业种植工作具体落实的主要工作之一,它具有地域性、长效开发性等特征。尤其是近年来林果业全面性发展的趋向下,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的统筹性安排,将为当代农业体系结构的最优化安排提供新的实践方向。本文对林果业常见病虫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供相关人员的参考。

关键词:林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引言

这些年,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从最初吃饱到现在吃好、吃出健康、吃得放心。水果营养丰富,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物,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果品质量有了更高标准,主要包括果品外观、口感、天然程度等,营养价值是否丰富、是否使用农药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而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影响果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病虫害防治,都是采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虽然有不错的防病虫效果,但是也影响了果品品质。由于农民的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对于病虫害防治并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认识,部分果农在使用农药时并没有关注农药中的有害成分,导致果品质量下降,影响销售和收入,如今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逐步改进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势在必行。

1、林果业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分析价值

林果业,主要以片林、纯林为主,它是当代农村产业开发与经济探索工作全面开展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国内林果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具体工作落实期间,依旧存在着诸多缺失问题。比如,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不到位,林果业种植技术把握方式不够科学等,这些都是当前林果业工作具体实践的主要形式。而关于如何做好林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因素的统筹性安排,为国内农村林果产业,合理进行生产条件规制与优化定位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同时,林果业种植期间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的协调性安排,也是农村产业开发与建设工作在实践中具体落实的表现形态,它是新时期农村建设工作得以具体化落实的实践方法。以上两方面,是关于林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分析价值探索的体现。

2、当前的果树病虫害防治问题

2.1、具有高发和危重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果树的病虫害种类开始增多,一方面是由于适应能力增强,还与种植面积增大、预防措施不科学有一定的关系,部分地区的病虫害呈现出“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为果农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对当地的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比如说我国的华北地区进行梨树的种植就长期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其中梨木虱破坏性很大,在梨树开花的阶段就会进行大量的繁殖,在刚结果的时候也会啃食,如果没有及时进行防治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2.2、技术培训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林果规模化种植还很少,主要以家庭种植为主,果农接受新鲜事物慢,缺乏科学技术培训,科学种田水平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没有真正认识病虫害的种类和防治要点,不能对症下药,导致果品产量下降,影响果农经济效益。在对果农的技术培训中,因为果农的素质偏低,理解和掌握起来就不太深入,就会只懂皮毛,不能掌握内部知识。

2.3、在用药方面不科学

很多的果农对病虫害的破坏性认识深刻,不过在预防上往往存在方法不当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比如部分果农在使用农药时没有掌握好剂量,还有的在阴雨天进行喷药导致药物被稀释,或者对防治技术没有掌握,在杀死病虫害的同时也让很多益虫死亡。同时在果实和地表都存在药物残留问题,进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更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在当前的防治方法上,化学农药的使用也会加大成本,需要对新的防治技术进行掌握。

3、林果业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3.1、食果实类害虫防治方法

林果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方式中,也包括果实防护工作的有序性开展。以山东地区的林果种植情况为例,将该部分的生产防治工作要点整合为:1)在果实成长过程中,运用白色塑料袋在果实外部进行防护,可以起到很好的果实保护作用。2)在夏季气候炎热的环境状态下,为避免长期的塑料袋包裹造成果实腐烂,可在果实常规生长的状态之下,采用溴甲烷、磷化铝、以及氯化苦混合燃烧法进行害虫防护。3)秋季果实采摘工作完成后,将受到侵蚀的果实作为诱饵,在果实表面涂抹上捕杀药物,集中性进行害虫捕杀。4)秋季林果树木叶片都掉落后,护理人员可集中将林果掉落的叶片都清理、烧毁,避免叶片中残留害虫虫卵,这也是有效的林果种植工作实践中的病虫防护手段。林果业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有序开展,应从做好食果类害虫问题的把握视角上进行问题探究;同时,实现林果资源条件的最优化安排,管理实践过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2、蛀虫类害虫的防治方式

蛀虫主要以树干、树枝、以及果实的咬蛀方式,对果实造成损害。蛀虫数量逐步增加,不仅会对林果树木果实造成冲击,更会对树木的生死存亡产生冲击。为此,做好林果树木种植过程中的防治工作,也是提升林果树木培养中的关键管理环节。当前林果种植中最常见的害虫种类包括天牛、小蠹虫等种类。以山东地区的林果树木种植情况为例,将其工作探索的具体要点归纳为:1)在林果树木冬眠前期,要彻底的进行林果园内清理。其中包括将蛀虫侵蚀过的残枝败叶都烧毁,退掉蛀虫损害的树皮,在树木外层进行表层掩盖、防护。2)在树木蛀虫常出没的区域内放置诱饵,并在蛹进化前集中性烧毁,避免残留下任何虫卵再生的机会。3)针对蠹虫隐藏区域进行集中性杀虫处理。为了保障工作实践的效果,农业护理人员要主要喷洒工作实践的时间点控制。第一次最有效的药物喷洒控制时间为春季到夏季过渡阶段,此时应该是在5—6月份之间;第二次的药物喷洒最佳时间是在7—8月份之间。每一次的喷洒规律为10~15天进行一次,持续性药物喷洒,可以起到持续性抑制虫卵生存的作用。4)树木集中喷洒后,为了应对頑固性蛀虫问题,后续可继续将药粉与水按比例混合(1:10)的标准进行人工补充性涂抹。5)林木种植过程中后续树木防蛀工作的持续性开展,也是其工作落实中不可缺失的一方面。比如,农户每间隔3~5天就进行一次林业区域防蛀情况勘察,及时对其中存在蛀虫生长的隐患问题给予防护。结合林果树种植日常预防工作的基本情况,有序进行生产要素的统筹安排,一方面针对蛀虫的基本发展趋势,给予有效的问题处理应对策略;另一方面,从林果树资源开发的基本层面入手,形成长期性的蛀虫防护体系,这些都是有序的林木种植问题综合防护策略。

结束语

总之,虽然我国林果种植当前呈较好发展态势,但是病虫害危害现状比较严峻,因此在进行林果种植过程中,需对病虫害防治有充分认识,意识到其实施的重要意义。然后根据发生病虫害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防治防治,使防治更具针对性,提高防治有效性,这样才能使林果在质量和产生上都获得较大程度提高。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重视相关技术的更新,进而使病虫害防治在实施时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翠红.林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6(24):105.

[2]  晁岱荣,李翠萍.林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初探[J].新疆林业,2008(04):43-44.

[3]  晁岱荣,李翠萍.林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农村科技,2008(07):52-53.

[4]  容汉诠.林果类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J].宁夏农学院学报,1992(01):83-85.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