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实习模式构建

2020-10-21 05:03徐新娟魏琦超胡平黄中文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徐新娟 魏琦超 胡平 黄中文

摘要:分析了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特点及改革的方向,提出了野生资源考察+实地观摩学习+学生自己动手参与的多样化生产实践教学实习模式,阐述了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为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药用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栽培技术的一门应用学科,主要阐述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和产地初加工技术等内容。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之一,目前生物技术最活跃的应用领域是生物医药行业。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生产实践三大环节组成,理论和实验教学一般在教室和实验室完成,而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较为灵活,对人才质量培养影响较大。当前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实习时间和实习地点不确定,实习时天气的不可控性,使得实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须构建完善的实习模式。

一、实践教学现状及特点

长期以来,课程的实践教学重视度不够,内容陈旧且长期固定不变,缺乏改革与创新。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实习只有三天时间,且实习地点只限定在学校的药用植物园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操作,如,除草、播种、浇水等,整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参与,缺乏主动思考,难以将学生的潜力发掘出来,不利于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学校本科教学的特性,实践教学条件也只能满足一些较为简单、容易实现的内容,如,对药用植物繁殖只能进行简单的种子繁殖,很难实现生产上应用的扦插繁殖等操作;对一些药用植物的特殊田间管理,很难开展尝试性的实验;针对一些药材的大田采收,难以实现现场的演示及操练。此外,连续单调的田间劳作也往往使学生产生厌烦及消极的情绪,难以激起他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兴趣,不能达到实习的真正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

(一)实习内容

课程的性质决定其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药用植物栽培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实践教学必须紧密结合理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开设优质高效的实习内容是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内容一方面要能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实习时间,安排合理有效、丰富多彩的实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实习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显著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二)实习方式

根据实习内容制定适当的实习方式是实践教学的重点。教学实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课堂内容,而是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實践能力的提升。以往的实习方式过于单调,为满足实习任务而实习,不能真正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增强。

(三)考核方式

考核是实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习过程的一个评估,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评定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与实习效果,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学生。完善的考核制度是对每个学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通过考核提高每个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三、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经过三年的课程实践实习探索,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逐渐构建了一个野生资源考察+实地观摩学习+学生动手参与的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习效果,达到了一定的实践教学目标。

(一)野外资源考察,了解中药材的生产现状

虽然目前已有几百种药用植物实现了人工栽培,但绝大部分中药材依然来源于野生资源,而且有些物种人工栽培与野生资源在生长及产量品质上存在显著差别。由于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为的过度采挖,野生资源的数量锐减,很多以前常见的物种现在已销声匿迹。学生在野外资源考察时了解野生资源枯竭的现状,深思如何控制日益上涨的药材价格及缓解药材供不应求的现状。很显然,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实施人工种植。但有些名贵中药材要求特殊的种植环境,如,沉香、瑞香科植物,是一种售价高于黄金的名贵中药材,因其生长环境独特,且沉香的品质形成常需数十年的时间,即便人工栽培成功,其品质质量往往无法达到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药材的原生生存环境。通过野外资源考察,加深学生对中药材生产现状的了解,同时提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实地观摩学习,掌握道地药材栽培技术

中药材需求的迫切性及国家对中药材产业的大力支持,逐渐形成了各种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种植合作社,一些具有种植规模的合作社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观摩学习机会。药材讲究道地性,一般合作社都以当地主要的道地药材为主要种植对象,如,河南的地黄、牛膝、金银花、菊花等,在不同的季节参观可以学习不同生产阶段的栽培技术。与我校合作的新乡市丘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具有十几年的中药材专业种植基地,主要栽种有河南道地药材地黄,另有药用百合、金银花、菘蓝等常见中药材,基地具有一定的规模及成熟的种植管理技术,5月份正值地黄的种植时期,学生在参观时正好现场观摩了地黄的繁殖器官及制种技术,了解生产中地黄切块后需要拌上石灰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在金银花开花季节,合作社负责人指导学生现场学习金银花的采摘标准,亲自体验金银花的采摘过程,并了解其采摘后的初加工技术;进一步熟悉了大田整地、施肥、中耕、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加强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学生动手参与,灵活运用课堂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让学生亲身参与生产实践活动,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利用学校专有的药用植物园圃,进行田间小区规划,亲身体验翻地、整地、起垄、挖沟、播种、浇水等一系列基础的农事操作。结合实习季节,选择几种适合当时种植的药材,如,适合春季播种的药材桔梗、黄芩、黄芪、远志、白术、板蓝根、荆芥、甘草等,学生先了解其生长特性及基本的播种要求,提前制定种植方案,然后进行实地操作。后期的管理,学生可定期到园圃进行实时的生长观察,同时进行间苗、补苗、中耕除草、施肥、打药、采摘、收获等一系列田间管理工作。教师需要对实习班级进行分组,并提出任务要求及评分标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一)加强实习基地筛选

实习基地分校内实训基地、野外资源考察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基地3种。对于野外资源考察基地,首先要结合学校周邊的实际情况,熟悉野外实习基地药用植物野生资源的分布及富集程度,筛选出野生资源丰富并具有一定特色的野外实习基地,制定学生实习时的安全事项和路线规划等,如,与我校建立长期合作的辉县关山国家地质公园,保存有大量种类丰富的原生态野生植物资源,且人工开发较为完善,非常适合作为野外资源考察基地。其次,通过实地考察,选择种植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中药材种植合作社,重点考察基地的药材种植类型及田间管理模式,根据考察结果学院与企业签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并授牌,加强企业对实习工作的重视,实现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二)强化学校与实习基地沟通

学校由专门教师与实习基地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定期的协调沟通,结合课程与生产实践的具体内容提前安排实习时间、制定实习内容及实习计划等,具体到实地参观时的路线及注意事项、基地负责人介绍的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等。在实习过程中安排一定的任务,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技能锻炼过程,对企业则是解决一定的生产任务,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随着合作的深入,学校与基地可以通过实质性的有效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共同进行项目开发和理论研究,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校与基地之间的合作优势。

(三)完善实习考核制度

传统的考核方式较为简单,大多是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和实习后提交的实习报告进行评定,整个评价过程流于形式,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差异。结合实际开展相应的技能操作比赛,如,田间实践时团队的合作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基地学习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主动参与程度,这些都应作为评价学生实习效果的依据。要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提高实践技能所占的考核比重,制定一套最能反映学生真实水平的实习考核方案,不断完善实习考核制度,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晓燕,康杰芳.生物技术专业多元化生产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47).

[2]戴跃侬.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8).

[3]乔永刚,牛颜冰,梁建萍,等.药用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轻工科技,2017(1).

[4]严玉平,宋国英《.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初探——谈药用植物园的建设与发展[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16(1).

[5]张红瑞,李贺敏,杨静,等.农业院校中中药学专业校外生产实习模式探索[J].河南农业,2019(2).

[6]齐晓花,陈学好.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5(6).

[7]高志勤.园林植物栽培学产学研模式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

[8]李聃,张华.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18(15).

基金项目:2019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豫学位〔2018〕23号);2018-2019河南科技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

作者简介:徐新娟(1979-),女,河南漯河人,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药用植物栽培。

(责任编辑 曹雯梅)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