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孩子生命拔节的声音

2020-10-21 05:28钱学慧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0期

钱学慧

摘 要:鱼游水底,鸟翔蓝天,不是教出来的,那是大自然的造化,人类如此有许多东西不是教而得来。我们开展幼儿教育应尊崇人的生长天性,把握独特个性,选择陪伴支持,倡导游戏精神,遵循自然发展规律,静听生命拔节之声,让每个孩子“益精其能”,从而获得全面而个性的发展,绽放精彩绚烂的生命之花。

关键词:顺应天性;遵循规律;陪伴支持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0-0050-01

唐代柳宗元记载了一则故事:有位郭姓驼背老人种的树长得特别好,他人讨其妙诀是—种树要顺应树木的天性,适时培土、浇水,植好以后不用多管,任其习性生长。而有人植树,惟恐树长得不快,时常掐掐树皮,摇摇树根,早晚细心护理,过度的“爱”反而背离了树木的本性,妨害了树的自然生长。

实则,种树与育人皆如此!《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作为成人,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权和主观能动性,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其更多的自由、关怀和理解,成为孩子天性发展的呵护者和辅助者。

凯凯是个聪明伶俐的小朋友,外号“小灵通”,学习活动中善于积极发言,带动他人,活跃氛围,深受老师和同伴的喜爱。只是活动中,凯凯如果举手,老师未能及时请他发言,他会站起来大声说:“我来,我来!”,否则会在一旁随意讲话,干扰活动的正常开展。

一次家长开放活动前,老师为打消顾虑,单独找凯凯“约法三章”:活动时一定要坐端正,两脚并拢,身体挺直,不许乱说话,要是表现不好,大家都不会喜欢你……开放活动当日,凯凯乖乖地端坐着,眼睛盯着老师,紧张得背起手,并拢脚,挺直腰,一言不发。老师好多次提问,费心地用眼神、手势等体态语鼓励并暗示他回答,都无济于事,老师哭笑不得,只好点名让他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他竟然手足无措,声音发抖,支支吾吾地什么也说不清。可想而知,老师手舞足蹈地上演了一场独角戏……

活动后,凯凯胆怯地问:“老师,你还喜欢我吗?”老师拉起他的手:“我更喜欢那个活泼、自由、快乐的凯凯。”他亲了亲老师,开心地笑了。

上述“凯凯讨喜”案例提醒着我,教育孩子要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特点,尊重每个孩子的天性,懂得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赏识每一个孩子,而不能用一体化的要求和模式去单项改造。

鱼游水底,鸟翔蓝天,不是教出来的,那是大自然的造化。同样,人类也有许多东西不是教而得来,我们应如何对幼儿进行教育才能呵护其天性,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呢?

1.尊崇生长天性

见到初春嫩芽萌发,有人会引发欣喜、温暖、诗意和希望,心中那些最基本的感受不是他人的传授和教导,那是天赋、天性。对年幼儿童开展教育,我们应以遵循孩子的天性为前提,保持敬畏,选择符合儿童天性的内容,让他们成长和发展符合人的需要、本能、兴趣和理想。

2.把握獨特个性

联系《指南》,我们教师应把个性的培养作为教育目标,也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珍惜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因为,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都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使其“益精其能”,是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应因人而异,善于针对幼儿个性、志趣、爱好等不同,进行积极正面教育引导。

3.选择陪伴支持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孩子的口袋里常常会发现几颗小石子,几张揉皱的画片。他们会对你说:“这个石子像小猫,还像娃娃,带花纹的石子一定是雨花石。突然又有一天,孩子带回来一株小草,学着大人的样子把小草种在花盆里,并且给它浇水,弄得满手满身是泥,甚至把屋子也弄脏……

智者此时一定会参与其中:和孩子一起找寻石子、图片,并将石子和图片组成新的图案,它们可以是小房子,也可以是公园,另外还可以将石子进行比较,或是与孩子共同观赏种在花盆里的草……我们选择在生活中陪伴与支持孩子的活动,长此以往,发现孩子会更加留意和关心身边的事与物,会对季节变化敏感,对自然生态产生关注与探究的兴趣。

4.倡导游戏精神

“爱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天性。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提出:“孩子好游戏”,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身心才能获得充分的、健康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界、周围生活中的事物,以及玩具等多方资源,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给予他们更多自由自主的时空,关注并支持其游戏活动,学会解读游戏中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机,让孩子在兴致勃勃的游戏过程中,智力潜能、想象力、创造力、交往能力及各种社会品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呈现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的特点,促进每个孩子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今天我们面对的孩子将会成为将来新一代的建设者,未来社会也会对他们有更多、更全面的要求。让我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遵循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静听每个生命拔节的声音,引领他们走向幸福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2013

[2]刘丽玲.回归自然的幼儿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3]刘宪娟.回归自然的儿童教育观—爱弥儿读后感[J].求知导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