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MPA、cTn、CK-MB的影响

2020-10-23 07:46艾志国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惠州516000
北方药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罗非班格瑞洛冠脉

张 旭 艾志国(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惠州 516000)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危重症,致残、致死率较高,极易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心律失常、心脏衰竭或死亡,对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危害[1]。替格瑞洛、替罗非班均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期间的常用药物,且可有效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临床关于两药联合使用的研究较少[2]。本研究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对其MPA、cTnⅠ、CK-MB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53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3.03±5.5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3 h,平均时间(2.51±0.23)h。观察组男性49例,女性51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4.48±5.2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4.5 h,平均时间(3.25±0.31)h。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及《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4]诊断标准;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对本研究用药无过敏史。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凝血功能异常;无法配合治疗及研究。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需口服厄贝沙坦(5 mg/次)、比索洛尔(80~150 mg/次)、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次)等进行常规治疗,均为1次/d;入院时即给予阿司匹林进行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300 mg,后100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口服,初始剂量为180 mg,后以90 mg/次,2次/d维持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初始用药需以0.4 u(/kg·min)速度进行30 min静脉泵入,后以0.1 u(/kg·min)速度进行24 h持续泵入。两组均需连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CK-MB、cTnI、MPA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①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取空腹外周静脉血:使用化学发光法对CKMB、cTnI水平进行测定;使用比浊法对MPA水平进行检测。②治疗后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心血管重建、心源性死亡、再发心绞痛等)发生情况。③于治疗期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牙龈轻微出血、皮肤黏膜轻微出血)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使用SPSS20.0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K-MB、cTnI、MPA 水平:治疗前,观察组 CK-MB、cTnI、MPA水平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CK-MB、cTnI、MPA水平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 CK-MB、cTnI、MPA 水平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 CK-MB、cTnI、MPA 水平对比(±s)

时间组别CK-MB(U/L)cTnI(ng/mL)MPA(%)治疗前 对照组(n=100)观察组(n=100)tP治疗后对照组(n=100)观察组(n=100)tP 106.45±11.76 105.38±11.60 0.648 0.518 79.40±9.59 68.28±9.44 8.264 0.000 4.33±1.42 4.28±1.35 0.255 0.799 2.31±0.44 1.84±0.28 9.012 0.000 55.51±4.63 55.46±4.54 0.077 0.939 46.77±4.45 39.29±4.26 12.142 0.000

2.2 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随访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随访6个月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n(%)]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2例发生牙龈轻微出血、1例发生皮肤黏膜轻微出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0%;观察组4例发生牙龈轻微出血、2例发生皮肤黏膜轻微出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5,P=0.306)。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急性ST段、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该病好发于老年群体,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作性胸闷、胸痛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对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影响[5,6]。

有研究表明,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直接病理机制,血栓形成主要是因为易损斑块的碎裂,而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聚集发挥着重要作用[7]。血清CK-MB及cTnI均为心肌损伤标志物,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早期的血清CK-MB、cTnI水平将明显升高,心肌梗死范围及预后均与其水平升高程度密切相关。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环戊三唑嘧啶类,可逆的、直接的血小板ADP受体P2Y12拮抗剂,起效较快[8]。有研究表明,血小板在急性血栓形成后处于高反应状态,而替格瑞洛可对血小板高反应性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替罗非班是一种能够抑制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的共同路径(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结合)的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9]。有研究发现,替罗非班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发生率起到有效的降低作用,预后较好,作用机制主要为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序列占有受体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结合的位置,阻止了糖蛋白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结合,进而对血小板交联起到阻断作用,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目的,此外,还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激活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缩血管物质及炎症因子。本研究结果显示,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CK-MB、cTnI、MPA水平均较低,可见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有效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了局部血栓形成的概率,间接保护心肌并促进受损心肌的修复。治疗后随访6个月,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可见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有效且快速抑制血小板凝聚,进而对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损伤进程起到抑制作用,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0]。此外,观察组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未发生严重出血,可见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有效改善MPA、cTnⅠ、CK-MB水平,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罗非班格瑞洛冠脉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规范化给药流程的临床实践
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中替格瑞洛应用情况分析*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HPLC法测定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中光学异构体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575例老年与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的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