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工实习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2020-10-27 05:45肖春秀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

肖春秀

摘 要:中职学生普遍在德育修养方面存在一些缺陷,针对中职学生现状,笔者讲述了如何在电工实习教学中结合实例,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德育修养。

关键词:德育;渗透;电工实习教学

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德育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比例,这点从专门开设的德育课,升国旗、主题班会等活动中即可看出。说到德育教育,人们总是习惯将此与德育教师、班主任联系起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德育教育应该从点滴中渗透,而不仅仅依靠某次德育课、某个仪式或活动。

中职学校以专业课为主,专业课占比最大,专业课教师有较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接触,有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条件。尤其是实习课教师,实习期间整日与学生一起,互相接触时间最长,又因为实习课主要为动手实践,学生与教师有共同的目标和话题,无形中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结合实例,在教与学、演示与实操中,见缝插针、有的放矢的进行德育的渗透,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中职学生德育现状

1.1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学生大多是中考、高考的落榜者,普遍成绩较差,在以成绩论英雄的初中高中,自然成为了老师同学眼中的差等生。他们的年龄大多在十五至十八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变化最激烈的阶段,心思敏感。学习上的挫折感给他们带来的是自卑心理,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低人一等,时间一长,索性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不仅放弃了学习,也放松了在品德和行为上的要求。

1.2中职学生的德育现状

长期的不受重视和在学习上的挫败感,使他们天然排斥德育教育,在德育素养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缺陷,形成了不完整有缺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表现为:

首先,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缺乏主动性,缺乏主动学习的动机,对学习没有强烈愿望,普遍有厌学、弃学心理。对待学习态度消极,不主动预习,上课开小差甚至睡觉,作业拖拉不做,常用“听不懂,不会做”当作不学习不交作业的借口,对学习成绩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其次,纪律上缺乏自律意识,迟到旷课早退是家常便饭,抽烟、酗酒、打架等不良行为一个不少。不遵守学习纪律,也不把校规校纪、班规班纪放在眼里。最后,团体上缺乏集体主义价值观。因为“差生”帽子,在集体中存在感低。集体意识淡漠,个人主义盛行,不关心集体事务,不参加集体活动,不与同学往来,没有团队意识,独来独往,在集体中格格不入。

2、润物无声,在点滴中渗透德育教育

2.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我们作为教师,所言所行不仅影响自己,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至圣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說的就是言传身教的影响。言传身教不仅在家庭教育中适用,在校园教育中也同样适用。比如我们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卫生习惯,我们自己要注重个人的言谈举止,谈吐仪表,如果一个教师蓬头垢面,不修边幅,出口成脏,随地吐痰,讲上述这些话显然没有说服力;又比如我们要求学生要准时,那么我们自己要恪守时间,一个经常迟到的教师说这些话显然也没有说服力。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断提升个人修养。

2.2欲速则不达,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

在安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时,要想把电路安装的美观符合工艺要求,需要每一步都做好。比如最简单的点动正转控制线路,安装前需要检测元器件、掌握工作原理,画出元件布置图、安装接线图;安装时需要把握工艺要点,按工艺要求进行安装;安装完毕通电试验遇到故障时要求掌握排故的方法。

在实践中,总有学生不配合,不听老师讲解。开始练习时元器件不认真检测,接线前不画接线图,接线时尽追求速度,不管横平竖直的工艺要求。电路虽然很快完成,但所接的电路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是元器件不能正常工作,或是接线错误电路不能正常运行,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检修,看似接线速度快了,实则浪费更多的时间。偶尔侥幸通电运行成功,整个电路元件布置杂乱无章,线路歪扭难看,达不到工艺要求。

所以在初次电力拖动实习时,我不要求学生的安装进度,而是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操作习惯。先认真检测元器件是否良好,掌握工作原理后,自己动手绘制元件布置图和安装接线图,同时强调工艺的重要性,在学生安装时严格要求,反复示范。这样前期会比较辛苦安装的比较慢,但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后面安装会越来越顺畅,成功率也更高。时间久了,学生自能体会到养成良好习惯的益处。这时可以告诉学生,以后参加工作也和我们实习时一样。如果你不了解公司要求,不清楚工艺要点就盲目动手,你会发现虽然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达不到工艺要求,付出加倍的劳动后,得到的可能是训斥,甚至由于安装失败,浪费了太多原材料,需要自己承担浪费的原材料费用。有前期的实习事例在前,再顺势教育引导学生,学生从感情上更容易产生共鸣。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会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工作前先了解分析工作的内容、要求、工作要点、工作步骤,一步一步,严谨细致,就可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对工作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2.3无规律不成方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纪律管理是一个班级良好运行的基本保障,没有纪律管理,这个班级就会像一盘散沙。中职学生纪律管理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立规矩”。如果一个老师不在前期建立课堂规则,仅仅依靠临时课堂管理或是学生的自觉来维持课堂秩序,效率必定低下。我们应该提前树立明确的校规班规,让学生明白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当学生慢慢习惯这些行为规则,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改变,会长久地发挥作用。

在电工实习中,也有一些学生不遵守电工职业规则,比如课后没及时断电、浪费实习材料,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每次电工实习开始,我都花很长的篇幅来重点谈论“安全用电”知识。让学生知道电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同时,将电工规则落实到实处:不工作时工作台断电,需要用电时严格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范,用电后及时断电,保证自己、同学和生产设备的安全;进车间必须遵守电工规范,着工装,戴安全帽,穿绝缘鞋;实践时要爱惜实习材料,对电器元件、电工工具轻拿轻放;对于可重复利用的实习材料如电线、螺丝钉等,循环利用,不造成浪费;每个实践项目完成后,工作台、地面及时清理干净,电工工具整齐收纳整理好。每天由专门的纪律委员检查,违反则进行批评训诫。少讲大道理,从小地方做起,一件件落实到实处,时间久了,习惯成自然,良好的电工职业习惯便水到渠成。

2.4因势利导,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在实习电子项目时,需要焊接各种电子电路,比如图1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

串联型稳压电路分为四个环节:变压环节、整流环节、滤波环节和稳压环节,每个环节由相关电子元件组成,如变压器、整流二级管、稳压管、电位器、电阻等,每个元器件形状大小都不尽相同。学生在自己动手焊接电路调制电路的过程中会发现,每个电子元件都有自己相应的位置,能发挥独有的作用。如果其中一个元件出现问题,轻则影响整个电路的性能,重则导致整个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我们的班集体就似一个电路,每位同学就是那一个个电子元件,虽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性格,但正是由全体同学才组成了我们的班集体。班集体(电路)的好坏不是由一个或几个同学(若干电子元件)决定,而是取决于班级里的全体同学(所有电子元件),只有全体同学(所有电子元件)都齐心协力,才能使班集体(电路)良好的运行。所以在集体中,我们应该少一些個人主义,多一些集体主义。比如在焊接电路时,同学们的完成速度快慢不一,有的试电一次就成功,有的要反复排查试电好几次才能成功。作为一个班集体,老师要保证每一位同学都不掉队,但老师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个班级同学之间生硬冷淡,漠不关心,自扫门前雪,为了照顾个体,势必会影响整个班级的进度;如果一个班级同学之间相处融洽,注重团队协作,好的帮助差的,不会的请教不懂的,积极探讨,互相帮助,成绩差的得到了帮助,成绩好的在辅导中巩固了知识,整个班集体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学习氛围,加快了实习进度,提高了班级凝聚力,一举多得。

集体和个人之间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自主意识,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集体生活。在家里,我们和父母组成了一个小集体,在学校,我们和同学组成了班集体,工作后,我们全都要加入社会这个大集体。现代社会,强调的是团队协作和集体意识,每位同学都应学会淡化个人主义,增强集体意识,加强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

2.5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猛,几乎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电给我们带来光明、能量、科技创新,方便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生产等方方面面。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作为电工专业的学生,更是离不开一个电字。但电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它不利的一面: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如果不小心触电,会被电击,轻则受伤,重则危及生命甚至死亡;如发生意外,电会引起火灾,对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如果停电,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生产。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会因为电有利的一面就忽视它的危险,也不会因为电不利的一面就对它畏首畏尾,弃之不用。因为任意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会有不好的一面,我们要理性看待事物的两面性,对有利的一面合理利用,对不利的一面尽量消除或避免。回到集体生活中也一样,不管是班集体还是以后走上社会,我们会认识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人际交往时,我们要学会理性看待身边的人,不因某人的优点盲目崇拜,也不因某人的缺点轻视鄙夷,做好自己,提升对别人的包容度,用欣赏的眼光对待身边的人事物。

3、小结

习近平书记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中职学校学生虽然在德育修养上存在很多缺陷,但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只要我们愿意去精心浇灌,细心引导和栽培,坚持在电工实习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渗透德育教育,就可以让学生在获取专业技术的同时,在心灵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德育修养。

当然,教育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并不是说只要做到了这些,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就能立马提升,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恰恰相反,更多的时候是付出了很多却看不到相应的效果。但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在日积月累中,教育的花朵自有含苞待放之日,我们要做的是顺应内心,尽力而为,然后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李丽.电工专业课教学中德育渗透教育之我见(期刊).职业.2014.9.12

[2]王健主编.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第五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