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阅读,小学生语文课堂中的“桃花源”

2020-10-27 10:16李诗晴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桃花源角色扮演胡萝卜

李诗晴

在部编版小学低中年级教材中,童话越来越多。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童话故事的教育功能,而忽略了童话故事在审美作用、人格形成等方面的功能。所以,教师需要深入研究与实践童话故事教学,让小学生在童话阅读中享受童乐、童趣,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创设情境,激发童心,让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改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在于塑造一个身怀良好素质的现代人,因此,在进行童话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教学手段,邀请学生参与童话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他们收获崭新的知识。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设计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创造一个学生、教师与童话作品相互交融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个体化情感能力的发展,有效实现“双基”教学任务。例如,在教学《小蜗牛》时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熟悉文章内容后进行表演,生动地呈现小蜗牛和妈妈之间的对话,然后教师进行具体评价。如此,学生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文章内容,还能主动地调动自己的认知兴趣,快速掌握文章知识内容。

二、模仿入手,复述童话,让学生真切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儿童变聪明不是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童话故事里生动形象的人物角色深受儿童喜爱,儿童容易被童话故事里的角色的情感所打动,受其中活泼的人物与真切的情景的影响,甚至会模仿其中的动作、语言、神态,幻想自己成为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所以,教师在开展童话故事讲解时,可以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真切感受文章的深层情感。例如,在分析《那一定会很好》时,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粒种子到了阳台的木地板上,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那么,在接触这篇童话故事之前,学生就会有一个自己的思考。接着,再要求学生诵读童话故事,学生就能够快速地理解童话,复述童话。

三、适时发问,预测童话,让学生不断探究

小学生的人生阅历少,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总想一探究竟。所以,开展童话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生动有趣的阅读情境和合理的问题或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童话故事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从哪儿来的?胡萝卜先生在路上遇到了谁?胡萝卜先生与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除了课文里的人物,胡萝卜先生可能还会遇到谁?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呢?在问题诱导下,学生怀揣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去寻找答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熟练掌握这篇文章后,学生依照课文的脉络进行了各种想象:有的说胡萝卜先生走啊走,会遇到跳绳的学生,绳子不够长就剪了他的胡子接了上去;有的说胡萝卜先生走啊走,会遇到织毛衣的老奶奶,毛线不够长就剪了他的胡子接上了。如此,就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刺激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拓宽思路,角色扮演,让学生创编童话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活动,邀请学生参照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童话故事的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此外,还可以利用童话故事的导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进而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习作:续写故事》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真切地体会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实际想法与情绪。这时再引导他们对故事进行合理想象,故事的创编续写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童话教学的效果在语文课堂中的表现不容忽视。作為一名当代的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挥童话故事的教学作用,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语文课堂汲取丰富的知识甘泉,塑造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桃花源角色扮演胡萝卜
走进桃花源
再造“桃花源”
七招让胡萝卜出好苗
如何让胡萝卜出好苗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如何保证秋季胡萝卜早出苗、出齐苗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隐匿的桃花源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