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繁华》教学案例及反思

2020-10-27 10:16罗蕾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说明文本课环节

罗蕾

《梦回繁华》是统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的课文,是一篇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的说明文。该文布局结构严谨,行文思路清晰,说明方法运用得当且语言精练流畅,是说明文中的代表性作品。通过本课的教学,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及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使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及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有颇多心得体会与所思所悟,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教学目标、准备、基本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心与自豪感。

2.能力目标。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3.知识目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同时,掌握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设计课堂问题及流程。

2.学生准备。要求学生收集跟《清明上河图》有关的资料,并进行课前预习。

(三)教学重难点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及写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课前导入

步骤1:预习检测。随机点名,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测学生预习情况。

步骤2:画作欣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的画作,并邀请若干学生根据自己课前预习的成果,为多媒体配“画外音”,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资料,并以此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课文研读

步骤1:总结段落大意。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概括总结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步骤2:讲解说明方法。教师要求学生结对研读课文,圈画出每段所用的说明方法。

步骤3:梳理文章结构。教师要求学生开展小组研读,给文章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并理清行文思路。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

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①作者按照怎样的结构和顺序,围绕“繁华”二字展开叙述?“梦回繁华”这个题目又有哪些深意?

②本文体现了说明文怎样的语言特点?与普通说明文相比,本文的语言风格又有哪些独到之处?请举例说明。

③通过学习文本,对于我们的说明文阅读和写作有哪些启示?对我们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又有哪些意义?

第四环节——学讲活动

請各组学生将本组学习和讨论的成果及心得讲述出来。

第五环节——自主总结

请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本课所学内容加以梳理和总结。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请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仿照《梦回繁华》进行说明文的写作。

二、教学反思

(一)秉持“全人教育”理念,突显教学综合性

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通常会下意识地对于“三维目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排序的结果自然是:知识目标居首位,能力目标次之,情感目标最后。显然,这种教育理念与新课标理念是相悖的。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秉持“全人教育”的理念,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且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合理的教学活动,实现了三者的融合。

(二)秉持“愉快教育”理念,突显教学趣味性

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事实上,兴趣的缺失不仅导致学生没有记忆,更导致他们没有了参与的热情和探索的欲望。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对于“兴趣”的部分明显考虑不足。事实上,说明文这种文体本身的趣味性就较弱,而《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艺术内涵对于学生的欣赏能力要求也较高,这导致学生对于《梦回繁华》这篇课文很难提起强烈的兴趣。然而,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没有巧妙运用课堂游戏或故事情境为学生营造更为轻松的心理氛围,没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致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速度比较慢。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秉持“愉快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突显教学的趣味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三)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突显教学启发性

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再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体验知识,建构知识。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前预习”“提问启思”“合作探究”“学讲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在问题或任务的引导下展开思考,从而突显教学的启发性。比如,在“课文研读”的“步骤3:梳理文章结构”这一部分的教学中,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研读,展开独立思考:这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清明上河图》?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清明上河图》?我们能否根据前两个问题的答案,为课文进行分段,并概括每段的段意?笔者提出的这三个问题,正是为了引导学生从结构与顺序两个层面对文章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大意。可见,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的启发性。

(四)秉持“循序渐进”理念,突显教学流畅性

一堂完整而高效的语文课,绝不仅仅是几个教学环节的简单叠加,而是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相互补充。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秉持“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学习到综合研读”“由教师引导到学生探究”“由基于教材到联系现实”的顺序,一步步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与思考、体验与探究,突显了教学的流畅性。比如,课前预习及导入环节的背景资料,为课文研读埋下伏笔,而课文研读中由单段分析到整体分析,由结构分析到方法分析的过程,又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同时,学生的合作探究除了帮助他们突破学习难点之外,也为接下来的学讲活动和概括总结做好准备。如此一来,真正做到了环环相扣,稳步推进,使整体教学流程呈现流畅而自然的特点。

总之,教学是一项需要永远在学习中精进、在实践中反思的伟大事业。因此,我们要对每一节课的设计理念、授课过程及教学成果进行再研究、再梳理与再创新。当然,书写教学反思,并不是笔者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思考的终点,而是展开新的思考的起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坚持学习,坚持实践,坚持反思,坚持做到精益求精。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说明文本课环节
说明文阅读专练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