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随文练笔

2020-10-27 10:16沙鲁丽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随文说明文段落

沙鲁丽

随文练笔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还存在一些难题:练笔的内容如何选择?学生练笔的兴趣如何培养?笔者就以上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选材

1.仿写句子。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的,每篇课文都有自己典型的语言特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反问句、感叹句等都是很常见的句式。而片段是基于句子的基础上的,所以随文练笔应从句子仿写开始。三年级的学生才开始接触写作,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要想把作文写好,就先要把句子写生动了。在起步阶段,就需要从模仿句子开始。以统编版教材三年级课文《秋天的雨》为例。课文使用了很多拟人句、比喻句,有典型的写作特色。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去分析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如文中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句话既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找到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从而体会到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不仅如此,还需要引导学生体会拟人句的妙用,由此开展实际的句子仿写练习,使学生对于比喻句、拟人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知道在实际写作中如何去运用这样的句子。有了课文的学习作为铺垫,仿写练笔就简单多了。

2.仿写段落。段落是文章中最基本的单位。内容上它具有相对完整的意思,是由句子或句群组成的。段落将句子与句子连接起来,如何处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是仿写段落中的重要工作。在分析段落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一般将段落分成总分、总分总、分总三种关系。以统编版三年级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围绕“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这句中心句,用连词将句子串联起来。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找到总起句,并提出问题:这一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学生通过解读文本,很快得出答案。为了巩固训练,再次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结构类似的段落。学生很快找到另一个段落的中心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一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写了鸟的种类多、鸟蛋多、鸟粪多来表现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有了前面的教学作铺垫,这一自然段的教学可以由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先引后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段落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时趁热打铁进行随文练笔,让学生看着课文习题中的插图,对插图进行段落描写。在训练中教师帮助学生确定一个中心句,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描写。这样随文练笔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写作也变得简单多了。

3.篇章仿写。篇章仿写是在句子、段落仿写基础上的升级。篇章仿写需要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课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仅懂得文中的情,还要学会运用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理解课文是写作训练的重要基础,由此可以使得文本表达方式运用更加高效,这是文本写作框架构成的过程。小学生接触最多的文体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常见的写作手法也是记叙。对于介绍事物的说明文知之甚少,说明文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难度。在学习这类文章的同时进行随文练笔训练,可以提高说明文写作方法的高效应用。笔者在教学统编版教材五年级课文《太阳》时,先向学生明确这篇课文的文体是说明文。归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太阳的,又是如何将太阳介绍清楚的。课文段落清晰,通过概括不难得出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那如何将太阳介绍清楚的呢?文中使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将事物介绍清楚。《太阳》这篇课文语言严谨,结构清晰,是进行说明文篇章仿写的重要素材。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特点,就可以迁移运用。笔者在课堂上是这样做的:请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松树,这棵树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松树很高,枝干粗壮,叶子与其他植物的树叶不同,是针型。紧接着建议孩子试着用今天所学的介绍太阳特点的方法写出这棵松树的高大、粗壮以及树叶的特点。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有的学生这样描述:“这棵松树好粗壮啊!一个小朋友的手都围不过来。”“这棵树好高,足足有三层楼那么高。”“松树的树叶像针一样,和其他树叶不一样。”紧接着讨论他们用了本课学到的哪些方法介绍事物,将这些整合在一起就完成了一篇习作。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内化,学会了迁移应用,也就达到了随文练笔的目的。

4.发挥想象,拓展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想象尤为丰富,但是想象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需要在后天习作当中不断锻炼提升。选择好的练笔材料,可以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课文中留白的地方进行扩写。在扩写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找到切入点,并且懂得运用添枝加叶的方式来引導,保证学生能够做好实际随文练笔的工作。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牛郎织女》一文为例。文章篇幅较长,在描写仙女瞒着王母偷偷下凡时,文章中则一笔带过,文章此处留白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扩写。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了王母专制蛮横,仙女们渴望自由的人物特点。在扩写时,学生在把握人物形象基础上,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进行想象创作。由此可以使实际内容得到拓展,使得情节变得跌宕起伏,通过想象增强了实际随文练笔的效果。对于留白的拓展,不同的老师会结合课文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由此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情之所至,兴趣所起

写作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一直是难点,要想达到随文练笔最好的效果,就需要学生主动去写,乐意去练。“情动方能辞发”,当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理解,产生情感共鸣时,学生就会有表达的欲望。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课文《父爱之舟》讲的是父亲用小船载着作者从家乡初小到峨山高小又到无锡师范,把作者送到他一个又一个人生站点,父亲的爱陪伴着作者长大。学完课文后,学生被文中的父亲所感动,被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所感染,由此联想到自己的父亲。这时候进行练笔,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学生乐意写,随文练笔事半功倍。

三、随文训练,举一反三

随文练笔,仿照课文内容进行写作是小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课文中的精彩部分,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可以写一句话,写一段话,写一篇文章。学生起初只能停留在仿写阶段,但是随着知识的丰富,学生自然会逐步提升写作能力,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模仿,开始进行自主创作,抒发真情。随文练笔只是为学生未来写作打牢基础,举一反三。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中的随文练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能一蹴而就,在不同的课文当中,应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训练。作为小学教师,应该明白随文练笔在教学中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随文练笔,这样才能有最高效率。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平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随文说明文段落
说明文阅读专练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心理小测试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