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动情境,优化语文教学

2020-10-27 10:16嵇先兵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想象力高中语文创设

嵇先兵

但凡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文章,无一不有着独特之处,要么是千古名篇,要么是文质兼美的美文,要么是极具奥秘的科技文章,所选题材和内容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但是,从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學生并没有感受到文章之美,甚至有不少学生精神颓唐,注意力不集中。究其原因,除了与当前应试教育所导致的快节奏教学表象有一定的关系外,还与教师枯燥的教学模式有关,课堂缺少情境色彩,学生情绪难以被调动。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的文字魅力,教师可以创设精彩的教学情境来激活语文课堂,帮助学生点亮思维,快乐学习。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注重自己情感的投入,只有融入了自己对文章的情感,教学内容才更具感染力,学生才会被内容所吸引。教师可以从自身生活和教学经验来设计情境,同时增加一些趣味性内容和情境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雨巷》相关内容时,教师在教学内容正式开始之前,用多媒体展示丁香花与雨中小巷的图片,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那份唯美的意境和悲凉的氛围。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更自然地将情感融入其中,也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互动讨论,与小组同学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调动,也能更好地理解“丁香姑娘”“雨巷”等词的象征意义。

二、创设想象情境,促进阅读理解

爱因斯坦指出:“与想象力相比,知识的重要性要略低一些,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需要在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展开适当想象,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这也与建构主义理论相契合。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想象情境,以激活学生想象力,带领学生在文本的海洋里遨游。

一是想象推测教学。高中语文课文大都有一部分留白,这为锻炼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想象力提供了契机。教师可以利用好课文留白,引导学生开展想象推测。比如,有些课文内容丰富但结尾却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大胆推测,续写结尾,进行补白。也有课文结局并不只一个,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改写,从不同角度来审视文章主旨。如《边城》的结尾仅说了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既希望翠翠等着傩送,又担心傩送不回来令翠翠空等。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续写《边城》的结尾,在续写中能更好地领会主人公之间的情感。

二是大胆联想教学。高中语文课文很多是抽象性文章,尤其是古诗词部分,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才能在脑海中产生画面,进而领悟作品的意境、情感。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插图等工具,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大胆地、自主地去学习、想象和创造,这也是语文学习的真谛所在。

三、创设生活情境,拓展阅读空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学活动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师应利用好家庭、社区等课外资源,将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开拓良好的创造性环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性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去发现生活,探索生活,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无限延展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项脊轩志》这一课时,学生都被作者归有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善良的情感所感染。虽然他的居住环境并不很好,只是一个衰败的“旧阁子”,但他却认为那是母亲关爱、祖母慈爱、亡妻情深的见证,有着他的喜悦和悲伤。而“旧阁子”之所以在归有光心中有无比重要的地位,不是因为房子有多好,而是房子所见证的事情和情感是无与伦比的。在学习完课文后,教师可以乘势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生活中能够体现亲情的故事,并将其作为一个主题写一篇作文。同学们略一思忖后,都飞速下笔,可见心中满满的情感已经溢出纸上了。有的同学写的是见证母爱的小闹钟,母亲每天都会定好闹钟,督促自己与时间赛跑;有的同学写的是祖母的小屋,见证了祖母在自己成长中给予的呵护和厚爱……这些故事中都一个共同的主题——爱。

卢梭的《爱弥尔》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融入自身情感,努力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用美丽的事物来描绘美丽的文章,用火热的情感来点亮学生的学习情感,势必能够改变学生消极甚至是厌学的情绪,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将大大增强,教学效果自然也能有显著提升。

作者简介: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想象力高中语文创设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看见你的想象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打开新的想象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