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留白”艺术升华初中语文教学

2020-10-27 10:16郁玲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邹忌于勒留白

郁玲

“留白”原先是绘画用语,指的是画家在画面上故意留下空白,从而让整幅画的画面更加协调,意蕴更加深远,更有韵味,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的一种绘画手法。现在也常常被其他领域所借用。比如在语文教学上,留白艺术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上使用留白艺术,可以适当地引起悬念,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留白艺术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语留白,设置悬念

导语设计是整个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节高效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课前导入的精心设计。导语主要是利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文课堂上来,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过渡阶段。在导语环节适当使用留白艺术,不但可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还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的习惯。

例如,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就可以使用留白的手法。先根据题目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是什么意思?”问题一经提出,就有同学发言:“讽字是讽刺嘲讽的意思。”这时候教师先不要忙着回应学生,也不要作出明确性的指示,而是先停顿一会儿,然后就这学生的答案继续发问:“方才讽字的解释在这句话中是否恰当?”这时学生们都会自觉摇摇头,因为谁都知道,齐王是君,邹忌是臣,所以邹忌是不可能当面讽刺君主的。等学生明白过来之后,教师再向学生讲解:“讽”在这里做古今异义,在古代,“讽”指的是用暗示的手法委婉地规劝对方,只有这样的解释放在这个句子中才合理。这时学生们恍然大悟。紧接着教师又发问:“这篇文章是一篇规劝性的文章,那么邹忌在规劝齐王什么?他进谏的内容又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正式将话题引入到课文中去。教師在提出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没有回应学生的回答,这就是一处留白。学生在这个时候因为没有得到解答,就会对问题引起关注,然后继续思考。在提出第二个问题之后,教师也没有急着解答,而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文内容中来,这是第二处留白。这时学生由于前一个问题而对这篇课文引起了兴趣,所以在听课的时候注意力会相对集中,认真听讲。

二、阅读留白,深入感悟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技能之一,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为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其中,阅读留白就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留下想象空间,然后通过想象把空白补充完整。一篇文章如果全部实写,就过于直白,失去很多韵味。阅读留白既可以让读者主动思考,然后产生各种见解,发挥读者参与创作的作用,还可以让读者体会言外之意,也就是在作者的未尽之语中,体会作者描述的情感。

例如,教师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留白艺术。《背影》是一篇描写父爱的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让人产生深深的共鸣,所以,教师可以在语言风格上留白。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章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中体会人物性格。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不直接对课文讲授分析,而是通过提点一句“课文中对人物采用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请同学们找出一段你最感兴趣的描写片段,然后据此分析作者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引导学生自行阅读。然后,学生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文中找出自己所感兴趣的人物描写片段。如:“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些是典型的语言动作描写片段。寥寥几句,没有动人的词汇,只有朴实的字眼,展现了父亲这一朴素老实人的形象。作者使用了“蹒跚”“探身”“攀”“缩”“微倾”等词语,把父亲行过月台虽然困难,但是不吭一声,努力做到的模样用简洁精练的语言表达得十分生动。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深入感悟到父亲厚重而又朴实的爱,并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三、文尾留白,发挥想象

一篇文章的结局,往往不是一种结束,而是想象的开始。在课文结尾,教师也可以利用留白艺术,让学生在课文结尾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回顾全文,对文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学生对结尾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在上完一篇课文后,应该跳出原有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社会相结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在现实社会中发生了文中情况,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例如,在上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结尾进行另一种思考:“在课文的故事中,菲利普一家因为在旅游中遇到的于勒处于贫困潦倒的状态,所以选择逃避,装作不认识的陌生人。但是,请设想一下,如果他们相遇时,于勒富裕而有成就,那么结局会有所不同吗?”这时候学生根据对前文的回顾,就可以很快得出答案。因为前文提到,于勒在一事无成之时,受到家人的漠视,但是他一发达,全家人就会殷勤地盼望他归来,并把他的回信当成福音书。可见菲利普一家是利益至上,亲情冷漠,因此于勒如果发达了,就会受到全家人的热情追捧。教师通过文尾留白,给了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

四、提问留白,探究新知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很快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只起到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大意的作用,并不能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知识。因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可以使用留白艺术,让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空间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陈涉世家》一课的教学上,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并且层层深入,注意留白艺术的使用。一开始,教师先提出一些比较容易的、在课文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把精力放在课文上,为深入思考提供基础。如“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陈胜具有怎样的性格?他的这种性格与起义的成败有着怎样的联系?”等,然后再提出一些深入的、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如“文中提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结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谈谈自己的理想目标”等。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中,适当地运用留白艺术能够给课堂增添许多趣味,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导语留白,设置悬念,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阅读留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文尾留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问留白,让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问题。

作者简介:江苏省启东市折桂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邹忌于勒留白
邹忌劝齐王纳谏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邹忌比美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