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自主探究式备考的思考与实践

2020-10-27 10:16林雁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考点高三探究

林雁

语文备考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高考成功与否。长期以来,高三语文的备考总是在“教师印卷——评讲”“学生刷题——听讲”的模式中循环,如何让学生由被动备考转为主动备考,提高语文备考的效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自主探究式备考的内涵,以此论述其在高三语文备考中的意义,并提出自主探究式备考的策略。

一、自主探究式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高一、高二阶段有很多语文老师运用得很好,但是到了高三,往往会把这一套抛在一边,又回到“填鸭式”的教学当中。高三备考阶段同样可以运用自主探究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备考效率。

二、什么是自主探究式学习

与被动接受式学习相对,自主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者。”高三阶段的语文备考考点零散,资料繁杂,测试频繁。学生面对零散的考点,一片茫然;面对繁杂的资料,不知所措;面对频繁的测试,麻木应付。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对语文的有效备考,难度很大。唯有改变学习方式,做学习的主人,才有可能获得高效率的回报。因此高三语文备考更应该是不断探究的过程。

三、如何在高三语文备考中落实自主探究式学习

(一)观念上的落实

从教师的角度上看,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认为,高三阶段以复习为主,重在教师讲授梳理。这样一来,学生只是被动学习,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学习效率较低。因此,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真正为学生所理解,所运用。

从学生的角度上看,改变“被灌输”的学习方式。一到高三,学生就觉得时间紧迫,时刻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在千头万绪的知识点当中,理不清头绪,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知识,一到考试,也不懂得融会贯通,所以题目答不到点,答不全,答不透。因此,学生应该认识到自主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主動参与到学习的各种活动中,对知识点真正理解后再吸收。

(二)行动上的落实

1.“网状知识树”自主探究复习法

经过了小学到高中的学习,高三学生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已经非常丰富了,面对着可以与自身等高的教材资料,“森森然”之感油然而生。而高考是对12年来所有知识与能力的大检阅,如何在高三一年内高效地复习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显得相当重要。因此,对于纷繁杂乱的复习资料,可以采取“网状知识树”的自主探究方法,把书读薄。例如,在复习诗歌鉴赏的时候,涉及的考点很多,如果不很好地梳理,学生的复习将会混乱不堪。所以我让学生按板块去画“网状知识树”。如“诗歌艺术手法知识树”,学生借助教材、教辅资料,梳理考点内容,层次结构,认真制作出个性化的图形。“树干”是“诗歌的艺术手法”,分出四大“枝干”:“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每条“枝干”下面又分出数量不等的“细枝”;“细枝”下是具体的“树叶”——例子。这棵“知识树”画完,就相当于把厚重的复习资料收纳于一图之中,一目了然。学生只需不时拿来读一读,展开联想,就能够实现“厚——薄”“薄——厚”的循环复习效果。另外,相较于文字记忆而言,图像记忆形象、直观,在脑海中产生画面感时,人的大脑记忆会更加深刻。学生在复习诗歌艺术手法这个专题的时候,觉得学习起来特别轻松。另外,因为是自己参与的活动,所绘制的“知识树”就像自己精心制作的一幅作品,在拥有成就感的同时也会倍加珍惜。除了诗歌专题外,小说专题和作文专题均可用“网状知识树”自主探究复习法。

2.“考点探究”小组合作复习法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考点是很多的,学生一个一个地去复习,难免会枯燥,厌烦。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考点探究”,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在合作学习上共同进步。如在复习小说专题的时候,我先跟学生一起盘点了小说的考点:按照“标题类”“情节类”“人物类”“环境类”进行任务划分。每一类各含数量不等的题型。如“标题类”含有“标题的含义”“标题的意蕴”“标题的作用”等;“情节类”含有“概括情节”“分析某情节的作用”“分析情节的技巧”等;“分析情节的技巧”又分为(1)线索类题型(找线索、线索的作用);(2)赏析情节安排技巧:①叙述视角(有限视角、无限视角)及其优点,②叙述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及其效果,③叙述人称(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人称交叉)及其作用,④赏析小说情节的构思技巧(悬念、抑扬、照应、伏笔、对比、衬托、铺垫、突转);(3)开头、结尾的技巧。按照每个小组3—5人进行划分,全班分为16个小组,每个小组领一个任务,组内合作分工细致探究,形成探究报告,制作课件,在班内展示探究成果。每份报告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考点介绍、提问方式、解题策略、典型例题。考点探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复习的过程。对于高中生而言,能够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智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这样的活动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学习。“考点探究”小组合作复习法能体现教师在备考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对考点的熟悉程度,对重点、难点的把握,直接影响学生的复习效率。

3.“模拟命题”复习法

相对于被动地做题,偶尔让学生充当“命题者”,更能起到良好的复习效果。高考论述类文本的考查难度较大,学生往往会在这一类文本的考查中裹足不前。对于这类题,我尝试让学生采取“模拟命题”的方式进行复习。要进行“模拟命题”,学生首先必须得熟悉题型的特征、考点的设置、设错的策略,这个过程就是探究考题的过程。只有真正明白了考题的特点,才能够由“学生”转为“考生”,在做题中事半功倍,迅速而准确地得出答案。学生对于这种“角色转换”的活动相当热衷,再也不觉得读论述类文本是一种负担了,反而在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品读及设题中获得了乐趣。高考语文题型中除了论述类文本外,语言运用类的题目同样适合运用“模拟命题”复习法。

以上几种自主探究式复习法,共同点是把学生当成复习的主体,通过活动实践的方式去归纳知识,获得能力。而教师的角色则由课堂的主体变成了统筹者、组织者、补漏者。学生增强了学习的动力,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了知识运用的能力,不失为高三阶段可行而有效的复习法。

教无定法,高三语文备考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笔者尝试的自主探究式备考法,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许多系统性、规律性的东西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作者简介: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考点高三探究
考点展示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