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板书在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回归

2020-10-27 10:16张琪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电化板书人文

张琪

就如王松泉先生所言,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是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时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是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是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一堂课的“眼睛”,是学以致用的“津梁”。本文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板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探索如何把传统板书与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板书)有机结合,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一、传统现代,各有利弊

(一)传统板书的优缺点

优点:①概括性。传统板书是教学思路与教学内容的精髓所在。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记下板书就能将课文掌握得八九不离十。②生成性。传统板书是课堂交流成果的重要呈现,教师可随着课堂讨论的结论变化,适时调整书写的文字,灵活设计板书。③人文性。精湛的教学板书不仅体现着课文精髓,更展现着教师的人文魅力。曾听过黄厚江老师执教的《葡萄月令》,黄老师总结时在文字板书的基础上画的那“一串葡萄”可谓震撼人心,不仅升华了主题,更给人以艺术享受。

缺点:①内容少。由于是当堂书写,教师板书的时间也纳入课堂45分钟,这要求传统板书的内容不宜过多。②抽象性。内容少又会带来过于抽象这一缺点。对一些文段较多,内容较复杂、抽象的课文,单凭板书和口述难以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与掌握。虽然在文中可以找出关键句、段,但若少了直观呈现,学生大多还会出现思绪混乱的情况。

(二)电化板书的优缺点

优点:①容量大。借助计算机媒介,文字再多,电化板书也能将它们放到学生面前。②快捷性。只要轻点鼠标,大段的文字就呈现眼前,给课堂省下了大量时间。③直观性。文段多、结构复杂的课文也能借助电化板书梳理出相关文段内容、结构的表格,使学生更直接地看到各文段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重点。④形象性。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最大限度地突破时间、空间和课堂条件的限制,把教学内容形象化,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缺点:①无生成。由于电化板书的制作是在课前预设的基础上形成的,难免会有疏漏,课堂中即时生成的智慧体现不出来。②不灵活。投影大多是前后进退来操控,有一定的次序。但课堂是不停变化的,为了配合课堂节拍就需要调整投影的次序,所以在课上出现一些停顿,对课堂节奏会产生影响,进而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二、有机结合,不可偏废

首先,利用电化板书引入教学资源(容量大、直观性、形象性),用传统板书概括教学内容(概括性)。如在教学叶圣陶《苏州园林》时,在讲到苏州园林的精致布局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传统板书,梳理文章层次,加深学生印象。

其次,用电化板书节省教学时间(快捷性),用传统板书呈现生成资源(生成性)。例如,在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让学生用四字短语概括第一段的大意,预设答案是“大风破屋”,有学生认为“秋风破屋”更为合适,且分析得头头是道。于是我没有继续使用投影,而是在黑板上写上了他的回答。当学生看到老师竟然放弃了预设的答案而使用自己的回答时,十分有成就感,思考更积极了。

最后,用电化板书引起学生兴趣(形象性),用传统板书体现人文特征(人文性)。如在上朱自清的《春》时,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关于春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的美丽与可人,然后再进入课文的学习,那么学生在听课时注意力会更集中。再如进行诗歌赏析时,充分利用音频,让学生感受专家朗诵时的情感节奏,那么跃跃欲试的表情会迅速呈现在他们脸上。

进入文本前要调动学生兴趣,文本总结时则应让学生感受到主题的升华(人文性)。教授鲁迅《故乡》一文,在全文总结时,我用鲜红的粉笔在以“现在”为中心、“闰土”“杨二嫂”为纵、“过去”“未来”为横的板书基础上,重重地画上了一座十字架。我没有使用电化板书来画这个十字架,学生却透过我在黑板上那有力量的一笔一画,体会出了这座十字架的沉重。文本需要人文化地解读,现代教育技术再先进也只是无血肉的知识的载体,传统板书有着电化板書所无法取代的人文性——由书写所传达出的教师的情感和态度。

传统板书与现代教育技术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两大重要技能,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结合、扬长补短,必然能让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永葆青春。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吴塘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电化板书人文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电化工程通辽枢纽GSM-R网建设方案研究
人文绍兴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人文社科
电化区段ZPW-2000轨道电路横向连接对信号电缆安全的影响分析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
陕煤神木电化公司电石废气再利用环保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