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段识字教学散发“美味”

2020-10-27 10:16顾文新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韵律美味生字

顾文新

一年级是开展语文学习的关键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识字教学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如果不能保障高效的识字和认字,必然会对日后的深入学习形成一定的阻碍。部编版语文教材在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和人教版教材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别,重点突出“美”的特色,其中既包括教学内容的韵律美,也包括意境美和文化美。在精准教学理念的引领下,作为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特点。基于部编版语文教材展开识字教学,必须要充分发掘“美”的元素,并以此为重点引导学生展开趣味识字的学习。

一、引导诵读,体验汉字的韵律美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中,编排了儿歌和韵文这两种文体形式,它们形式整齐且押韵,朗读时具有明显的韵律和节奏感,能够更充分地展现汉字的语言规律。本单元的教学以识字教学为主,要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听读、跟读和认读,进而能够在独立诵读的状态下自主识记新字。

例如,在教学《对韵歌》时,可以在熟读成诵及充分把握了明显节奏感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识记汉字。这样就保障了高效的朗读和识记效果。具体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设计。

1.由教师示范朗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听完《对韵歌》的录音朗读之后,由教师带读课文;当学生能够朗读之后,组织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朗读,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韵律感以及正确的读音。

2.组织学生合作对读,完成认读生字的过程。借助生字卡,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同桌一起完成找生字的游戏。一个找一个读,充分发挥对读的功能,有效地巩固生字的读音,深化对生字的记忆。

3.熟读成诵,巩固生字。当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汉字之后,可以展开多元的复习模式。可以由学生扮演老师进行教读,也可以组织小组的识字比赛,还可以生字填空,以强化记忆,高效掌握生字。

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多元的朗读方式学习并识记生字,学生必然可以充分感受到汉字的音韵之美。这样的识字过程同时也充满了生动性和趣味性。从学生心理的角度来看,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韵律美,实际上是从学生最容易生成的情感角度进行的教学努力,因为小学生对于有韵律美的内容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他们在诵读这些内容的时候,会因为内容自身具有韵律而感受到一种美感。这就是诵读体验韵律美的内在机制。

二、图文并茂,感受汉字的意境美

汉字的内涵各有不同,表面上看都是方块字,但是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韵律之美,有的还潜藏着深厚的哲理。不管是魅力,还是内涵,都是无穷无尽的,所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部编教材中,编者紧扣这一关键,辅以很多生动的插图,使教材图文并茂,意趣横生。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世界,同时也能够以追根溯源的方式了解汉字的形和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音、形、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教学的相辅相成。

例如,在教学《春夏秋冬》(一下)时,为了引导学生感受春风吹的意趣,某位教师组织了如下教学。

师:春天到来了,顽皮的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阵阵微风,你能够感受到什么?

生:这是一种温暖的感觉。

师:就连小草也感受到了这种微风,此时,它是否发生了改变?

生1:草尖冒出了地面。

生2:小草们都穿上了绿色的衣裳。

师:还有谁感受到了这暖暖的春风呢,它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可以和同桌之间展开交流。

(学生们展开积极的讨论)

师:春风所带来的暖意和活力,作者只是用了非常简单朴实的三个字,就展现得淋漓尽致。春天和春风为大地带来了种种变化,大家可以结合之前的讨论以及想象,再次品读“春风吹”一词。

生:春风吹。

师:大家将重点放在“吹”这个字上。谁来读一读?

生:吹。

師:那么你能演示一下这个动作吗?

(学生鼓起腮大口吹气)

师:难怪这个字是口字旁,因为需要用嘴巴才能够完成吹气的动作。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首先将重点聚焦于简单的三个字,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其中蕴含的画面。这样必然能够充分领悟到汉字的独特魅力,也能够在充分放飞想象的过程中触及秀丽的风景。用画面来加深学生对美的认识,这是非常切合小学生的认知需要的。小学生擅长形象思维,而这些美的画面不仅能够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形象思维去加工画面,更能够让学生在对画面的思维中领略美感。这样的教学选择自然是有效的。

三、字理识字,触摸汉字的文化美

对汉字而言,在音、形、义之间是存在联系的,这也是其最关键的魅力所在。在部编教材中,编排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可以掌握规律而展开学习,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应当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语言的学习规律。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丰厚的文化底蕴。

1.借助字理,认识象形字。象形字的创生大都来自自然和实物,通过象形字基本上就可以判定具体描绘的对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先向学生展示实物图片以及甲骨文,通过比对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展开分析,探讨具体的演变过程。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的演变,也能够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汉字的字形,了解汉字的字义。

例如,在讲“水”这个字时,首先在黑板上画出几条长短不同的波浪线,之后将甲骨文图片贴在下面,学生只需要通过简单对比就可以发现,甲骨文中水这个字实际上正是来自水的实物。这一过程,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渗透有效的识字技巧,使学生在实际汉字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2.借助字理,认识形声字。形声字在合体字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一般分为音符和义符,所以,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基于这两个构件展开。

以《小青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首先在黑板上写下汉字“清、晴、情、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学生们能够轻松地发现这些字的右边都是“青”,只是左边的部首存在不同,而且它们的读音也非常相似,教师便可顺势引入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相比较而言,从字理角度让学生认识形声字,是一种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具有提升的效果。语文教学中只要择准时机,这一策略能够发挥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总之,汉字拥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而且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汉字的不同特征,还要结合多元的形式全面提升教学的科学性以及文化性,彰显其趣味性,同时还要能够传承文化精髓,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承。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苑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韵律美味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韵律之美——小黄村
串起来的美味
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