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后勤观下中职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构研究

2020-10-28 17:35周兵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4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中职学校

摘  要:当前,中职学校后勤管理缺乏科学体系,职教属性彰显不足,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高,后勤员工压力较大等现状尤为明显,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树立大后勤服务观念,从后勤工作的外部环境、组织构架、动力机制以及价值体系等方面多措并举,构建科学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为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关键词:大后勤;中职学校;保障体系

“大后勤观”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后勤理念最初的形式便是“大后勤”,它从财务、基建到校产管理,从宿舍、食堂、校园绿化美化到车队等无所不包。但在中等职业教育不断改革过程中,学校财务、基础建设和校产管理等职能不断分工细化,导致了今天的后勤概念较以前变窄。重新提出“大后勤”概念,不是要重新回到那种无所不包的大实体思路上去,而是要重新思考它与社会、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关系,以开阔的视野探索后勤服务、深化育人途径,同时挖掘服务手段的内涵,提高育人效果。因此,新时代“大后勤观”就是遵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建设趋势,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谋划中等职业学校后勤的发展,确保中职学校后勤能够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之需要。

一、中职学校“大后勤观”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管理缺乏科学体系。一是管理形式不固定。当下,各中职学校后勤管理模式不一,有的完全由学校自主管理,有的则主要以外包的形式。但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后勤管理是服务外包和学校自办并存。二是学校在后勤管理方面积累和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比较零散,尚未围绕后勤管理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后勤管理体系。

(二)职教属性未能彰显。中职学校后勤管理发展过程中,也曾尝试参考高校后勤管理的方式,采用服务外包或逐渐社会化,但鉴于其受行政管理的约束较大,后勤管理效果并不理想。此外中职学校后勤管理内容和项目远远多于中小学校,例如大量的实习实训设备的管理等等,现有中职学校后勤管理中职业教育的属性观照不够。

(三)管理工作压力偏大。压力偏大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中职学校后勤管理项目繁杂且要求较高,具有工作呈现的突发性,完成工作的及时性,作业过程的安全性;二是后勤人员年龄相对较大,合同制人员较多,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相对不足,在学校中地位不高,权威不够,工作难以取得其它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后勤管理压力大增。

(四)管理效率亟待提升。一是自办后勤管理层级多,链条长,职责界定模糊;二是后勤服务外包不容易监管也很难监管、责任事故不明确、违法处罚不明确、经营范围划分不明确,后勤多部门管理职责不清,后勤保障性部门和后勤经营性部门思路与方向不同难免发生摩擦,这些都会导致后勤管理效率低下。

(五)管理标准化水平较低。真正的后勤服务和管理标准化与现行后勤的规章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管理和服务标准化中的標准必须明确具体而且具有可衡量性,而规章和制度中则比较笼统、模糊及不易操作。后勤管理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强,而后勤人员队伍一直缺少专业的后勤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支撑,没有经过专业化培训的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中都是采用边学边干或者延续学校传统的管理方式,很难适应新时代下的中职后勤发展。

二、“大后勤”下中职后勤服务体系构建

1.树立大后勤观念,筑牢中职后勤服务体系的思想之基

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学校对包含现代教育技术在内的后勤保障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意义上的总务处已不能适应中职学校后勤工作的需要。许多中职学校在原有的教务、德育、总务三大处室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信息中心、实训处、安保科等,部门虽然增加了,但工作效率却未见提高,甚至各部门之间时有推诿。以大后勤服务理念引领新时代中职后勤发展,实施大后勤、大保障、大服务势在必行。构建和完善中职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思想上的解放、措施上的创新、行动上的落实,需要“破旧”和“立新”。“破旧”即打破后勤思维定势和不适应时代的传统管理方法。“立新”即奉行“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办人民满意的职校后勤”的理念,树立“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社会性与公益性统一的现代化大后勤观是构建科学的中职后勤服务体系的首要条件。

2.寻求政府支持,优化中职学校大后勤系统的外部环境

现有中职学校的行政体制决定了学校后勤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而后勤的公益性是学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本质性特征,这一本质性特征能否得以体现取决于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和政策支持。因此,构建中职学校大后勤系统良好的外部环境离不开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应建立政府、主管部门、学校的多级垂直联系机制,及时研究职校发展和后勤工作的难点,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引导和支持,为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提供助力。中职学校后勤工作面广事杂,与后勤基建密切相关的用地、建设、资金等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国土规划、财政、环保、住建等部门的支持,需要建立一种联动机制,促使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导向作用,用政策、法规和制度对学校后勤相关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

3.促进资源整合,构建中职学校大后勤系统的组织构架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后勤工作相关的部门一般包括后勤处、计财科、基建科、资产科、设备科以及若干服务经营实体。后勤部门的数量和人员比之过去都有了显著增加。后勤机构的分设,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后勤服务与管理的需要,但新的问题又随之出现。首先,缺乏后勤管理思想、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管理的协调机制以及部门职能细分过细。“尊重科学、因校制宜”是大后勤系统组织架构设置原则,各学校既要吸收他人成果,又要考虑本校实际。一般而言,学校后勤实体可设五级组织,后勤部由一名校领导主管,可设其他校领导分管其中部分工作。组织结构大体如下图:

4.遵循市场机制,构建中职学校大后勤系统的动力机制

根据动力机制相关理论,中职学校后勤工作的动力机制的构建主要要从利益驱动和社会心理推动两个方面来谋划。对于后勤企业而言,首先要进行科学管理,后勤部需要责权明确、先岗后人、以岗定薪、绩效考核,要将员工的个体利益与学校整体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从而激发和调动员工后勤工作积极性。其次在中职学校内部,往往存在着“教不好书的去干后勤”的现象,甚至将干后勤视作一种对教不好书的教师的一种“惩罚”,这些现象的存在给后勤员工增添了无形的压力。因此学校应加强员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后勤员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自己是一名后勤人同样感到骄傲。

5.秉持人文关怀,构建中职学校大后勤系统的价值体系

基于后勤视角,学校群体可以划分为学生、教师和后勤员工三个群体。每个群体的人文关怀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学生群体以健康和安全为核心,教师群体以尊重和周到为核心,员工群体以发展和提升为核心。学生群体的人文关怀建设需要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和承担育人责任,教师群体的人文关怀建设需要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基于教师需求,丰富后勤产品,提升服务品味。员工群体的人文关建设怀需要通过提供薪酬保障、培训机会、发展机会来增强员工的岗位认同和岗位自信。在人文关怀宗旨下,三者协同发展,共同构成中职学校大后勤系统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敏坚.论高校大后勤系统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 年第 17 期.

[2]  金琳,刘娜.优质高效的后勤监管体系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15(01).

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大后勤观下中职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构研究”(课题编号:XHYBLX2019005;主持人:周兵)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中职学校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及实践
中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较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基于采购绩效的供应链采购质量控制对策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