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探讨

2020-10-30 10:01向启文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高职院校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论述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所具有的培养目标优势、教育资源优势、校企合作优势,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拓宽教育经费投入渠道、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模式等终身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

【关键词】终身教育 高职院校 继续教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7-0010-02

终身教育理念是法国人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提出的,近几十年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终身教育是人们接受正规教育以外的其他形式教育的总和,这些教育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和传播,创新了教育理念,教育的目标、形式以及方法和过程等都有了变化。继续教育是所有社会成员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后接受的教育,尤其是针对成人开展的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当前的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要促进社会进步,构建知识型社会,就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必需的知识型人才。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如何开展继续教育,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单纯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知识需求,一些职业技术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完成,继续教育可以更好地完善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培养专业技能。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很多人在接受学校教育以后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社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都需要不同行业的专业人才做支撑,而国家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指出,要构建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从中可以看出,终身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而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在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习和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高职院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为社会以及产业发展服务,是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终身教育理念的传播,让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更加凸显,因此,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是服务社会的重要路径,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优势

(一)培养目标优势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不同行业的需求。从这个角度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开设的专业都是针对社會中的行业以及不同企业的职业。在人才的培养上,也是根据行业及职业要求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其更侧重于职业化以及专业化,理论知识的传授虽然未向学术方向进一步深入,但是职业技能培养更具有实践性。因此,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可以发挥自身培养目标优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让受教育者更新知识体系,提高职业技能,获得社会认可。

(二)教育资源优势

高职院校的师资以及硬件设置比其他继续教育机构有很大的优势。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不仅具备教师岗位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技能,同时还熟悉行业的发展以及职业的特点、企业的操作流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除理论知识教学外,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而且可以很好地把握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根据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强有力的教学团队为继续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优势资源。其次,高职院校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了实训室,为学生的动手操作提供了机会,学生可以很好地演练实际的工作流程。这些硬件资源正是开展继续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因此,利用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开展继续教育,既能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又能为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三)校企合作优势

高职院校目标在于培养职业化人才,而要使人才获得长远的发展,校企合作是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正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依托其校企合作优势可以更好地根据企业要求对受教育对象开展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使其满足岗位要求,符合单位的用人标准。而且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与学校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比如企业的新技术以及新理念等可以及时地共享给学校,让教师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全面且与企业要求契合度更高的教育内容。

此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走的是产学研紧密结合发展的道路。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更加注重社会的发展,更加契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在科技创新领域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三、终身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

(一)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政府要通过各种措施调动社会各界支持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引导形成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首先,加强宣传和引导,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消除人们对继续教育的偏见,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终身教育观念,明白接受继续教育是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为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其次,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出台相应的政策,提高宏观调控力度。通过合理的政策可以将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的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为继续教育提供导向,让更多的人投入继续教育学习,提高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社会认同感,同时也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最后,提高服务职能,为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如在继续教育的职业生涯设计以及课程开发等方面提供资源或政策指导,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此鼓励更多的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职业技能人才。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发挥管理优势,合理地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整理人才需求信息,为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工作提供指导,让高职院校抓住继续教育的重点,有的放矢,让教育的方向以及形式符合人才需求。

(二)拓宽教育经费投入渠道

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经费投入的不足,尤其是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更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从当前来看,我国对于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主要是用于科研方面,对于继续教育重视不足,因而对于开展继续教育的投入经费也严重不足。为了促进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可加大对高职院校经费的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源进行继续教育的投入。如政府可适当为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对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进行经费投入。高职院校自身也要整合资源,开拓经费投入渠道,如适当地引入金融机构运营模式,实现科研成果的商业价值转化,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

(三)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教育观念影响教育行为,高职院校要转变将继续教育边缘化的观念,将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纳入院校自身发展中,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平台。高职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配置教育资源,提高继续教育效果。首先,课程的设置要紧密结合岗位的需求,课程的内容要强调学科知识实用性,有机地结合知识传输和技能培养。具体的教育过程可以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结合实际案例,运用讨论法、项目教学法等丰富教学形式。其次,推行资格证书制度,在教育改革中根据不同的职业资格标准开发相关的课程,提升受教育者的专业素养,使受教育者既获得相关的学历证书,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最后,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人才需求以及岗位要求的信息追踪,根据岗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

(四)创新教育模式

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社会不同行業的成员,他们的知识结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要求都不相同,对于教育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有提升职业技能的培训类教育需求,也有通过继续教育获得相关文凭的学历教育需求,但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继续教育大多是面向自学考试辅导以及成人教育等,而且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存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要根据实际创新教育模式,增强教育实效。首先,针对受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需求,结合本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和教育资源情况开发合适的教育项目,在尊重受教育对象不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其次,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上,探索多方合作的发展模式。除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自学考试辅导等教育形式外,还可以开发更多灵活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项目和模式,如通过和企业合作进行对口的培训、技术服务等。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对于继续教育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终身教育与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密不可分。高职院校在继续教育开展过程中,既要保持自身独特的发展特性,又要不断地丰富继续教育的内涵,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亮.终身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22).

[2]沈美英.终身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模式思路构建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8(10).

[3]刘建龙.终身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7).

[4]叶华乔.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6(3).

[5]江东梅.从终身教育理念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J].广东技师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6(8).

【作者简介】向启文(1981— ),男,广西南宁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教育培训。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高职院校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