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故事(8)

2020-10-30 09:22晓枪老王
兵器知识 2020年10期
关键词:脚架机枪枪弹

晓枪老王

作为班用机枪/ 轻机枪,以RPK 为代表的“步枪Pro”,到底是未来的方向,还是暂时性的迷茫?

在一定程度上讲,RPK是一个“脸盲症受害者”。从外形上讲,RPK和RPD、AK非常像,但名气又不及后两者。因此,RPK常常被错认,要么被错认为RPD,要么被错认为AK步枪。不想当名枪的枪械不是好枪械,“路人脸”的RPK无疑是尴尬的。但在机枪这个“小圈子”中,RPK却是真正“大角色”——它可是最有代表性的“步枪Pro”。

国产的RPK

在国内遇见RPK,还是挺意外的。

记得那是一次上课,我和师弟去枪库里找几支上课用的枪械,无意中发现了几支RPK,它们和81 式班用机枪放在一起,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它们长得挺像的。然而,就当我准备离开时,我突然停下了脚步,在直觉下再次打开了枪库的柜门:是的,这感觉,绝对是我从来没接触过的陌生枪械。

我接触的RPK并非是苏联原版,而是国产的,这一点我非常确认。国产RPK的机匣快慢机铭文是中文的“连-单”,而不是俄语的“АВ-ОД”。但奇怪的是,国产RPK节套位置没有生产厂家的LOGO,也没有枪号,只有一个奇怪的“10”。这就更让我好奇,这一批RPK到底是哪里来的呢?

更有意思的是,RPK的“脚下”有两种弹鼓,一种弹鼓大一些,另一种弹鼓小一些。我下意识以为,这些弹鼓必然分别属于81式轻机枪和国产RPK,但我插了半天,没有一个弹鼓能装在RPK上。幸运的是,我找到了仿制的RPK的40发弹匣。就这样,我终于拼出了一支完整的RPK。

这张图片中有一支RPK,有一支RPD,大家认一认,看看哪个是RPK

RPK的特殊印象

上课的时候,老师会介绍很多枪械的原理和特点,再让大家接触、拆装每支枪械。在最后的发言环节,大家要轮流上台,挑一只枪械拆解一下,讲解一下基本原理,以及自己对这款枪械的认识。上课的流程是很科学的,但自从RPK进入了课堂之后,发言环节就乱套了。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挑出RPK进行讲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倒也不难理解:此前他们已经熟悉过AK47(56冲)了,RPK和56冲几乎是一样的。只要学会了AK47,就能无障碍操作RPK。因此,大多数人都会挑中RPK进行发言。

课堂上的趣事很好地反映了RPK的优点。从军队训练的角度看,RPK的很多训练都可以和步枪通用,机枪手≈步枪手,这可是巨大的优势。从工厂的角度看,两支枪同出一族,很多零件通用,生产起来也很方便,成本更低。从作战的角度看,RPK外形和步枪十分相似。作战中,机枪手必然要“挨最毒的打”。外形和步枪相似的RPK,“浑水摸鱼”的可能性就更高,变相增加了生存性和隐蔽性。

除此之外,“步枪Pro”的特殊身份还赋予了RPK很多优势,比如说像步枪一样短小、轻便、易操作。但是,明显的步枪血统,也是RPK最致命的缺点。

不完全分解后的罗马尼亚的RPK——AES10B轻机枪。RPK内部结构和AK步枪几乎完全相同,注意AES10B还采用了折叠枪托和提把

RPK的两脚架上有一个搭扣,两脚架收起时,搭扣可以把两脚架锁住,防止意外弹开。但如果能把两脚架后移,并在收起时卡入护木中,这样的设计可能会更好

最新的RPK16轻机枪。图中的RPK16使用弹匣,可拆卸的两脚架更是毫无“机枪气息”,倒像是加了两脚架的步枪

这款机枪太步枪

在解释RPK的缺点之前,我们要先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才是机枪?

传统观点认为,机枪是团队的火力核心。既然如此,机枪必须拥有让步枪仰望的火力和火力持续性。在这个层面上讲,RPK根本不合格。相比于AKM,RPK也就是枪管长一些、厚一些,多了个两脚架,除此之外,和AKM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別。至于机枪常见的快换枪管、开膛待击、弹链供弹,RPK一律没有。这样一款传统轻机枪看了会流泪,重机枪看了会沉默的“虚假机枪”,真的是机枪家族中的“叛徒”!这样的枪,也配叫机枪?

然而另一种观点针锋相对,这些人认为,现代战争中机枪早就不能只当“伏地魔”了,敌人并不愚蠢,为了防止敌人的报复,机枪打不了多少枪弹,就必须转换阵地。因此,一支“跑得快”的轻便机枪是必须的。传统的机枪又大又沉,而“步枪Pro”轻巧方便。至于开膛待击、快换枪管这些传统机枪“硬指标”,实际上大多华而不实,没什么太大用处,还让机枪变得臃肿。更何况,“步枪Pro”轻巧、简化、训练统一、隐蔽性好的独特优势,传统轻机枪则是万万不能比的。

步枪的弹匣可以插入携行具的“口袋”中,还算贴身,不会过于影响动作

图中的弹鼓背包是独立的,并不和携行具一体,只能斜挎,使用相当不便。即使背包强行和携行具做成一体,弹鼓的下坠感也很足,实际使用也不方便

RPK的原版弹鼓,红色箭头处就是压弹杆

红色箭头处是“搭扣”,翻开搭扣,就可以前后打开弹鼓,进行装弹。这种弹鼓比RPK的原版弹鼓更受欢迎,但是否是国内首创就不能确定了

未上膛(下)与上膛后处于待击状态的司登冲锋枪。二战时期绝大多数冲锋枪都采用了开膛待击,以连发/点射为主,司登就是其中的代表

客观而言,我觉得两种说法都很有道理。做机枪,RPK确实不专业;而传统轻机枪的“看家本领”如今似乎又很难派上用场。这两种观点的斗法,还会继续争论下去,“步枪Pro”是方向还是迷茫,恐怕只能让时间来回答了。

RPK的弹鼓

很多“步枪Pro”都使用弹鼓供弹,RPK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弹鼓的容弹量常常能达到75发或者更高,和机枪的身份更般配。在某种程度上讲,弹鼓和“步枪Pro”已经是形影相伴的一对了——机枪,容弹量当然要大,弹鼓自然是必需品!但是经过仔细研究,我发现弹鼓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美好。

首先,弹鼓的可靠性是不如弹匣的。弹鼓结构复杂,内部零件众多,强度却远不如弹匣,受到磕碰后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其次,圆圆的弹鼓很不好携带。弹匣至少是比较“扁”的,挂在携行具上,不会影响射手的动作。而弹鼓又大又圆,各个方向都很“胖”,无论挂在哪里,都会影响动作。特别是装满弹的弹鼓,重量在2千克以上,下坠感还很足。最后,弹鼓虽然容弹量较大,但重量并不小。RPK的75发弹鼓重达950克,一个40发弹匣重400克,一个30发弹匣重330克。在重量上,75发弹鼓=2.88个30發弹匣,重量性价比并不高。

更何况,75发的大弹鼓,装弹时并不轻松。RPK的原版75发弹鼓不能前后翻开装弹,射手只能一发一发把枪弹压入。为了降低装弹难度,RPK的弹鼓正前方设计了压弹杆,射手装弹时可以一手拨压弹杆压缩弹簧,另一手装弹,像千斤顶一样装弹。但考虑到一装就是75发,这个过程还是很漫长的。

相比之下,我国的81式轻机枪采用了“翻盖”结构,弹鼓前后可以翻开,射手装入75发枪弹后,再把弹鼓合上,扭动发条给输弹簧蓄能。这种弹鼓的装弹速度明显更快,在国外也被称为快装弹鼓,但缺点也很明显——前后翻盖的弹鼓,强度就要差一些。

最后,弹鼓还有一个尴尬的问题。一个步兵班中往往分为2到3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通常都有一挺轻机枪/班用机枪。除了机枪手之外,其他人都要帮忙给机枪带上点弹鼓/弹匣。但是弹鼓不好携行。在实际应用中,其他人更愿意多带弹匣,而不是弹鼓,更何况,步枪本来就使用弹匣。在这种情况下,机枪手往往是弹鼓、弹匣两种供弹具混用,实际使用时并不灵活。

总之,弹鼓只是看起来很美好。这也不难解释,为何我们找到的RPK照片,绝大多数都插着一个弹匣,而不是“形影相伴”的弹鼓。

闭膛待击枪械3发点射常见分布示意。第一发最准确,但二、三发却会更接近。相比之下,更像是第一发打偏了

新加坡的无敌100轻机枪采用开膛待击、弹鼓供弹,枪管可快换,是很多人心中的理想轻机枪,也是“步枪Pro”时代的逆行者——它一点步枪“血缘”都没有

HBAR枪管可换、开膛待击,但是无法很好地使用弹鼓——对于无托枪而言,弹鼓太大,且离射手身体太近,使用时不太方便

德国二战时候的FG42步枪在半自动/单发射击时为闭膛待击,连发/ 点射/全自动射击时为开膛待击,设计很有趣,遗憾的是这种设计没被传承下来

开膛待击的必要性

在前文中,我反复提及了“开膛待击”概念。所谓的开膛待击,指的是枪械处于待击状态时,自动机位于后方,枪膛是敞开的。射手扣下扳机,自动机开始复进,复进到位后就打响枪弹。传统的步枪大多是闭膛待击,和开膛待击的概念刚好相反,而真正的机枪绝大多数都是开膛待击。

开膛待击有什么好处呢?很多文章说,开膛待击的枪械,待击时枪管前后“里外通透”,通风很好,这能给枪管散热。此外,闭膛待击的枪械在待击时,枪弹位于弹膛内。弹膛很热时,枪弹就有自燃、自击发的危险,而开膛待击的枪械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以上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对于机枪而言,开膛待击还有一个重大考虑:精度。

闭膛待击的枪械连发射击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射击第一发枪弹时,自动机没有移动,只是击锤、击针在动,枪械内的振动较小。但对于第二、第三发枪弹而言,自动机在复进到位的瞬间,枪械就打响了。自动机复进到位时,对枪械有明显的冲击,而发射第一发枪弹时只有击锤、击针在动,没有自动机的冲击。这就导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在一组枪弹中,第一发枪弹,往往是最“歪”的离群弹。

更尴尬的事情在于,对于RPK这样的“步枪Pro”而言,它是要考虑单发精度的。RPK的瞄具,也是以单发射击精度为准绳进行设计的。在连发中,第一发是最“歪”的离群弹。那么枪械连发射击时,瞄具和第二、第三发等枪弹,实际上是“不般配”的。

開膛待击的枪械不存在这种问题。自动机待击时处于最后方,射击每一发枪弹时,自动机都有复进到位的冲击。对于连发射击而言,冲击并不可怕,只要冲击相对一致就可以了,对精度的影响反而小一些。但是,闭膛待击第一发没冲击,后续有冲击,这就无法解决了。

因此,对于以连发射击为主,更看重连发精度的机枪、冲锋枪而言,这些枪械大多都是开膛待击,而对于步枪、手枪这样看重单发精度的枪械而言,开膛待击,那是万万不可接受的。因此,很多国家的轻机枪,就算没有弹链供弹,也设计有开膛待击——这是最低的原则。比如新加坡的无敌100轻机枪、AUG步枪的轻机枪版本——HBAR都是如此。而从开膛、闭膛待击的角度看,RPK“轻机枪”选择闭膛待击,那是真的很牵强啊!

总结

在刚刚接触“步枪Pro”时,我对它爱得深沉,觉得步枪“兼职”机枪的想法简直太机智——加长枪管+弹鼓+两脚架,就能替换传统的轻机枪,这简直太“划算”了,这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经过实际的了解,我发现它并没有初见时的美好,至少RPK没这么美好。未来的“步枪Pro”会怎么发展,我现在也不太敢确定,只能让时间慢慢揭秘了。

在下一讲中,我们就来谈谈“步枪Pro”时代的“逆行者”,一款假轻机枪、真通用机枪——FN米尼米机枪。

猜你喜欢
脚架机枪枪弹
MAC公司将量产12.7mm聚合物枪弹
FN公司展出6.5mmn径机枪
霸气的机枪
美国陆军测试中口径枪弹
俄罗斯完成3D打印枪弹的射击试验
富图宝X—4C脚架试用
开启秒速锁止时代——I—speedy快速独脚架
德国MG5通用机枪因技术问题推迟交付
迷你助拍利器富图宝M—4S脚架
泰勒斯澳大利亚公司研制新型大威力枪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