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有效路径

2020-11-02 02:35刘冰芸
写真地理 2020年31期
关键词:有效路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刘冰芸

摘 要: 地理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初中地理教师要把生活化教学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积极编写生活化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融入家乡地理文化,提升初中生的爱国情怀,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地理学习融入生活,发现生活中隐藏的地理问题,树立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

关键词: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1.199

引言:地理是初中阶段开设的新课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地理学知识,大多感到无所适从。死记硬背的方式并不适合地理学习。地理教师需要利用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迅速适应地理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渗透,融入乡土地理文化,分析当地地理环境,精心设计生活化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传递给学生人地协调的发展理念。

1 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生活化学习情境

笔者认为,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让课本上呆板的文字“动起来”,在激发学生对地理课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教学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讲解世界地形相关知识时,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世界自然风光纪录片的片段,如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刚果盆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等,利用不同的地形知识,在各个地理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思考是什么力量造就了世界迥然不同的地形。教师可以结合地理纪录片导入基本的地理概念,如海拔、相对高度、山地、丘陵等。生动、直观的地理纪录片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消化这些地理概念。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识别地图上的地形,如在地图上辨别山脊和山谷,从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分析地势和海拔,这也是最基本的地理识图能力。微视频可以帮助地理教师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展示三维立体图形,俯瞰地势,分析海拔对地形的影响,帮助学生从地图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如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为山脊,反之则为山谷,盆地等高线图数值由中间向四周升高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

2 创编生活化教学案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活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结合教学内容编写生活化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地理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日本这个国家时,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日本动漫、旅游、文化等来导入新课。教师可利用唯美的动漫片段呈现日本的樱花,进而分析日本的气候及其樱花遍地、渔业发达的原因。教师还可以结合日本的旅游业发展介绍日本的富士山、奈良等景点,展示一些旅游照片,分析日本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日本景点,利用地理学观点进行分析,如日本奈良公园阳光充足,牧草生长旺盛,能满足梅花鹿的生长需求;城市绿植覆盖率高,人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强,因此,奈良公园的小鹿比较亲近人,在得到游客投喂食物后还会鞠躬致谢。生活化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选择学生擅长的知识进行深度研究,能逐步培养学生地理深度学习的能力。

3 调研当地地理环境,了解乡土地理文化

笔者认为,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融入乡土地理文化,结合地理教材引导学生分析家乡的地理环境。这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在讲解四大地理区域相关知识时,首先要明确四大区域指的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重点是明确四大区域的划分依据及其分界线,难点在于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再分析各个区域的经济、交通、农业、气候等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家乡位于哪一个区域,气候、交通、地形地势等方面具有哪些特点。例如,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属南方地区,境内河流众多,有珠江、榕江、练江、螺河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稀有金属资源比较丰富,海运发达,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如广州市、深圳市、汕头市等,进一步研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例如,汕头市是广东省地级市、经济特区,地处粤東潮汕地区、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南濒南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内海湾的城市,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北回线穿过汕头,汕头有北回线标志塔。学生还可以介绍自己家乡的气候、地形、特产、动植物等。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提升其对家乡的热爱,让乡土地理文化进驻地理课堂。

4 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部分。地理教师要积极组织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分析地理信息,构建地理模型,树立人与自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例如,在“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节,教材主要从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进行了宏观的分析。地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这三大方面对家乡环境进行调研。这是开展地理深度学习的好机会。学生可以自由分组,调研当地的自然环境,通过在图书馆查阅资料、采访家中老人、走访当地博物馆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发展轨迹。随后,学生可以结合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了解主要河流的长度、流经区域等,绘制家乡河流流域图;绘制当地地图,标注主要地形、海拔高度,以及当地海拔最高的一座山脉。这样,学生的自主调研和学习能力会得到提升。地理教师可以把本节课学生绘制的家乡河流图、地形图收集起来,汇编为校本地理课程,为后续教学提供优质素材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重视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这是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新的努力方向。初中地理教学围绕着地理环境、城市生活、交通发展等展开,这些都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化教学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一大趋势。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地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组织学生关注当地交通、城市布局等,把地理知识运用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有关初中地理教学的思考[N].马一鸣.发展导报.2020-06-25(017).

[2] 初中地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析[N].孙常亮.发展导报.2019-03-19(017).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