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的困境及应对措施分析

2020-11-02 02:35张梅
写真地理 2020年31期
关键词:舞蹈教育教学现状策略

张梅

摘 要: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开展优质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舞蹈教育的重要性越发突出。舞蹈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艺术性学科,系统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气质和艺能,具有塑造体能、培养个人艺术气息的重要作用。舞蹈教育是培养的目标也是培养的方式。本篇文章立足于现代化舞蹈教育,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展开分析,并提出了提升舞蹈教育效果的措施。以下观点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舞蹈教育;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1.232

素质教育包含很多内容,舞蹈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人类的艺术性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的舞蹈教育受到充分重视,但当前的舞蹈教育水平有限,在教育过程中仍然面临较多问题。原有的舞蹈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技能发展和整体提升没有得到较多的关注。舞蹈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动作模仿,更重要的是通过技能学习激发学生的舞蹈创作性思维,充分表达出自身情感,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舞蹈体验。

1 舞蹈教育的价值

舞蹈教育最重要的两点是提升学生个人气质和舞蹈动作记忆能力。舞蹈中的形体训练能够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体态,塑造完美形体。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纠正身形,让学生更有自信。除此之外,舞蹈训练需要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对提高记忆力有一定的帮助。当前开展的艺术性课程有音乐和美术两种,只有极少数的学校开设了舞蹈课程,部分学校只设置了舞蹈形体课。为此,在义务教育形势下,学校开设舞蹈课程对舞蹈教育和艺术文化课程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能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质。

2 舞蹈教育面临的困境

2.1 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

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差异性明显,因此这也成为限制舞蹈教育的重要因素。多数发达城市中舞蹈教育比较先进,内地有很大的舞蹈教育空间需要去开拓。大多数的内地城市和农村地区中,舞蹈教学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全,甚至无法提供专门的舞蹈教室。此外,舞蹈专业毕业生分配到各个学校中开展舞蹈教学,还需任教其他学科,缺乏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导致部分地区的舞蹈教育远不及发达城市的教育程度[1]。

2.2 课程与课时存在冲突

学校和家长对舞蹈教育存在偏见。例如众多内地学校中,学校和家长的观念是只要学好必修课程,就能提升学习成绩。而舞蹈属于兴趣学科,对学生的成绩提升和未来发展没有帮助。正是这种落后的教学思想阻碍了一部分有舞蹈天赋的学生进行舞蹈学习,也错过了舞蹈的最佳发展时期。大城市的舞蹈教育体系已经完善落实,但更多城市却没有设置舞蹈课程,即使设置也会出现占用课时的情况,导致学生无法正常的上舞蹈课,无法有效的掌握舞蹈知识。

2.3 教师、学生和教学的客观问题

舞蹈教师年轻化趋势在课程教学中越发明显,部分教师的的教学年限时间短,学历不高,职称结构和专业化教学程度低对舞蹈教育的影响较大。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参与舞蹈教育的女生比男性多,舞蹈课程学习的多元化特征导致学生的舞蹈课程学习兴趣高。但当前的舞蹈教育仍以基础教学为主,知識理论丰富,但缺乏统一性。舞蹈课程教学的难度是层层递进的,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示范、分解教学等方式开展舞蹈教学。

2.4 舞蹈教师教学素质能力有待提升

当前的教育阶段,舞蹈教师的技能水平不过关是开展舞蹈教学的主要问题。例如教师的舞蹈示范性不强。部分教师的动作示范十分标准,但在引导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式不合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产生影响。舞蹈教学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存在部分学生的理解学习能力差,教师要教会学生舞蹈学习技巧,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掌握知识和动作。

3 改善舞蹈教育困境的对策

3.1 加强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建设

舞蹈教育面临的困境在于教学思想和方式落后,针对这种情况开展舞蹈教学要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通过优化办学条件改善舞蹈教育现状。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环节,要重视舞蹈教育的办学效果,全面落实促使落后地区的舞蹈教育随着课程的深化改革,呈现出新的教育局面。开展舞蹈教学需要良好的资源配置和办学条件作为保障,因此众多学校应该重视这一点,满足舞蹈教育的要求,配备专职舞蹈教师,提供良好的舞蹈教学环境,才能解决当前舞蹈教育的困境[2]。

3.2 归还舞蹈课程教学的全部课时

舞蹈课程的教学安排上出现了明显的“主课”与“副课”之分,正是受到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导致舞蹈教师的教学地位被忽视,考核成绩也无法得到提升。在教育发展中,舞蹈逐渐成为了学校和家长眼中可有可无的教学课程。为此,要归还舞蹈课程教学的全部课时,无特殊原因下不可占用舞蹈教学课时,保证舞蹈教师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3 加强课堂教学的创新力度

舞蹈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穿心意识和能力。舞蹈课堂拥有独特的教学魅力,舞蹈教师如果能运用自身知识开展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对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是有一定帮助的。例如舞蹈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提升德育教学效果。例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将学生的课间操变为一种舞蹈教学,锻炼学生们的日常舞蹈功底,从而缩短学生和舞蹈课程学习之间的距离。可以说,舞蹈系统教学是一个需要多方合力才能取得实效的课程。不仅需要学校和家长的重视,政府和教育部门也要充分给予关注,加大宣传力度并增大投入,提供良好的舞蹈教学环境。此外,通过建立科学评价机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情感,加强学生的舞蹈学习认知,明确舞蹈教育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开展舞蹈教育也是为了给社会输送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

结束语:由上文可知,众多学校尚未普及舞蹈教育课程,致使开展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要提升舞蹈教学水平,需要在实践中结合相关理论知识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实现良好教学,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进行舞蹈教育。好的舞蹈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气质和艺术文化水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积极影响。为此,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舞蹈动作的掌握能力,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詹惠玲.小学舞蹈课堂中情境舞蹈教学的运用研究[J].当代音乐,2019,(3):114-115.

[2] 黄娇.浅析加强舞蹈教学管理,提高舞蹈教学质量[J].大众文艺,2019,(4):226.

猜你喜欢
舞蹈教育教学现状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舞蹈活动
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