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协同建设实践探索 *

2020-11-03 03:51杨尧均章嫦华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品牌化党组织育人

杨尧均,章嫦华

(浙江工业大学 1机械工程学院,2学校办公室,杭州 3100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组织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大力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创新能力既是深化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又是永葆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的重要途径。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育人工作来展开的,在高校庞大的学生群体中,学生党员发挥着“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学生党支部作为最具活力的基础单元,持续加强推进学生党支部工作,努力把支部建设成为服务学生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学生党员在学校、学院的中心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的有效尝试,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创建理念正以较快的速度纳入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践中,这种品牌思维具备较强的引导力、影响力和聚合力,因而能够起到较大的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内部品质和外部特征的综合反映。将党建品牌化思想引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管理机制,实质上是利用品牌运作的管理模式,结合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特点,积极探索富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高校党建工作新机制和新策略,以期实现高校内部体制的调整和外部资源的整合,促进高校党组织领导高等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一、构建协同发展与价值提升的高校党建品牌化理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迫切需要解决创新性不够、吸引力不足、凝聚力不强、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缺乏理论指导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应积极开展分析和思考,切实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文化、实践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在此背景下,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协同建设是顺应“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要求的必然产物。品牌建设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精心维护、实践检验的过程,学术界对党建品牌已有一定关注。将品牌理念引入党建工作,是将改革创新精神与党建工作理念、形式、内容、载体、机制等紧密结合、深入实践后的创造,展现出党建工作的独特价值[1]。一些研究认为党建品牌的推广可以发挥党建引领的积极作用,丰富党建育人的载体,强化党建育人的实效,以此实现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创建的重要作用: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手段,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促进高校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内在要求[5]。此外,富含价值意蕴、颇具可持续性的党建品牌,必然有着显著辨识度的品牌区隔性[6]。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既可以结合专业特色设计项目式品牌,也可以结合日常党务工作创新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党日活动,突显一支部一品牌的效果[7]。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可尝试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基于高校党建品牌化建设存在内驱动力和外约束力作用发挥欠缺等困境,从理念引领、标准立人、制度完善、信息管理等入手,努力实现党建标准化助推党建品牌化[8]。对于大学生党建品牌建设是否到位,可通过“品牌特色、制度保障、实际效果、广泛认同、系统规划”5个维度进行评价[9],将基层工作实际、党组织实际和规划落实情况结合起来,使党建品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并最终形成一种持久的价值体系[10]。

综合学界关于党建品牌的研究成果,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的重要内涵是借助品牌工作方法、品牌管理理念、品牌运营模式等内容,利用党建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工作规律,探索符合高校党员成长成才需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校院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机制。通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协同建设,形成立德树人更大的协同效应与理论实践更广的红色阵地,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高校高水平育人质量,真正为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保障。创新党建特色品牌,是党建工作水平和创新成效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力度、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创新之举。品牌化思想内嵌于高校党建工作,属于一种新的尝试,其打破了以往固定化、常规化的党建工作模式,更新了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一些陈旧观念,结合高校中心工作,做到党建工作品牌化、项目化、规范化,进一步创新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突破过去的工作瓶颈。品牌建设作为现代管理学的一种管理技术和管理思维,对于高校党建工作来说,它的核心理念如下。

(一)科学定位基层党建工作品牌的协同作用

明确党建品牌的创建标准与内涵,立足实际需要,突出特色发展,落实创建措施。党建品牌作为基层党建实践载体,应建设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实效性的党建品牌项目,健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运行新时代赋予基层党组织职责与使命的活动平台。基层党建品牌的创建不仅在于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更在于通过平台载体整合协同基层党建资源,挖掘基层组织工作的宽度和广度,提升党支部工作的组织力、执行力和吸引力,增强党员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先进性。党建品牌的选取与建立一定要科学合理且具可操作性,既要紧密结合高校的中心工作与发展实际,又要在常规工作中有所提炼与升华。

(二)精心打造具有育人特色的党建品牌价值

特色化是党建品牌建设必由之路,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每个二级学院也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培养定位。因此,可以结合校院两级党建工作实际情况,切实找准品牌定位,创建特色党建内涵。打造特色化的党建品牌项目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调研借鉴品牌化理念,如学习了解国内知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先进工作模式,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方法更贴近党员需求;二是创建贴近学生需求的党建品牌,基层党委要结合大学生的新特点,围绕组织育人、思想育人、实践育人等方面,创新党建机制,改革方法载体,注重学生思想、作风、能力等方面的引导,引导学生支部探索党建工作新方式;三是借助品牌的活动扩大品牌效应,推动资源整合,突显规模效应,基层党委对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指导,强化每名学生党员在组织建设中的参与度、认同感,形成党建品牌的整体化建设。

(三)聚焦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持久品牌效应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和执行力的重要途径,对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积极意义。如何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效并持续提升基层党建的品牌效应?关键取决于党建品牌能否深度“融入”学校的中心工作、“融合”党建的业务工作,“融进”党员群体的实际工作。当前,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正逢其时,一些党建品牌效应的弱化突显出品牌建设脱离中心工作、未能融入大局、特色不够明显、忽视党员群众现实需求等问题。因此,着力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项目化管理党建品牌,具体细化各项指标,将若干个党建品牌化子项目协同融合,同步推进理论类项目与实践类项目,增强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让党建品牌的创建工作兼具“弹性创新”和“刚性管理”。

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协同模式的路径设计

高校基层党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它既是高校党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阵地。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需要从多个层面实现协同化整合推进,在激发党组织的内在活力和外在动力方面,在提升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方面,在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方面,亟待实施多层次、协同化的党建品牌化模式(见图1)。对于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品牌工作化建设的探索,应构建强基础、创特色的整体思路,形成示范性教育品牌,进而解决现有党建工作的存在问题,形成顺应新时代、新使命的必然产物,有效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通过挖掘党建工作品牌化的重要内涵,探索地方特点、院系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夯实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发展相结合的红色阵地,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堡垒作用发挥,鼓励高校党员群体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重点难点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图1 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协同模式与特色路径

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需要及时培育特色、实现突破,促进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紧密结合。在创建活动中,还应把握高校党员结构逐渐趋于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点,通过创建特色活动、营造组织文化、更新内容形式,让创建的党建品牌融入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使党建品牌契合高校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双重需要。“项目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一系列目标活动进行有计划的组织、有规律的协调、有目的的管控,实现项目的决策、管理、效益融为一体。利用项目管理的思维和方法进行党建品牌的运作,通过引入项目化的运作方式,基层党组织可以实现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化引领、动态化管理、品牌化培育和制度化运行,是实现党建品牌化塑造的有效途径。

(一)体系化运作发挥党建工作的协同作用

聚焦高校学生基层党建,运用党建品牌协同模式提升基层党建的组织力和执行力,实现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展现党建工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按照项目化管理模式,以“将基层党支部打造成引领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核心平台”为目标,以党员培养、特色打造、项目实施为抓手,构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协同”体系。通过基层党建项目品牌化的培育和建设,探索形成运行规范、务实管用、内容新颖的若干新路径:构建“党建+N”(N包含理论学习、学科竞赛、学术科研、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教工助教、生涯规划等支部品牌建设方向)协同模式,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加强“党建+N”共联体的核心枢纽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品牌化协同”的特色育人模式。此外,通过有效拓展党建工作思路,加强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实施基层党委、基层党支部、党员群体的多维联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在价值目标、价值内涵和价值实现方面的有机融合。

(二)分块化凸显特色多样的党建品牌价值

基层党组织在品牌选取时应坚持独特性、专一性发展,精心打造党建工作亮点,突出党建品牌的个性和特色,探索实施“一部一品”党建品牌建设,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亮点突出的党建品牌;在党建工作品牌功能发挥上,通过对基层工作具体环节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创新并巩固基层党建的工作理念,加强并完善党的先进性建设,从而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落实大政方针、推进机制建设、强化理论学习、创新实践应用的战斗堡垒作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党建教育工作,注重话语的表达和情感的渲染,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提升“思政+党建”融合教育的实效性与目的性。在此基础上,挖掘基层党建工作潜力,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和创建基层党建工作品牌,以典型带动、指导推动、帮扶促动,持续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标准化助力基层党建工作通过考核验收

探索学生党员培养与专业素养培养、综合能力提升相结合的建设路径,采用量化考核的形式完成党建品牌的成效检验,做好“个体通过+支部通过+品牌通过”的三个有效通过:第一,通过党支部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全员参与各类活动,引导高校学生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通过学习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岗位锻炼等方面提升综合素质、展示先锋形象、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创先推优的形式将党员的优秀事迹辐射到周围同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二,通过整合基层支部党建资源,激活支部间沟通交流的活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举办具有专业特色的理论思辨、实践活动和品牌评比,提升党支部的集体智慧和创新能力,实现党支部的特色育人功能;第三,通过对品牌项目不同阶段的评估验收,树立品牌意识、明确目标定位、创新活动载体、实施项目运作、发挥示范效应等措施,走出基层党建品牌内容同质化的困境,聚合形成党建品牌的持久影响力。

三、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高校基层党建多维联动协同机制

突出加强政治理论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建立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合的理念,用“党建+”理念谋划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使得党建品牌创建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着力培育建设出一批“亮点突出、特色鲜明”样板党支部,大力实施党建项目课题研究,持续提升党建工作质效;充分运用现有的网络新媒体宣传党建工作,将“互联网+”的理念运用于高校基层党建品牌化建设,巩固扩大创建成果,形成有院系特色、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线上党建品牌;激发学生党支部的行动力和创造力,将党支部打造成学生工作样板支部的示范地和辐射源。固化支部建设机制和品牌效应,充分发挥党组织对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的联动作用,扎实推进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初步构建“大思政”下的党建工作格局。

(二)创新高校基层党建资源的内在活力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工作观念和管理方式,落实党建工作的全面管理,突出党建工作的时代特色,从追求规模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注重质量和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通过完善党建新载体模式,集中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党员的内在活力;通过选树优秀品牌,褒奖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品牌项目,打造具有品牌效应和可操作性的样板党支部,激励群体与个体“学先进、争先进”;通过积极推进“双带头人”(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让教师党员发挥支部书记头雁作用,促进立德育人和教学科研协同发展;通过发挥学术团队在学术创新活动中的积极作用,用系统化的科学方法推进党组织工作,更好地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运用网络新媒体资源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积极宣传先进实践成果,拓展师生党员理论学习的空间,建立高校基层党支部作用发挥网络体系。

(三)建立基层党建工作量化考核体系

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实施途径和考评办法,推进党总支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责任体系,科学设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正确认识高校党建工作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服务功能,健全党员发展、制度责任、联动评价的一体化闭环管理。紧紧牵住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从政治素养、理论学习、先锋模范、创先争优等维度综合考量,细化考核体系,强化过程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以考核评价检视工作成效和问题短板,逐条梳理,查找原因,对党支部工作进行整改督导,明确整改责任人,精确地对党建工作和内容进行分解、细化、量化,实行严格、精细的项目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支部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此外,定期召开党建品牌经验交流会、专题研讨会、总结评审会等形式,对创建的品牌进行评估验收,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增强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猜你喜欢
品牌化党组织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清华党组织公开
中药材种业品牌化战略
山西省功能农产品走向品牌化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