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膝关节镜微创手术、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0-11-05 06:15谢志杰柳秋羽
智慧健康 2020年27期
关键词:优良率胫骨微创

谢志杰,柳秋羽

(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0 引言

胫骨平台骨折近年来临床发病率较高,同时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类骨折疾病,此类患者骨折表现相对复杂,通常合并其他损伤情况,若不能有效治疗容易对预后产生影响。该骨折治疗中难度相对较高,在外科手术治疗中往往无法实现关节面解剖复位[1],因此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受到一定影响,所以还需探索安全且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案。近年来以膝关节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设备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膝关节镜的应用中可实现对关节内疾病的检查及诊疗,是目前对于膝关节损伤以及非感染性膝关节炎患者诊疗的常用手段,膝关节镜手术也是目前被认为对于膝关节病变患者的优选治疗手段。以往的膝关节手术应用中创伤较大且出血量较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同时关节处遗留较大瘢痕。而与之相比,膝关节镜手术的创伤更小,且术中出血量少,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率低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同时手术瘢痕明显缩小,因此膝关节镜手术近年来也受到广大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青睐,鉴于此,以下将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运用膝关节镜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 年8 月至2019 年9 月本院76 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手术差异性分组,即观察组:38 例,男20 例,女18 例;年龄24-69 岁,平均(41.6±0.3)岁;骨折分型(Schatzker):I 型患者13 例,Ⅱ型患者17 例,Ⅲ型患者8 例;骨折原因:车祸致伤19 例,高空作业跌落致伤10 例,意外跌伤6 例,其他原因3 例。对照组:38 例,男21 例,女17 例;年龄23-68 岁,平均(40.9±0.5)岁;骨折分型(Schatzker):I 型患者11 例,Ⅱ型患者18 例,Ⅲ型患者9 例;骨折原因:车祸致伤21 例,高空作业跌落致伤9 例,意外跌伤5 例,其他原因3 例。2 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患者纳入标准:①具备胫骨平台骨折的症状表现及体征表现;②术前接受X 线片检查或CT 影像学检查证实属于胫骨平台骨折;③属于首发膝关节骨折者;④年龄处于18-70 岁;⑤具备初中及以上的受教育水平,且能够和医务人员完成正常的沟通及交流;⑥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或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②具有精神、认知、语言、听力等功能障碍者;③具有外科手术应用禁忌症者;④存在椎管内麻醉或常规全麻等应用禁忌症者;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骨折患者;⑥既往合并膝关节骨折病史者;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过敏体质者。

表1 2组手术治疗优良率对比[n(%)]

1.2 方法

观察组运用膝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方案治疗,术中操作时均于气囊止血带的辅助下实施手术操作,在膝关节镜下对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具体受损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并判断是否存在软骨、关节韧带和半月板等损伤情况。对患者实施经皮复位松质骨,并利用螺钉予以妥善固定,观察若具有关节面压缩和塌陷等情况者,则做胫骨前外侧手术切口,通过导向器实施定位,并于膝关节镜辅助下利用克氏针对于移位骨块进行撬拔复位,遗留关节面缺损情况者则需运用自体髂骨植骨实施修复,并于关节镜辅助下明确关节面恢复效果满意后,旋入螺丝或以钢板妥善固定,完成后关节腔内常规放置引流;同期对照组则运用传统手术治疗,术中做胫骨前端外侧的纵向手术切口,于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术中具体操作方法均同观察组。

1.3 评价标准

①患者手术后均参照膝关节功能评分表(Rasmussen)对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估,分为优(≥27 分)、良(20-26 分)、可(10-19 分)、差(<10 分)。②统计2 组术后发生的伤口软组织感染、创伤性关节炎以及骨折愈合畸形等并发症情况。③对比2 组患者的常规围手术期指标,例如手术时长、手术中失血量、患者手术后的引流量以及离床活动时间和完全负重离床活动时间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7.37%,对照组为84.21%,且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为5.26%,对照组为21.05%,且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十分常见的一类骨折疾病,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同时损伤情况严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将直接对其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稳定度与形态等产生直接影响。目前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方案治疗,并且重点在于恢复患者关节面的良好平整度并实现妥善固定,从而预防术后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尽可能缩短术中切口长度,以降低术后局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2-3]。以往治疗中,都通过运用石膏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案治疗。其中石膏固定虽然方法便捷,然而固定时间长可能导致患者膝关节僵硬以及关节软骨代谢异常等情况。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需要将患者关节囊进行切开,在直视状态下对关节进行复位修整,所以手术操作中的创伤较大,也对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产生一定影响[4-5]。现阶段骨科医疗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理念也在发生着转变,在关注患者骨折的愈合效果外,还更加关注术后关节韧带以及半月板等重要组织的恢复与保护。在膝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是目前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比较常用的微创手术,在膝关节镜辅助之下能够有效观察病变部位的具体状况,并对骨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之后有利于制定更优的手术治疗方案。同时在关节镜辅助下,能够为术者操作提供十分清晰的手术视野,有利于明确关节中解剖结构和部位。除此以外,手术操作中的精确性提高有利于降低对于患者产生的创伤性,因此更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量,也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风险。从本次的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手术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特别是术后创伤性关节炎、伤口软组织感染等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在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膝关节镜微创手术的治疗价值更高[6]。

综上所述,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膝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并有效降低术后的并发症风险。

猜你喜欢
优良率胫骨微创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