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与生存

2020-11-05 06:15张金钢
智慧健康 2020年27期
关键词:术式根治术组间

张金钢

(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0 引言

我国各类恶性肿瘤疾病中,胃癌发病率位居首位[1]。在临床上,胃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缺乏特异性,但随着病情不断加重,胃痛、呕血甚至恶病质等症状会随之出现,并最终威胁患者的生命[2]。为此,本研究抽取我院就诊的60 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就不同术式对早期胃癌患者预后及生存情况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总结相关资料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6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早期胃癌患者,均应用双盲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纳入30 例研究对象。A 组男17 例,女13 例,相较于B 组男17 例,女12 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平均年龄(44.32±2.84)岁,相较于B 组平均年龄(43.85±2.96)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对本研究内容有着详细的了解。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早期胃癌。③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均真实完整。

排除标准:①排除存在手术禁忌症者。②排除存在神经疾病病史或认知障碍者。③排除依从性较差者。④排除存在肝、肾、心、脑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1)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取平卧位,麻醉效果起效后于肚脐处进行穿刺,建立气腹后进行腹腔镜的置入,阻断胃周静脉后利用超声刀对处于游离状态下的大网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的14.15 组淋巴结进行切除,避免手术过程中血液扩散。牵引胃及十二指肠,切断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中的无血管区域,并于幽门远端3 cm 处进行十二指肠切除,同时切断胰腺上缘处肝总动脉干和根部的淋巴结。结扎后将切断的胃朝左上方提起,沿肝总动脉干至腹腔动脉处进行淋巴结清除,重建十二指肠后冲洗腹腔,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完成手术[3-4]。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术中指标差异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术中指标差异比较()

(2)开腹胃癌根治术:于腹部正中作切口,后续手术流程于A 组一致。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统一的术前访视,由医护人员向患者进行手术流程的讲解,术后患者均接受统一的护理干预,其中包含饮食干预、心理干预、康复锻炼、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和出院指导等护理内容。

1.3 评定标准

时间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

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消失,肿瘤体积减少80%)、有效(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肿瘤体积减少50%)和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生活质量:分为躯体功能状况评分、心理功能状况评分、精神功能状况评分和社会功能状况评分四方面,每项满分100 分,分数同患者生活质量呈正比。

随访:出院后均跟踪调查一年,记录患者的死亡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比较组间各项观察指标差异,计数指标采用n(%)进行表示,并应用χ2进行检验,计量指标则应用()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后若P<0.05 则表示组间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时间指标

A 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肛门通气时间相较于B 组患者差异较大,组间各项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发现存在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不同术式下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差异

经统计学软件验证比较后发现,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数据差异较大(P<0.05);同A 组研究对象相比,B 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低,见表2。

表2 比较不同术式下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差异[n(%)]

2.3 比较两组采用手术方式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

组间手术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比较后发现,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B 组,A 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状况评分、心理功能状况评分、精神功能状况评分和社会功能状况评分均较高,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采用手术方式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

表3 比较两组采用手术方式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

2.4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生存情况比较

A 组患者术后一年间无死亡病例,死亡率0.00%,B 组术后一年间则有2 例患者死亡,死亡率6.67%,组间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后发现无意义,χ2=0.5172、P=0.47220。

3 讨论

胃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相较于晚期胃癌患者,早期胃癌因病情较轻,病变范围在浸润的胃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治疗成功率更高[5]。在临床上,胃癌根治术是常用于胃癌患者治疗的术式,该术式有一定的概率帮助患者摆脱肿瘤的威胁,有助于患者生命的延续[6]。为此,我院对比研究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早期胃癌患者预后及生存的影响,结果发现应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A 组患者各项术中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均要优于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的B 组(P<0.05)。这一结果证明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的良好效果,有助于患者预后情况的改善。有研究表明,腹腔镜的应用显著缩短了胃癌手术患者的切口长度,在保障手术成功率的同时降低了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大量临床研究结果也证明,腹腔镜的应用能通过缩短患者手术切口的方式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住院时间的缩短。经为期一年的术后随访发现,A 组患者的存活率也要略高于B 组,但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得出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实验样本数量过少有关。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具有切口小的优点,患者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也较短,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预后效果较佳,且应用该术式患者的死亡率也较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术式根治术组间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初探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袖状胃加,我们该如何合理选择?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