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的预见性护理探讨

2020-11-05 06:15蔡淑仪
智慧健康 2020年27期
关键词:谵妄预见性麻醉

蔡淑仪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广东 云浮 527400)

0 引言

无痛人工流产术属于妇产科的主要术式,该术式对于非法妊娠、十四周之内的异常妊娠以及避孕失败等情况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1]。预见性护理是临床中应用广泛的一种科学护理模式,能够结合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给予具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痛苦并提升护理质量,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2]。故本研究将着重探究对于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通过开展预见性护理方案对于缓解其麻药不良反应的疗效,同时评估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8 月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600 例,根据患者护理方案的差异随机分为观察组(300 例):手术时年龄21-43 岁,平均(28.6±0.3)岁;BMI 18.6-27.3 kg/m2,平均(22.4±0.3)kg/m2。对照组(300 例):手术时年龄21-41 岁,平均(29.2±0.2)岁;BMI 18.5-27.8 kg/m2,平均(21.9±0.6)kg/m2。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对照组在围术期内开展常规护理,即积极做好患者的术前健康宣教以及术前和术中的准备与配合性工作,同时术后监测患者病情并予以相应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案:①胃肠道护理: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在手术中和手术后容易出现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该情况的发生与术中操作、患者心理状况、手术难易程度、精神状态以及手术时间长短等有关,为此需要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②呼吸抑制护理:为了预防发生呼吸抑制情况,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指标的变化,主要由心率、呼吸、氧饱和度及血压等。当血氧饱和度指标下降时需要特别警惕,可立即将患者下颌进行抬高,使呼吸道和口鼻能够维持同一条水平线;③心率减缓护理:术中应用芬太尼对于患者心血管系统产生的影响相对轻微,并不会对心肌收缩力形成抑制,也并不会对血压产生影响。然而该药物的应用可能造成患者心动过缓,在手术过程中静滴芬太尼来维持麻醉时,需要对静滴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同时术中心动过缓也和手术操作密切相关。因此手术后需要加强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确保各项心电指标能够维持在正常合理范围内,还需要积极做好相关的基础性护理来避免出现心动过缓情况;④谵妄与躁动护理:患者术中出现谵妄的情况,多属于一过性的意识混乱,由于接受人流手术的患者存在焦虑心里,同时受到麻醉和循环不稳等影响,容易造成谵妄。而躁动则是人流术后由于麻醉药物残留而产生的肢体异动情况,对此需要加强对术中麻醉指标的监控,确保患者的麻醉深度良好。术中护理配合时保持动作的轻柔,减少对子宫形成的刺激。术后患者的自主反射恢复且各项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需要协助麻醉医师进行复苏,来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进而减少此期间内谵妄和躁动的发生风险。

1.3 评估指标

(1)不良反应: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谵妄/躁动、呼吸抑制、心率减缓等。

(2)心理状态:使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与抑郁(HAMD)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并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类变量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以P<0.05 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麻醉药物不良反应以谵妄/躁动、呼吸抑制、心率减缓为主,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13/300),显著低于对照组18.67%(56/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n(%)]

2.2 HAMA、HAMD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HAMA、HAMD 评分均较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HAMA、HAMD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当前我国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接受无痛人流术的患者多数为年轻女性,虽然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好,然而受到手术刺激、心理因素、麻醉药物和神经反射等原因影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特别是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率较高[3-4]。在常规护理中更加注重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术后监测,但未能全面考虑患者的身心状况以及手术特点,同时护士对于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缺乏足够的重视,未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容易对患者产生较大的身心损伤[5-6]。而通过开展预见性护理,则能够结合患者的情况综合分析与判断,并提前预知可能出现的相关护理风险,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根据此次相关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麻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相关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通过积极开展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升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并缓解其不良反应与负性心理,患者满意度更高,应用效果确切,这一点与帅健萍等人研究一致[7]。

综上所述,对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实施预见护理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能减少麻药的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谵妄预见性麻醉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谵妄筛查工具的临床使用
国内外亚谵妄研究的范围综述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