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媒体应对

2020-11-06 04:22杨建平
新闻传播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杨建平

[摘要]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传播为案例,分析危机传播的变异特征、对媒体造成的冲击,在层层梳理中,分类描述我国主流媒体的应对样本。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传播;媒体应对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暴发,媒体如何应对正成为一个日益引人关注的课题。本文所论述的,正是国内主流媒体在化危机为转机的实战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危机弹性和应变能力。

一、疫情之下的危机传播变异特征

进入2020年,一场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民众导入非常态的危机传播环境下。

所谓危机传播,是指针对危机现象采取大众传播及其他手段,对其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目的是按照社会传播和新闻传播规律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有效干预,促使危机向好的方向转化。

危机传播呈现四大特征,即突发性、聚合性、迅捷性和牵连性,关涉到新冠肺炎疫情,在内容和强度上又结合了自然灾难、紧急救援、高传染性威胁、不确定的医学科研发现等多重特性,衍生出后真相、后权威和后情感的危机传播三重转向。

(一)后真相转向

危机传播中的后真相转向,表现为某些涉疫误导性信息披着真相的外衣大面积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信息疫情”。

后真相本是2016年度热词,其衍生最初和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紧密相关,如今它的定义从最初的“相比呈现客观事实,映射公众情绪和信仰更能影响舆论,延展为对于超出自身认知能力的防疫信息,人们更愿相信那些介于真相与谎言之间的模糊性表述。

2月8日,有专家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包括天空中的云、雾、尘埃,以及石料和粮食加工时产生的固体粉尘。大多民众存在医疗知识鸿沟,很难理解这样深奥的学术用语,于是一些自媒体冠以“新冠病毒也可依靠空气传播”这类通俗易懂且耸人听闻的标题,迅速得到大面积关注和扩散。很多人不敢开门窗通风,客观上增加了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二)后权威转向

危机传播中的后权威转向,表现为传播语境的多元化消解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疫情之下,网络舆情发展迅猛,点击量、渗透力和影响力始终保持高位增长势头,很多焦点话题,诸如病毒源头、疫苗研制,都关涉到专业性极强的学术问题。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多元意见领袖获得了独立的信息发布和传播渠道,但无专业把关人,易形成嘈杂的信息流。

民众需要得到智力支持,听取更多的权威观点和声音,但简单的信息投喂难以守脑如玉,很多人开始通过搜索引擎主动求证。数据显示,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的百度8均搜索浏览量冲到10亿+。

(三)后情感转向

危机传播中的后情感转向表现为,社交媒体的大行其道以及由此带来的公共空间情感宣泄式表达。

2003年,也就是17年前,我国遭遇非典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相比,两者的新闻传播环境天差地别。2003年的时候还没有社交媒体,大部分人都是通过主流纸媒辅以手机短信获取疫情信息,互联网普及率仅有6%。而截至2020年3月,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64.5%,微信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月活跃用户达12亿。

社交媒体时代,微博、微信构建了全新的情感表达环境,将私人情感变迁为公共情感。由于平台运营和后台算法强大的聚合效应,使社交媒体提供了集体认同感的空间。信息时代两个重要的思维模型一 回声室和信息茧房,作用相叠加,往往会预设批评,对负面声音高度趋同。

二、疫情之下媒体面对的挑战

美国学者费恩.班克斯认为,在危机传播系统中,政府是主体,公众是利益相关者,媒体上下沟通,是真正的主角。但在疫情之下,危机传播模式对媒体形成了三大冲击。

(一)信息立体网络

媒体要有效打击信息疫情,不能僅仅报道事实,还要保证信息公开,不断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考虑到危机传播中涉及的信息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其时效性之强远非常规新闻所能比拟,疫情信息的发布尤其要及时。

本次疫情呈现出罕见的传播特性,很多热议话题的舆论周期明显缩短。1月31日,“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在各大媒体上炸开了锅,迅速引发全民抢购热潮。2月4日,国家卫健委专家公开辟谣,强调抑制不等于预防,而且双黄连的临床疗效尚不明确。从话题开始到结论反转,总共还不到四天。

(二)健康传播障碍

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媒体发挥健康传播功能的一次全面检验。

健康传播是指,以媒体为渠道传递与健康相关的资讯。有西方健康传播学者认为,一个完整的健康传播过程涵盖了疫情报道的四个阶段,即初始时期、科学时期、人性时期和政治时期,媒体是最有效的传播渠道,担负着不可替代的社会责任。

新冠肺炎疫情本身的特殊性,加大了媒体健康传播的难度。N95、核酸检测、双盲测试,这些艰涩难懂的医学术语设置了天然传播障碍,受众群体对健康知识的选择和吸收能力,受限于不同的年龄、生活背景和知识阅历。

(三)社交媒体抢位

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双微一端”(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抢滩登陆。此次疫情信息传播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暴发期、蔓延期和消散期。在危机潜伏期,微信群和朋友圈最先捕捉到原始信息源,对媒体形成信息倒灌之势,并起到危机传播中的前期预警功能,媒体原有的传播权力被重新分配。而在危机暴发期和蔓延期,社交媒体在风险放大、形成信息瀑布、引爆舆论等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

与其他国家不同,新冠肺炎目前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3月1日以后即进入疫情消退期,在此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那么,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三、疫情之下媒体应对样本解读

媒体应对有其严格的话语内涵,是指媒体针对公众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恐慌、冲动、无助、沮丧等负性情绪反应,利用自身的媒介资源,就危机事件的各种构成要素向社会和公众进行通报和分析,进而形成影响力,帮助处于危机漩涡中的公众树立良好心态,减缓并摆脱各种不良情绪,为有效处理危机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融媒体时代,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在保障信息透明度、重构科普功能和纳入社交媒体生产内容等方面做出了教科书级别的应对。

(一)及时、透明,封堵谣言传播

及时、准确是媒体报道的第一生命线,获得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和信源丰富的市场化媒体和自媒体实现对接。疫情期间,很多媒体App都上线了实时可视化疫情地图。人民日报》和最先推出疫情地图的自媒体平台丁香园合作,在1月22日推出“人民日报一丁香园”联合版疫情动态地图,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累计点击量超12亿次。2月14日,《新京报》联手百度推出“疫情小区”地图,植入“确诊小区”的具体地理位置、附近人流聚集地等实用性信息,查询范围覆盖全国200多座城市。在动态的疫情现场,主流媒体开启了慢直播等直击类视频拳头产品,成为提升信息透明度的利器。1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央视频”App客户端开启了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施工的两场慢直播,24小时不间断呈现实时画面,不到三天,累计访问量达到2亿+。慢直播的走红得益于它原生态的全景呈现,极大满足了受众的在场感、控制感和监督感。

(二)设置意见领袖,实现权威传播

主流媒体手握众多的专家资源,能给予公众权威清晰的解读。从1月27日起,央视《新闻1+1》推出“今日疫情分析”主打节目,邀请李兰娟、邱海波、刘又宁、宋青、吴浩等权威专家和决策者,针对疫情做出分析、研判,提出相关对策。2月12日,新华社推出“求证”互动平台,设置了问答服务功能,起到科普答疑的作用。

主流媒体注重创新传播形式,订制了具冲击力的健康信息,像“钟南山示范如何摘口罩”、“李兰娟提倡没毛病不要乱吃药”等短视频,播放量已破百万。

(三)兼容社交媒体,扩散传播效应

疫情之下,以短平快为传播特征的新媒体平台和主流媒体良性兼容,形成主流媒體内容+社交媒体渠道的巨大传播阵容。从1月20日至1月31日,“三大央媒”一一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和《湖北日报》、东方卫视、闪点新闻、封面新闻、四川观察、青岛电视台等地方媒体,在快手共进行了近200场疫情直播,累计观看人数破10亿。同时,主流媒体纳入来自——线社交媒体用户的原创内容,形成用户生产内容+专业媒体把关的优质传播模式。《人民日报》陆续发布了“疫”线Vlog专题视频,以主人公的视觉讲述抗疫故事,多篇报道获得10万+的点击量,《战疫Vlog:与口罩和消毒液度过的一天一夜》等日记体封面新闻,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呈现,全网点击量总计超5亿。

参考文献:

[1]郭小平,秦志希.风险传播的悖论-论“风险社会”领域下的新闻报道[J].江淮论坛,2006(2).

[2]岳璐.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介角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45-46.

[3]龚新琼.环境守望——危机传播汇总大众传媒的核心功能[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3):39-40.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
日本科技社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措施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国外经验、启示及借鉴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公证服务的思考
超越决策系统失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价值坚守和科学精神
建立和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常规治理与非常规治理相结合的机制
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