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

2020-11-06 11:59钟荣林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内容是研究与机械制造相关的理论与技能,并且也在不断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都比较传统,没有及时更新,但是实际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上升的。为了可以更大限度地促进机械制造专业技术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必然要取代传统的技术。为了能够让高职院校的机械制造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改进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改革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械基础;教学改革

引言

机械制造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中的重点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和模式,机械制造专业主要服务于社会中的机械生产,为现代制造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当前正是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上人才需求不断扩大的现状,高职院校要立足于时代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1     机械制造专业开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客观来讲,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速度迅猛,技术手段日益完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就决定了机械制造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动态化地同市场有机结合,不断加大自身教学建设。特别是当前市场竞争和变化越来越快的情况下,机械制造专业需要立足市场,强化学生对大数据知识、自动化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能够让学生具有更加完备的技术能力去参与今后的工作,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机械制造专业需要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探寻新的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引导,综合性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从而让学生高素质人才。

2     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现状

2.1  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高职院校中有很多资历比较深的老教师,在面对新形势变化时,不能及时做出改变,或者是老教师的学习速度较慢。社会发展变化快,新的技术在不断更新出现,所以有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的技能。有的教师则是存在责任心不强的状态,认为既然已经在学校任教了,那么就有了稳定的工作,就不会继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缺乏了责任心与工作危机意识。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并且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如果缺乏专业的新技能就会导致学生的水平下降。

2.2  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从客观表现来看,当前机械制造专业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有着自己特点的教学理念,能够很好的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是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出现了滞后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的设置并不是非常合理。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仍然占据重要位置,没有给予实践教学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一些不断更新完善的知识内容更新不及时。例如,CAD、自动化技术、计算机辅助绘图等在实践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教学中对其的关注不够,使得教学内容同实践需要存在一定脱节。很多学生在毕业后还需要重新学习这些必要的知识,弱化了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3  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

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学习基础是比较差的,大部分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所以在学习管理的时候也会比较困难。又加上,现如今很多大学生都比较沉迷于手机互联网等,上课的时候也会手机不离手,游戏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很多學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上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3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探索策略

3.1  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机械制造专业对于实践操作要求比较高,学习了理论知识,如果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那么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实践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企业的练习与实习机会。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与相关企业签订相关的协议合同,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例如,学校可以为机械制造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为企业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同时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为高职学校提供实习训练的岗位,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实践操作,也能够真实地感受与体验职场,有利于以后的正式工作。校企合作是很多院校采取的一种合作模式,通常情况下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3.2  动态化更新教学内容

机械制造专业要动态化更新教学内容,基于市场的动向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为此,学校应该同企业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使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对于市场所需的技术人才技能要求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然后在当前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教学内容的完善,不断补充所需知识。在这种理念下,积极打破教室的限制,通过多媒体、互联网来拓展教学内容,也可以同企业形成良性合作关系,引领学生了解实践技能需求,从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习技能。

3.3  改进课堂与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基础都比较差,所以学习需要强有力的监督,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在课堂上也不离手,所以如果教师的授课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很差。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新的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上台展示预习心得与体会。对于平时的表现,教师都可以进行记录作为平时成绩,最终计入期末成绩。又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较多地使用多媒体与计算机进行教学,把一些枯燥的内容用多媒体动画视频的形式为学生讲解。

3.4  优化教学手段

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要构建更加开放的教学新模式,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培养。在此过程中,要丰富教学手段,可以设置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设计任务,然后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任务实践,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可以强化学科竞赛教学,让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更多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同时,积极同企业展开合作,定期进行参观学习,设计相应的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学校基于企业生产需要开展针对性教学,提升学生知识的对口性,也可以邀请专家以及企业经验丰富的员工对其进行指导或开讲座,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指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手段全方位提升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成为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模式应紧随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标准来进行及时的改革,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动手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以后的就业提供必备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具备教师的专业素质,以耐心、爱心来督促学生学习和进步,教学改革不是朝夕即能完成的事情,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要求来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合理、有效是实施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李美萱.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J].考试周刊,2018,(57):4-5.

[2]   杜鹏,杨艺,席兴华.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J].湖北农机化,2020(01):92.

[3]   关锋.高职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微课设计与开发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8):107+111.

作者简介:

姓名:钟荣林,性别:男,籍贯;广东,出生年月:1982.10,学历:本科,职称:高讲,研究方向:机械教育类。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