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地管理中土地评估的实践研究

2020-11-09 22:12王宇晨
名城绘 2020年8期
关键词:土地管理实践研究

王宇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发展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推进中,在此过程中,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不断被征用,但由于现行的土地征用与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问题,不仅无法对农民的权益作出保证,而且也不利于社会和谐安定。基于此,本文针对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征用与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土地征用的特征;其次指出当前土地征用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失地农民无保障等;最后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征用与管理提供助力,提升土地征用与管理过程中的效率。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评估;实践研究

1土地征用的特征

1.1具有公共目的性

公共目的性指的是土地征用与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家标准执行相关措施,土地征用制度的核心在于土地所有人必须服从国家的征地活动,但由于土地征用权的法律规则与土地所有权在法律层面上存在一定的冲突性,因此土地征用权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也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而针对土地征用权进行分析时需要根据社会效益,也就是土地征用结果是否可以为大众带来实质性利益,这样便可以防止土地征用权被滥用,随着《土地管理法》的不断调整,将公共利益逐渐调整为公共卫生、道路交通、文化教育以及环境保护等,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土地征用权的合法性。

1.2具有强制性与补偿性

土地征用虽然可以采取强制的方式,但是必须针对受到损害的群体进行补偿,这样才能保证土地征用活动的公共利益性质,尤其是存在利益差别较大与资源稀缺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这样就会对原本的利益格局造成破坏,因此必须对受损害的特定成员作出公平补偿,进而体现出土地征用的正义与公平原则,这样可以对政府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同时更好地保护广大群体的利益。

2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方向

一是土地调查。通过利用遥感技术,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处理土地资源,而且以所获取的数据以及图像资料为对象,利用专业软件深入分析,由此得到土地资源信息,并确保其准确性以及全面性,从而在制定土地管理决策时作为重要参考。二是土地规划。通过利用GPS、RS等技术,围绕土地资源,科学建立数据库以及数据模型,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发挥其处理功能,由此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减少工作成本,避免发生工作误差。三是为土地评价。通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从各个方面获取土地资源信息,与此同时能够确保此种信息具有鲜明的动态性以及实时性特征,如此方可对实现土地评价系统的优化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前瞻性以及预判性。除此之外,通过科学、合理运用软件平台,能够有效处理评价结果,可以利用图形方式将其呈现出来,也可以利用数字形式将其呈现出来,使其更加直观、形象,可以为决策人员进行评判提供便利。四是为土地定界。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勘测定界至关重要,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职能任务。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使此项工作更加精准,减轻工作人员负担,同时可以避免自然环境影响,并且可以在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条件下调整数据。五是土地监测。

3新时期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策略

3.1完善土地管理相關法律法规

要提高土地利用水平,首先就要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要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和本身的权威性、震慑性。在实际工作中,要制订更为严格的奖惩措施,建立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监管,对违法乱纪行为,要从制度上进行遏制,在责任的划分上要进一步细化,对责任人的相关刑事和民事责任进行全面研判。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要在工作方法和管理体系上加强改革。新时期,面临社会转型期的新问题,土地管理工作的难度在不断加大,法律法规的制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此时,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和专业的法律工作人员加强沟通,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了解土地管理工作遇到的具体问题,建立一整套切合实际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让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有符合实际、颇具成效的操作方法,使土地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不断走向规范化,推动土地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约束力度,防止执法人员知法违法的现象出现。

3.2创新土地管理制度

在土地财政制度方面,有学者研究了过度依赖财产性土地财政所引发的问题,指出依靠财产性土地财政满足地方财政支出会造成地方财政不稳定,故不能依靠其解决地方财务问题,地方政府应该在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基础上依靠财产税体系来合理分配土地收益,走长期可持续的税收财政道路。还有学者借助土地产权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在分析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现行土地征收制度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征收中土地权利和农民福利的变化,结果表明,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与土地权利转移以及价格缺乏对应关系,难以减少对被征地农民的福利影响。有学者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住房问题,通过结构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3个角度共37个指标,建立了住房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和其他统计资料进行数据挖掘,评估中国农村居民的住房状况。在土地利用计划方面,有学者分析了土地利用计划的合理性、缺陷与实效,认为土地利用计划的初衷是减少地方政府土地非农化行为引发的效率损失;土地利用计划管理面临信息不完全、预算软约束、棘轮效应和管制俘获等内生难题,未能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扩张速度,经济增长的土地代价水平下降滞后。相关学者以深圳市土地储备为例,认为深圳市土地整备在“补偿协商”和“实施方案审批”两个环节存在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相应制度安排的改进,能够提高土地二次开发中的政府治理效率,使其走出实践困境。

3.3健全土地资源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的土地改革工作正在不断深入,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凸显,传统的土地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和新情况。这就要求土地管理部门进一步优化土地管理模式,树立全新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思想。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让土地管理方式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时代的要求,利用好互联网资源,推广和宣传土地管理知识和政策,将土地管理工作深入寻常百姓家,让群众全面了解土地管理工作的各项方针,在政府和群众中形成沟通机制,构建监督体制,推动土地管理工作公开化、透明化,调动百姓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土地改革工作的推进和土地管理水平的提高与方法创新。

4结语

总之,通过实践研究,土地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在进行科学的管理过程,要重视完善信息化管理模式,科学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此才能进一步促使土地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葛秀历,李丽.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6):97-98.

[2]宋洋.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方案及建议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4):16.

(作者单位:邯郸市国土资源评估中心)

猜你喜欢
土地管理实践研究
改革土地管理方式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
关于农村宅基地土地管理工作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城市开发区土地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