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职生心理问题特点与对策研究

2020-11-11 06:06邓兆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高职生新生辅导

■邓兆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当前在校高职生的数量已占高校学生总数量的一半,高职教育的发展已从招生数量的扩展转向了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发展对高职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高职生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社会适应、人际冲突、恋爱问题等事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高职生进入了新的环境之后,不少同学出现了适应障碍、情绪问题、人际交往不适、自我价值感低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抗压能力低,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严重的甚至产生自杀念头与行为。我校心理中心对2019级新生进行了心理普测,并根据统计结果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个案咨询。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全体新生。学生总数为4429人,其中男生3289人,女生1140人。

(二)研究工具

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测采用心海软件大学生入学普查问卷,包括5个部分,共88个题目。普测结果从正常到极高划分为五个等级。

(三)方法

(1)问卷调查法:由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统一安排,各分院以班级为单位,分时段组织学生进入电脑教室,登录“心海”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完成心理测试。

(2)个案访谈法: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访谈,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类型与特点。

(3)资料研究法:对心理咨询室接待学生情况汇总进行整理和分析,内容包括来访者数量、危机个案数、求助类型和心理问题类别等。

三、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法。

(一)全院新生各量表得分及差异性分析(表1)

表1

(二)全院新生各分测验与总分测试结果分析(表2)

表2

统计结果显示,2019级新生总体心理状况良好,总分极高的人数为64人,占比为1.4%。比2018级学生高0.4%,总分较高的人数为417人,占比为9.4%,比2018级学生高5%。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全院新生在人格特质和抑郁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分测验结果表明,在成长经历方面,97%以上学生正常,2.7%的学生异常。成长经历异常的学生可能在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和童年成长经历等方面有异常的情况出现,需要重点关注;在生活事件方面,16%的学生处于较高水平,表示最近他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苦恼程度处于较高的水平。情绪方面,重度抑郁的6%,他们可能表现出情绪低落,内心感到苦闷、痛苦而无法解脱,自我认同感低,对将来的生活感到绝望,有些人可能会有自杀的念头。身体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适症状,睡眠、饮食等方面变差,完成任务比以前要困难很多。对于那些症状严重并且有自杀倾向的这部分学生也需要重点关注。

(三)高职生心理问题的类型

1、学习压力

学生入学后,面对的是全新的高等教育体系,课程面广量大,在高数、物理等理工科基础学科上短期内很难适应。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学科内容产生很大的困惑,造成了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乏,厌学等现象。另有部分学生因为经过了高考的高强度学习,入学后产生了学习松懈心理,把时间花在手机游戏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2、人际关系问题

高职新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个性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经济状况的差别会给校园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何与班级宿舍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造成高职新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同学和谐相处、没有知心朋友、过分以自我为中心或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孤单、烦恼、冷漠和缺少支持与友爱等痛苦感觉。

3、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高职生处于成年早期,心理冲突的类型主要为亲密对孤独的冲突。这个时期的青年人渴望与异性发生爱的关系,以获得亲密感,减少孤独感。处于这个时期的高职生,性生理发育成熟,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有单相思、恋爱挫折、恋爱与学业关系以及由婚前性行为、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担忧和焦虑等情绪。

4、情绪问题

在对高职新生的心理访谈中了解到很多学生来自于贫困家庭,经济状况差,个性内向自卑,学习状况也很不理想,有的曾经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也没有坚持心理治疗,常常情绪低落,不愿意与人交往,自我价值感低,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自杀念头。这些学生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四)对策与建议

1、做好入学新生的心理调查与心理辅导工作

从对高职新生的心理普查结果和约谈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问题非常的突出,更多的是由于一些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所导致的,因此,若要解决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加强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心、学校应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保证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和学习,为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1)学校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为了确保调查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应当成立独立的大学生心理辅导部门,由具有心理辅导专业技能的教师针对高职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调查,具体调查方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方式来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列出相关的分析列表,列表中要包含对高职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总结内容要包含心理问题成因与具体的解决对策。

(2)畅通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沟通渠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从青少年期开始就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等各类心理疾病。对于这些有心理与精神疾病的学生,需要积极与学生父母联系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个人成长史,寻找学生成长经历及个性因素与心理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需要去医院治疗的学生,要及时转诊精神科医院,进行有效的心理治疗。

(3)开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当在一年级高职新生中开设,在课程中宣讲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课堂上通过对高职生的调查与他们的反馈,发现他们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开展生命教育主题心理班会课活动,让学生重温生命中的美好时光,启迪他们感悟生命的真谛,珍爱生命,感恩父母,憧憬人生。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释放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

2、构建信息化心理辅导体系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是当前发展较快的高新技术,该技术与教育领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与应用空间,因此学校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来进行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具体构建方法如下:

(1)推出网课教学。网课也即是互联网在线课程教学,是我国教育领域呈现信息化的主要标志,校方应当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系统稳定的心理辅导网课教学,也可以和互联网网站进行合作来展开网课教学,比如智慧树等网课教育平台。

(2)在线心理辅导活动。校方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开发出在线心理辅导活动,比如慕课、微课等软件,在线心理辅导活动可以通过APP进行辅导工作,心理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线上交流的方式与学生之间达成有效的沟通。

(3)可以采用微信、QQ号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专用微信号或者QQ号要向学生广为宣传,安排心理咨询师在线接待咨询学生,这样可以更加快捷方便的建立咨访之间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的信息化心理辅导系统需要及时接受反馈并按照反馈内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更新手段和转型手段,促进信息化心理辅导体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四、结语

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没有及时得到重视,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手段和宣传渠道提高高职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心理辅导体系。

猜你喜欢
高职生新生辅导
重获新生 庇佑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职教强国背景下高职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枯蓬新生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