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企业集团可持续成长效率评价

2020-11-11 06:46黄镇洲
交通财会 2020年11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港口规模

黄镇洲

(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 大连 116006)

引言

港口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指出港口要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并强调港口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的期望。2019 年11月13 日,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要“降本增效”,提升“规模化水平”。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推进,国际联系日益紧密,港口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港口企业集团存在的资源浪费和高成本的弊端日益显现,高成本低效率的现象严重威胁着港口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成长。港口企业集团可持续成长效率代表着企业的生命活力,是企业集团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了企业集团各子系统(要素)之间、企业集团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协同作用的程度。在新经济下,国内港口与世界先进港口间的差距较为明显,而且国际、国内竞争日益激烈,没有可持续成长能力的港口企业即使现在有较好的发展,但终究是昙花一现,因此对国内港口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成长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至关重要。

目前,对港口企业集团可持续成长效率的研究较少,已有的文献大多围绕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展开,评价公司可持续成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仅使用单项财务指标判断公司是否能可持续发展(韩静,2014)[2];二是使用综合评价指标对公司的可持续成长进行分析(尹子民和孙晖,2019)[6];三是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从而对企业可持续成长进行评价(汪金莲和耿玉德,2019)[5]。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文结合有关港口企业集团成长性评价的文献,选取适当的投入产出指标,以DEA 方法为基础,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方面对2016~2018年12 家上市港口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成长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各港口集团实现可持续增长所需关注的重点。

一、模型和方法

(一) DEA 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效率的方法,是基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决策单元(DMU)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的非参数研究方法,其基本思想起源于Farrell 对生产率的研究,主要是对多输入、多输出的决策单元进行评价,不仅可以用来评估投入产出效率,还可以对效率低下的情况提供反馈信息,便于集团采取进一步完善措施,并且无须考虑量纲问题。港口企业集团是以一个或多个港口为主体,整合其他企业资源形成的复杂巨型系统,因此对港口企业集团可持续成长效率的研究适合采用DEA 方法。本文认为,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点在于从企业财务绩效的角度研究港口企业集团如何发现经营过程中的问题以实现可持续成长。

(二) 模型介绍

目前,DEA 模型较多,主要包括CCR模型、BCC 模型、ST 模型等,其中最基础的是CCR 模型和BCC 模型,也是文献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模型。本文也将采用这两种模型对港口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成长效率进行评价。

首先,假设有n 个决策单元(DMU),每个决策单元都有m 种输入和s 种输出,分别用输入Xj和输出Yj表示企业集团可持续成长系统中第j个决策单元的输入向量和输出向量。

1. CCR 模型

CCR 模型是首个DEA 模型,该模型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适用,具体模型如下:

二、实证研究

(一)指标选取

DEA 模型是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对效率进行评价,投入产出要素的选取十分关键。国内现有学者采用DEA 方法对港口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成长效率进行评价。因此本文借鉴已有的文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投入产出指标。在投入指标的选取上,投入变量为人力成本、固定资产和员工人数。其中人力成本反映港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智力资本,是所耗费人力资源的价值体现。固定资产反映基础设施的资本投入,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员工人数反映的是劳动力投入,是港口企业运营的基础(刘丹,2017;冯烽,2017)[4][1]。产出指标包括港口实现的吞吐量和净利润两方面(冯烽,2017)[1],具体的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如下。

表1 投入产出指标定义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6 ~2018 年12 家港口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样本数据来自上市公司的年报和《中国港口统计年鉴》,经过分析整理得到,计算港口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成长效率,包括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三)DEA 评价与结果分析

运用DEPA2.1 软件上述两种模型对数据进行计算,得到2016 ~2018 年12 家港口企业集团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及其排名,具体分析如下。

1.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综合效率又称为技术效率,表示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港口企业集团的最大产出值。综合效率值小于1,表示综合效率无效,即该港口企业集团还没有达到现有条件水平下的最大产出,投入和产出还未达到最优配置。其综合效率值越大,可持续成长效率越高。当该值达到1 时,港口集团已达到现有条件下的最大产出。见表2。

表2 2016 ~2018 年12 家港口企业集团 可持续成长综合技术效率

表2 反 映 了2016 ~2018 年12 家 港口企业集团可持续成长综合技术效率,从2016 ~2018 年三年间,港口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率为0.926,其中有3 家港口集团的DEA 总体有效,分别是上港集团、厦门港务集团和唐山港集团,既包括技术有效又包括规模有效,表明这3个港口企业集团的资源达到了最优配置。综合技术效率的平均值稳步上升,说明行业整体的投入产出效率有所提升,但是总体上看连续三年DEA 有效的港口企业集团不多,不少企业都在技术或者规模上存在问题,导致资产配置不是处于最佳状态,阻碍了集团可持续成长效率的提升。其中,大连港集团的综合技术效率最低,表明在同行业中存在严重的投入冗余或者产出不足的情况。

2.纯技术效率分析

纯技术效率反映的是在不考虑规模效应的情况下,管理和技术等投入因素分析在不考虑规模效率的前提下,分析投入资源提供相应产出的能力,可以通过改进技术手段或管理方式,用来提高可持续成长效率(霍宏敏,2020)[3]。见表3。

表3 2016 ~2018 年12 家港口企业集团 可持续成长纯技术效率

表3 反映了2016 ~2018 年12 家港口企业集团可持续成长纯技术效率,可以发现,三年间达到纯技术有效的港口集团年均6 个,纯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945,纯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也在稳步上升,这表明港口集团的资源投入利用率在过去三年间有较大提高,在技术效率上具有可持续性,管理手段也更多样化,但是除了DEA 有效的港口集团之外的其他港口集团离最大产出还相差甚远,反映出港口行业内企业间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差异较大,集团成本费用较高,投入资源还未充分转化为有效产出,阻碍了港口集团可持续成长效率的提升,尤其是连云港港口集团、宁波港集团、日照港集团和大连港集团,纯技术效率相对较低,要想获得最大产出,还需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要创新管理方式以适应变化的内部环境,从投入端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

3.规模效率分析

规模效率是分析决策主要体现在现有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下,现有规模与最有生产规模下的投入产出差距,投入是否充分转化为产出,获利是否已经达到了最大。见表4。

表4 列示了2016 ~2018 年12 家港口企业集团可持续成长规模效率,这三年中港口企业集团可持续成长规模有效的有6 个,分别是上港集团、厦门港务集团、唐山港集团、北部湾港集团和青岛港集团,且其规模报酬保持不变,表明这5 个港口企业集团已经达到了最佳规模收益点,投入已充分转化。其余6 家港口企业集团均属于规模无效。其中日照港集团和大连港集团均经历了由规模递减阶段向规模递增阶段的转变,企业盲目缩小规模,减少投资后又不能满足实际运营需要,又增大投入重新扩张规模,至今仍未调整至最佳规模。2017年连云港港口集团也通过扩大规模和成本控制取得了规模收益,使得企业在2018 年达到了DEA 有效。从纵向上看,2017 年规模效率最低,经调整后,2018 年规模效率达到0.994;从整体上看,港口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成长规模效率较高,达到了0.994,并且大部分港口集团处于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说明港口行业的服务需求逐渐增多,需要更大的投入规模才能达到最优的成长效率,以实现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表4 2016 ~2018 年12 家港口企业集团 可持续成长规模效率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建立DEA 模型,对港口企业集团投入产出的技术、规模和综合有效性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发现:第一,虽然部分港口集团的吞吐量排名位于前列,但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未达到最佳,企业仍可以从投入端和资源转化的角度寻求改进;第二,港口行业的技术水平悬殊较大,这是导致综合有效性缺失的主要原因;第三,港口企业集团的规模效率整体较高,证实了港口以集团形式存在确实会带来规模效应,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但是各集团间的差异也较大。针对以上问题,为提高港口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成长效率,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资源的利用率。港口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同一区域同质化建设,港口企业可能盲目扩大投资规模造成资源浪费,同时投资过度也会使港口企业背负沉重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港口效率。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可以解决部分公司投入过量的问题,还可以引导企业将资源投入到其他资源不足的子公司,从而实现整体有效。所以资源配置对于港口企业集团是一项重要工作,更有助于集团整体实现高效成长。2017 年,招商局集团以市场化方式主导辽宁省港口整合,2019 年1 月4 日,辽宁港口集团挂牌成立,标志着辽宁沿海港口经营主体一体化,成立元年实现扭亏为盈,此举从根本上解决了区域性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对其他区域优化资源配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第二,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智能化系统建设。信息技术的使用将有效提高技术效率以及服务效率。技术障碍是阻碍港口企业集团可持续成长的重要因素,在新经济、新趋势下,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港口企业集团运输和管理水平,同时加速资源转化,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降低人力成本。人力资源是影响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当降低人力成本,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例如,引入高学历人才,采用合适的政策积极鼓励员工,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全面提升员工能力。将人力成本用于员工培养方面,而不是盲目扩大员工规模,达到精简机构规模的目的;另一方面,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需要培养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

对于研究的展望,结合港口对于沿海城市产业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愈发明显的港城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下一步拟对各港口按照港口群划分,结合地域特征对港口效率进一步进行细化分析,旨在于借助模型更好的分析渤海湾港口群、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港口群的差异特征,进而取长补短。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港口规模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港口上的笑脸
规模之殇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惠东港口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