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击新冠肺炎中的伟大民族精神

2020-11-11 03:10孙晓黎
关键词:民族精神新冠肺炎意义

孙晓黎

摘 要:抗擊新冠肺炎斗争为中华民族精神新时代化提供了新的历史条件,由此积累和创造出新的民族精神财富,如:凝心聚力、科学防疫、不忘初心、沉心静气等精神。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笔资源,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关键词:新冠肺炎;民族精神;意义;

2019年12月12日新冠肺炎的首例患者在湖北省武汉市被发现,随后的患者大多都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或者由于群体聚集产生。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20年1月30日,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卫生公共事件。截止到3月1日24时全国(港澳台除外)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026例,疑似病例715例,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148例。[1]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着全中国人民,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和总体战锤炼和升华着14亿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关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一般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价值观、心理状态或思维旨趣的集中体现。[2]民族精神是我们能够战胜艰难、转危为安的钢铁脊梁。从历史上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避免危机,也鲜有国家能够杜绝瘟疫。抗击由病毒引发的疫情,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任务。在中华民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猖獗的时刻,能否锤炼锻造新的民族精神并且凭着这股精神克服疫情,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民族精神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拥有团结奋进的精神,否则将无法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将时代要求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结合的长期实践丰富了民族精神。面对世界各地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促进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成为建设文化的关键。党的系列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强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习近平曾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3]特别是在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民族精神给出全面科学的阐释,中国人民在长期斗争中发扬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民族是富有创造性、奋斗精神、伟大梦想和团结精神的民族。[4]这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新时代的科学阐释,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习近平关于中国民族精神的科学论述,是对中国民族精神的创造性发展和历史性转变,不仅回应了当前民族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也为现阶段抗击疫情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精神支持。[5]

1998年,我国经历了罕见的洪水灾害。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洪峰猛兽袭击,中国共产党带领数百万抗洪军民奋力抵抗,最终取得抗洪斗争的胜利,形成了伟大的九八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型肺炎突如其来,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我们党总览全局,和全国人民共同筑起众志成城的抗击非典长城。这次战斗中,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致,顽强拼搏,形成了抗击非典精神。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8级地震,地震波及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许多周边国家和地区。这是一场特大自然灾害,面对地震后的惨烈局面,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同谱写出抗震救灾的英雄诗篇,形成了抗震精神。中国人民在每一次经历过大灾或者疫情之后,都会更加团结统一,民族精神更加振奋。

二、抗击新冠肺炎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争中展现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战胜疫魔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紧密团结、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的法宝,民族精神相比于之前,取得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这种民族精神主要包括:

1.同舟共济、攻坚克难、坚定信心、凝心聚力的精神

“在此,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一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功勋战队新的请战书。2003年这支战队奉命奔赴抗击“非典”战场,今天,面对新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号召,这支战队再次挺身而出。中国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党和人民的“死士”,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拼死战斗,在所不辞。抗击疫情是一场全国全民性的斗争,广大人民群众是这场防控战中最核心处于主体地位的力量。这场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每个中国人都自觉投入到这场特殊的战斗中,我们坚定必胜信心,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织好织劳这张防控疫情的大网,构筑起群防群治的最严密防线。[6]

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锋在前、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精神

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党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无惧危险、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全民保卫战。[7]全党全军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下,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面对疫情,党员争先,越是关键时刻,越要迎难而上,越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撑。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振兴中华民族。[8]

3.英勇无畏、无私奉献、扎实工作、勇挑重担的精神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线,所有医务工作者、相关工作者和志愿者们,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涌现了无数的感人事迹。“我愿以党员同志为榜样,战斗于一线,置生死于外,奋勇斗争,与死神赛跑”。这是第一批援鄂队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医生张鲁写下的入党申请书。湖北京山市派出所民警张玉平和作为协和京山医院主管化验师的妻子冯海艳,夫妻并肩作战,坚守工作岗位奋力抗击疫情。身患渐冻症,拖着一双跛脚,接连几十天,战斗在抗疫前线的院长张定宇。默默奉献的人太多了,那些为生命护航的工地建设者、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超市营业员、志愿者环卫工人、外卖小哥、有责任心的市民等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全世界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强大民族精神。

4.科學防治、精准施策、静气沉着、百折不挠的精神

在疫情面前,人们没有悲观,没有恐慌,没有迷信,没有出现一盘散沙的局面。反倒是凝心聚力、科学理性、沉着静气、意志坚定,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科研工作者积极开展研究,理性判断实践,加强溯源,研究更新诊疗方案和对抗病毒的疫苗。同时增加了许多技术手段,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以此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控疫情。全国人民沉着冷静、积极应对,依靠科学武器坚决战胜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为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

民族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的奋斗进取。民族精神是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抗击新冠肺炎的精神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将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展现。[9]民族精神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彰显了重要的意义,我们全体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决心获得这场攻坚战的胜利。

三、民族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中意义非凡

首先,这一斗争升华了全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民族精神是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核心,也是国家生存、共同生活和共同发展所依赖的关键。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中华文明,培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质。民族精神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的长期过程。从发展时间上看,上古时期流传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以及一些思想格言中就存在民族精神的缩影。从鸦片战争爆发到五四运动,民族精神主要体现为救国图存。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民族精神非常丰富,有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等。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广大人民创造了包括“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和焦裕禄精神等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五种革命精神”、98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的二十四字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更是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10]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我们党和人民群众对民族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新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抗击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持。正是在这种力量的支撑下,全国人民群众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民族能够经得住抗击新冠肺炎的“大考”,全国上下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民族精神,同时也在实践的基础上赋予了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中国人民以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迎来繁花似锦的春天。

其次,这场疫情阻击战使全体中国人民见证了民族精神的榜样典型。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是我们面临的一场新的灾难,在肆虐的疫情面前,我们的民族精神得到了新的锤炼,有了新的展现。英勇奋斗、扎实工作、舍生忘死、全国一盘棋、中国速度建医院、同舟共济、以党员同志为榜样、置生死于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等这些民族精神的内在品质,在医务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党员干部、媒体工作者等工作在一线的同志们和广大人民群众中都得到了最好的展现。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必胜的决心与信心。全国各地主动请缨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积极研发对抗疫苗的科研工作者,中国速度建造医院的建设者们,还有五湖四海捐献物资的爱国人士等等,一个个名字被全国人民记住,河南扶沟县人民医院护士刘海燕、河南驰援湖北医疗队组员刘光耀、湖南郴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徐自强、武汉市蔡甸区供电公司现场施工安全员王波,武汉90后餐饮店老板娘丘贝文、山东日照一位环卫大爷匿名捐款、菜农秦师傅等等,还有许许多多匿名的捐献者、志愿者,数不胜数,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是最美的逆行者。桩桩件件的英雄事迹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动范例。从他们身上能看见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迎难而上、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充分运用科研技术,打赢这场新冠肺炎攻坚战。

第三,抗击疫情斗争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有效抗击疫情、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斗争中牢记使命担当,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榜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己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推动有关地方加强一线工作部署。习近平指出,面临新冠肺炎爆发加速的严重情况,必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固地将党中央的决定落到实处,向党中央报告贯彻落实情况。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是他反复强调的,坚决遏制疫情的蔓延势头,为疫情防控狙击指明了胜利的方向。“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2020年1月25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你们站在一起,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只要信心坚定、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8]危难时刻,习总书记温暖人心的话语,更加坚定人民打赢疫情防控战的信心和决心。面对疫情,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积极行动、勇挑重担,紧急开展防控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大考”面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人民立场,进一步起到了坚定信心、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11]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我们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抗击新冠肺炎形势最为严峻的日子里,不计其数的普通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抗击疫情,我们责无旁贷”的气概,谱写了一曲曲不惧困难、无私奉献的新时代赞歌。民族精神凝聚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增强了我们抗击时艰的力量,极大地鼓舞了我们战胜疫魔的意志和信心,是我们抗击新冠肺炎的力量源泉。因此,在新时代,我们非常有必要在全社会构建起科学有效的民族精神。

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争中,全中国14亿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上下一心、同舟共济、科学治疫。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能有这样的执行力和民族精神。这次疫情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基因。这种让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民族精神已经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在这次疫情抗击战中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正是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坚持人民立场的生动体现。胜利来之不易,我们要团结起来,充分调动全民族的积极性,共同战“疫”,赢得最后胜利,推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在历经疫情后创造性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复兴凝聚强大中国力量,续写中国故事,创造中国奇迹。

参考文献

[1]国家卫健委网站疫情通报[EB/OL].http://www.nhc.gov.cn/xcs/xxgzbd/gzbd_index.shtml.

[2]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第5页.

[3]习近平.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3-3-17.

[4]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3-21

[5]高璐.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

[6]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N].人民日报2020-1-30

[7]坚定必胜信心胜利需要战斗[EB/OL].求是网.2020-1-30

[8]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讲话.[EB/OL].新华网.2020-1-25

[9]林青明.贺星辉.抗非典精神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与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12期.

[10]朱高峰.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建构.[D].郑州:郑州大学,2005.26-42

[11]面对疫情“大考,习近平这样布局”[EB/OL].中央广播电视台央视网.2020-2-5.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新冠肺炎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