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安徽融入长三角创新网络体系的对策

2020-11-11 03:10邹俊张雨欣
关键词:长三角政府

邹俊 张雨欣

摘要:促进安徽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对于安徽创新驱动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安徽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存在的问题破析基础上,通过数据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安徽省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创新引力等方面与长三角其他两省一市存在差距。为了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安徽省应该加强研发投入力度,注重科技产出;构建政府—产业—大学—研究所协同创新;加速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长三角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信息一体化;促进形成区域间产业群;完善人才政策,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和活力。

关键词:政府;长三角;创新网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相关研究与问题提出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创新、网络”等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也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如董一哲(2000年)提出企业创新网络是企业为了获取创新资源、增强创新能力,通过合作,与企业外部的组织建立互相信任、长久合作、互利互惠的制度。[1]解学梅(2013年)对都市圈协同创新效应的概念、内涵与运行机制进行描述,运用图表的形式从不同维度分析其内在机理。[2]李鑫伟、胡登峰(2014年)对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提出目前研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3]王秋玉、范斐等(2015年)根据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结构的内涵,从5个方面构造了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的指标体系。[4]刘慧(2016年)提出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应完善各地区的创新制度,搭建区域创新系统的网络信息平台。[5]周灿、曾刚等(2017年)借助Ucinet、SPSS等分析工具,刻画中国城市创新网络结构,评价城市创新能力,进而对网络资本与城市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6]陈强、颜婷(2017年)选取201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集聚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7]李永周、高楠鑫等(2018年)运用创新网络嵌入理论,提出创新效能感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8]就现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区域创新网络的概念、内在机理、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协同创新、区域创新途径、创新网络结构、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创新网络效率等问题,对于政府如何促进其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

当今,区域性发展成了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如珠三角、京津冀等。2019年3月,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这对于安徽省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从理论上,细化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体系,提高研究者们对区域创新网络体系的重视程度;从现实上,对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加快安徽省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体系的步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高我国区域性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从政府的角度,通过对安徽省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安徽省政府促进其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体系的相关对策。

2  安徽省创新网络主体发展现状

安徽省想要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体系,需要了解自身发展现状。本部分从高新技术企业、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管理机构四个方面描述安徽省创新网络主体的发展现状。

2.1高新技术企业

安徽省科技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310家,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高新技術企业1138家,10亿元以上的156家,百亿元以上的8家。当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9221亿元,申请专利47736项,授权专利23562项。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去年增长20.4%,增加值增长14.8%,增加值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5.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0.2%,比去年提高0.4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底,新技术企业5403家,其中,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1366家,10亿元以上的184家,百亿元以上的12家。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0947亿元,申请专利58671项,授权专利33830项。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3.6%和13.9%,增加值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0.4%,比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

2.2研究机构

截至2017年8月,安徽省共有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安徽省科技研究院等41个省属科研机构;截至2018年8月,安徽省共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20个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截至2017年7月,安徽省拥有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筹)、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一、二期工程)、HT-7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等4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拥有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化工部第三设计院、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等20个部属及中央在皖科研机构。2009年至2017年备案的安徽省院士工作站209个,其中2017年备案的有60个。

2.3中介机构

服务中介不仅为企业创新成长提供信息交流服务,而且将自身的知识、其他机构的知识或自身知识与其他机构的知识整合后的知识转移给客户企业,扮演“创新源”[9] 和“知识携带者”的角色[10]。截至2017年底安徽省主要科技服务机构包括(1)企业孵化器:全省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51家,其中国家级25家,省级59家。孵化场地面积338.1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总收入141.5亿元。(2)众创空间:全省共有众创空间260家,其中国家级42家,省级98家。众创空间总面积391万平方米,总收入 1.99 亿元。(3)生产力促进中心全省拥有生产力促进中心 125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7家,共有从业人员总数1837人,拥有资产总额18.98亿元,主要为中小企业开展咨询诊断、信息、技术、培训、人才和技术中介等服务。(4)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全省共有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49 家,其中国家技术转移 示范机构13家,中国创新驿站安徽区域站点1家,基层站点4家。(5)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全省共有科技信息服务机构 12 家,其中省属 5 家,市属 7 家,从业人员 378 人 。

2.4政府管理机构

安徽襟江带淮,沿江通海,经济繁荣,教育发达。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辖境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45%。省会位于合肥,下辖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安庆、芜湖、铜陵、宣城、池州、黄山等16个地级市,包括105个县级区划数,6个县级市,55个县,44个直辖区,乡镇级区划数为1249个,946个镇,303个乡。内设财务处、执法监督局、政策法规处、文化产业统计处、经济运行考核办公室、工业统计处、能源统计处、服务业统计处等行政机构。根据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末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共计2001.94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以及绿地与广场用地分别为625.68平方公里、61.49平方公里、320.07平方公里、237.69平方公里。合肥市城适用水普及率99.43%,城市天然气普及率98.57%,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2.19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32平方米。2017年末公共交通运营数量22719辆,运营线路总长度31594公里。

综上所述,安徽省创新网络主体处于创新的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专利授权量、营业总收入、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等均有所提升;研究机构的数量增加,分类更加细化、更加注重更大项目的研究;中介机构数量增加,提供服务的渠道多元化,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政府加快城市建设,尽快打通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沟通渠道,规范管理机构设置与运营,使之更加规范、明确,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  安徽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1安徽省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上述数据描述可知,安徽省创新网络体系主体的发展整体处于不断上升、努力完善的过程中,但想要快速融入长三角创新网络体系,必须清楚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其他两省一市的差距。考虑数据比较的统一性以及官方网站更新数据的速度各异,因此统一采取2017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创新引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3.1.1创新投入相对不足

一个地区对创新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一般认为投入越多,产出越多。根据表1 的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的R&D经费支出为564.91亿元,相较2016年的475.13亿元提高了不少,但与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相比都相差甚远。安徽省的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也是最少的,虽然2017年江苏省的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并没有公布,但根据其2016年公布的117万人来算,安徽省也是人员投入最少的。安徽省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比例是2.09%,依然处于最低。所以安徽省想要快速的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体系需要加大创新投入。

3.1.2创新产出相对较低

一个地区的创新产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该地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本部分用技术市场成交额、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以及专利授权量三个指标来体现创新产出。从表2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安徽省的创新产出在技术市场成交额、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以及专利授权量三个方面均处于最低,因此,安徽省应该在增加创新投入的同时,提高投入與产出效益,尽快追赶长三角其他两省一市的创新步伐。

3.1.3创新环境相对较差

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之间是一个循环,创新投入越多,创新环境越好,创新产出越高,反之也是如此,可知创新环境对创新的重要性。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用四个指标来反映安徽省与其他两省一市的创新环境的差别。人均GDP水平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安徽省的这两样指标均处于最低。高新技术产业和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智力发展能力,安徽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在学校这方面并不少,但985和211院校却相对较少。故此,安徽省应该极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3.1.4创新引力较差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一个地区创新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通常人才考虑来到一个地方的附属因素分为:经济收入以及保障、交通便利情况、医疗卫生情况、教育等。根据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640.3元、43622元、51261元、62596元,安徽省最少。从交通便利条件来看,安徽省的铁路、高速公路、飞机场数量、规模等均相对较小,省内地铁、轻轨更是刚刚起步。从医疗卫生情况来看,仅凭医院个数而论,安徽省有683所医院,多于上海的363所,但从医疗水平、口碑、设备等方面而言,安徽省远不及其他两省一市。上述3.3对四地教育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在此就不赘述了。从上述数据分析可知,要想吸引人才来到安徽,必须完善安徽省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

3.2安徽省创新网络体系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安徽省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创新网络体系发展的对比可知,安徽省在创新网络体系发展这一方面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相比有相当大差距,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安徽省创新网络体系发展滞后的原因如下:

3.2.1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经济发展落后是创新投入少、创新产出低、创新环境差、创新引力不足的根本原因。自改革开放以来,受东部崛起、西部开发、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等政策的影响,安徽省地处中国的中部地区,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安徽省被动的作为农业大省,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发展工业相比,在经济收益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导致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长三角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安徽省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对“创新”能力的阻碍。经济发展落后,限制了安徽省在创新方面的投入及创新政策的优惠力度等。

3.2.2相关政策的影响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安徽省在中央扶持或优惠政策的争取能力和实力等方面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相比存在明显的劣势;安徽省近几年处在城市规划的调整与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大力发展省会城市,力求把合肥打造成科技强省,形成以合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城市发展关系网,但在转型还未完成之前,这种政策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安徽省内其他城市的发展,使安徽省的整体创新网络体系发展较长三角其他地区低;安徽省关于创新网络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实施较长三角其他地区晚,政策优惠、政策吸引力不足,进一步导致安徽省创新人才匮乏。

3.2.3安徽省创新网络体系的配套设施不足

安徽省受经济发展、地理位置、文化氛围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其省内的创新配套设施也相对不足。高新技术企业、高等学校、高精尖专业、研究所的数量和质量、聚集程度等都与南京、上海等长三角城市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医疗卫生条件、城市道路建设、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密切程度等方面的发展相对较差;创新网络体系的相关服务机构发展不够完善,省内外优秀资源的区域共享没有完全开放,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和有序的网络服务体系,等等这些,都阻碍了创新环境的發展、创新引力的提升,以致创新人才的竞争力薄弱。

3.2.4 各个问题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以及创新引力是一个整体,它们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性质决定了在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政府在做出相关决策时必须权衡利弊。政府增加创新投入——改善创新环境——加强创新引力——提高创新产量上升。政府减少创新投入——创新环境恶劣——创新引力削弱——降低创新产量。各个要素不分先后,环环相扣,其中一个环节出错必定导致其他环节出错;其中一个环节发展速度提升,也会导致这一整体的提升,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4 促进安徽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体系的对策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群之一,在国家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1]2019年两会期间提出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安徽省应该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地为安徽省内产业与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的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基础条件。根据安徽省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其他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安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进:

4.1加强R&D投入力度,注重科技产出,促进企业成为应用研发主体

R&D投入作为一切科研活动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分为R&D资金投入和R&D人员投入。 [12]从前述3.1和3.2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安徽省的R&D的投入以及创新产出远不及其他两省一市。R&D资金投入直接影响了创新产出效益,因此应该继续加大对创新研发的投入,尤其要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在技术上,保障新产品的功能、外观等符合使用者需求;在宣传上,加强企业新产品的市场营销力度,提高产品销量;在服务上,完善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增强企业生存发展实力[13]。对R&D人员投入不仅关注要“数量”的增长,而且要注重 “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应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市场化中的技术专长,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规模报酬递增。[14]

另外,根据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来看,安徽省政府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已经成为企业创新投入的主要来源并对企业研发起主导作用。但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比例来看,企业经费投入占企业研发投入的大部分,政府经费投入仅占很少一部分。因此,首先,安徽省政府应该在加大对研发投入的同时,适当调节政府R&D经费和企业 R&D经费的投入比,做好企业科技创新的指导员,引导企业将经费投入到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前端技术上,不要过分依赖政府投资。[15]其次,安徽省政府应该在方向性规范以及政府对企业基础性研究持续投入的前提下,放松对科研类企业的限制,让企业根据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自主研发,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保持企业创新的持久性。最后,安徽省政府应该优化政府R&D经费结构,将科研经费投入从大中型企业转移到小型企业,支持小企业的创新研发,保证市场不断有新的企业注入,提升整体市场的竞争力。

4.2构建政府—产业—大学—研究所协同创新

产业-大学-研究所-政府协同成为区域创新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是在不同时期它们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在产业-大学-研究所-政府协同初期,政府居于主导地位[16]的前提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与政府之间。安徽省政府应该努力促进四地政府合作建立关于协同发展的办事机构,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各司其职,权责明晰,根据各自的产业优势,依法调整各自的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2、大学与大学之间。积极促进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合作,如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与安徽工程大学之间的南北合作,或合肥工业大学与上海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之间的南南合作。3、研究所与研究所之间共同研究、共同创新。两个研究所之间通过人才共享、信息共享、设备共享,共同努力研究同一重大课题。4、产业与产业之间之间。如马鞍山与南京之间形成产业群,合肥、郑州、杭州形成商业圈。5、产业与大学之间。如在产业与大学之间建立用人合同制或实习合约,使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有社会实践的渠道,同时不仅为企业节省了用人资金,也为企业发掘人才提供机会。6、大学与研究所之间。大学与研究所之间建立升学机制,对大学期间有突出科研成果的学生予以继续研究的机会。7、产业与研究所之间。产业与研究所之间建立资金与技术成果合同制,产业出资金,研究所出智力人力,实现共赢。在产业-大学-研究所-政府协同创新的发展期间,政府逐渐退出主导作用,政府、产业、大学、研究生四者之间边界较为清晰,独立性比较强,但缺乏沟通。在产业-大学-研究所-政府协同创新的成熟期,四者之间应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互相交融协同发展。政府、产业、大学、研究所之间合作形成默契,不需要政府强制要求,主要通过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目前在长三角区域还未达到这一程度。安徽省作为相对落后的地区,应该积极地与其他两省一市合作,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共赢。

[5] 刘慧.构建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的对策———借鉴欧洲研究区经验 [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18(5):78-81.

[6] 周灿,曾刚,等.中国城市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J].地理研究,2017,36(7):1297-1308.

[7] 李永周,高楠鑫,等.创新网络嵌入与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8,31(2):3-18.

[8] 陈强,颜婷,等.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11):1722-1730.

[9] 周丹,张慧,等.便利者还是传递者?知识型服务机构对制造企业创新的桥梁作用剖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9):72-80.

[10] 李文鹣,田红云,等.科技型小企业与服务中介机构组织互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7,36(11):33-39.

[11]徐宜青,曾刚,等.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格局发展演变及优化策略[J].经济地理,2018,,38(11):133-140.

[12] 段联合,杨帆.美国R&D经费投人强度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10):121-125.

[13] 柏青,罗守贵.R&D投入及其绩效的两阶段实证研究: 以7260家上海市企业科技统计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102-110.

[14] 栾强,罗守贵.政府R&D经费投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 91399 个微观样本数据的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 (12):71-79.

[15] 蔺 鹏,孟娜娜.政府 R&D 经费投入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基于河北省新三板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科技管理研究,2018,(6):150-155.

[16] 崔新健,崔志新.多区域协同创新演化路径研究——构建3×3区域协同创新模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03) :53-62.

[17] 蒋定福,岳焱.长三角社会化信息共享运行机制研究[J].兰台世界,2012.

[18]高颖飞.长三角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及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05).

[19] 曹宇.让创新人才壮大中国经济新动能[N]. 央视网,2019,03-14 .

[20] 袁倩.长三角软件产业协同发展的政府推进研究[D]. 燕山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21] 中共上海市委. 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

[EB/OL]. (2015-05-25) [2017-03-22].  http://www.shdrc.gov.cn/gk/zcjd/kczx/xgwj/20121.htm.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Anhui Province into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 System

ZOU Jun ,ZHANG Yu-xin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college, Wuhu 241000)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Anhui's integration into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 system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hui's innovation drive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gration of Anhui into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 system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ata,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Anhui Province and the other two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n terms of innovation input, innovation output,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nd innovation attraction.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integration into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 system, Anhui Province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outpu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truct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government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ransportation and information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inter regional industrial clusters; improve the talent policy and stimulate the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Motivation and energy.

Keywords: Government; Yangtze River Delta; innovation network

聯系方式:13605530803        E-mail:zoujun520@163.com

通讯地址:安徽芜湖九华山中路圣地雅歌3区13栋3单元302室

邮编:241000

猜你喜欢
长三角政府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一张图看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信息通信
贵州实现县级以上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
2014年8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4年七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4年5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3年12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