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七届军运会背景下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现状的困境与突破分析

2020-11-13 02:48艾孟龍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游泳教练

艾孟龍,梅 楠

前 言

随着中国梦、强军梦的提出,强军兴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等一系列强军举措的加速推进。在2019年中国武汉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军运会上,我国解放军代表队斩获水上游泳项目团体第一,荣获47枚奖牌其中包含了27枚金牌,金牌数量远超第二名俄罗斯代表队20枚,彰显了我国军事体能科目中水上游泳项目的卓越“战力”。与此同时,我国军体大队在该项目上的竞赛佳绩与基层部队的游泳训练发展出现明显的两极化现象,一方面军体大队的竞赛佳绩是竞技体育与军事体育交叉结合的杰出结果,另一方面基层部队的训练困境是缺少科学训练融入的边缘地区。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对相关“部队游泳训练”、“军事游泳”等主题进行搜索发现,关于我国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的研究相对较少,多数为训练中卫生、心理等方面的研究,为数不多的研究也是聚焦于军事院校军官人群的培训,缺乏对基层一线部队战士训练现状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基于第七届军运会的背景下,对基层部队官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探索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游泳教学与训练的相关先进研究进行分析,提出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的突破策略,提升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科学化、层级化、专业化水平,以期为从事军事体育研究相关学者或部队一线官兵等从业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照选取部队的官兵层级比例,随机抽取北部战区79集团军某水上部队80名基层官兵为研究对象。

表1 研究对象人群比例情况调查(N=60)

如表1所示,研究对象基本符合该部队基层各层级人群占比情况,具有人群比例的代表性。表2反映出研究对象人群具备一定训练基础。

表2 研究对象游泳训练年限调查(N=60)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搜索“部队游泳训练”、“军事游泳”、“游泳教学”主题引用量前十的文献,并排除不符合本研究的相关文献后,所得出的文献资料为参考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发出问卷80份,回收80份,其中有效问卷60份。回收有效率为75.0%。问卷将问题分三大类:个人基本信息调查,训练现状满意度调查以及训练教学需求调查。

1.2.3 访谈法

通过对研究对象中10名官兵进行访谈,了解现阶段游泳训练开展的教练专业水平、施训过程影响因素、训练需求要素、近三年考核标准变化等情况信息。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 2007对收集的数据信息加以数据统计。

1.2.5 逻辑分析法

根据数理统计的数据信息,使用逻辑分析法分析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现状的困境与需求,结合相关游泳教学与训练文献资料,进行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现状的突破策略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的基本现状

游泳训练作为军事体能科目中水上训练科目的基础性项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庄大(2015)提出在全军开展游泳训练的重要性,熊良兵(2016)聚焦海军部队开展游泳训练中实战化的探索,但关注点仅在训练安全问题、实战化训练内容之上。邹琦(2017)指出游泳训练缺乏科学组训施训过程,缺少技术教学与专项训练细化分布。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大多数研究仅在理论宏观上指出改进对策,缺少深入一线基层部队的调查分析,缺乏对实践中“教练员”和“学员”真实需求的了解,缺失军体大队和军事院校先进理论研究对新时代基层部队训练实践的应用指导。

2.1.1 游泳训练现状满意度调查

表3 研究对象对现阶段游泳训练满意度调查(N=60)

如表3所示,研究对象对现阶段游泳训练满意度普遍不高,其中28.3%满意,65.0%认为有待改进,6.7%不满意。满意的人群基本为游泳水平较好的军官、中士和小部分下士。认为有待改进和不满意的人群大多数为下士、义务兵层级以及个别担任教练班长的中士和军官人群。

2.1.2 考核标准动态变化

训练考核标准作为结果性评价,对整个训练过程起到反馈、调整、改进等重要作用。通过对10名官兵进行访谈后了解到2017年之前考核标准为蛙泳200米5分钟合格,在2018年因教练班长执教水平、士兵训练接受能力、训练安全保障匮乏、训练心理状态负面化、往年考核合格率下降等影响因素,导致考核标准下降为100米2分钟合格。综上所述,对近年来考核标准下调的结果可以得出现阶段游泳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相对之前训练更加突显,需要对官兵游泳训练困境进行深入调查分析。

2.2 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现状的困境调查

由于部队自身的特殊职业属性与年周期训练内容安排,游泳训练每年仅能在夏季进行一个月的训练,其中每周总训练时长为9小时左右,训练频次为3次课/周。通过对部分官兵访谈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游泳训练现状中存在的困境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如表4所示,在五种不同的困境中按权重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教练水平78.3%,训练过程51.7%,体能适应48.3%,场地设施与意志薄弱各占41.7%和8.3%。

表4 对游泳训练中困难情况的调查统计表(多选)(N=60)

2.2.1 教练水平专业化的困境

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科目的教练队伍一般由班长或班级老兵组成。执教团队基本依靠“传帮带”经验式进行教学和训练。在理论层面上缺少以“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三化一体游泳训练理论知识支撑;在实践层面上大多依靠“无体系-无规范-无计划”的“三无”经验式教学进行训练。并且在不规范的“第一印象”直观教学下学员很容易对动作姿势、动作路线、动作节奏等技术规范产生误区,对后续学员竞技水平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班长教练团队的执教专业化水平可以认为是最紧迫的第一困境。

2.2.2 训练过程合理化的困境

训练过程的合理安排是通往最佳运动成绩出现的路径。在整个游泳夏训周期中,很少有班长教练制定本周期的训练计划、每单元的训练内容、每课时的训练负荷。

表5 对部分训练方式的了解情况调查统计表(N=60)

如表5所示,不论是执教军官、班长还是学员义务兵、下士都对训练中最基本的训练方法了解程度不够,使其不能深入了解不同训练方法中所对应的训练目的、内容安排、运动负荷、训练监控、间歇组次等组成部分,导致施训中训练的外部刺激不符合学员训练状态,致使考核中错失最佳竞技状态的时机。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如何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训练过程是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的第二困境。

2.2.3 学员体能适应化的困境

军事体能科目按训练环境可分为陆上训练和水上训练两大类,其中以陆上训练类居多,训练时长占比最高。由于水环境的特殊性、训练初期急于求成的错误认知等原因,导致对水感培养的疏漏,致使陆上体能能力转化到水上体能适应的过程延长,体能与技能经济化效应延迟出现。

2.2.4 场地设施匮乏化的困境

场地设施的配备是辅助训练开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其匮乏化的部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训练器材保障不足:日常

训练中仅依靠徒手训练,训练形式更贴近大众野游,缺少浮板、阻力裤等强化训练质量的器材保障。2)场地规格标准不够:在基层部队游泳训练中训练场地一般分为江河湖海的野外训练场和非标准化的简易泳池,因此在大多数研究中由于场地原因导致的安全问题突显。3)救生设备配套不齐:训练场地中仅在泳池两侧放置4个救生圈,缺少救生观察台、管理制度图、急救流程图等救生器材,如遇突发情况很难进行学员安全保障。

2.2.5 意志品质薄弱化的困境

坚毅果敢,吃苦耐劳是军人优良的品质体现。在训练中由于意志品质薄弱化的困境出现较少,此类问题一般在训练计划安排不合理、水温过低、初学者水平较低、产生厌水心理等条件下出现。因此,意志品质薄弱化困境出现较少。

2.3 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现状的突破对应分析

2.3.1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教练培养模式

教练员是训练的主导者,其执教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能否挖掘出训练者竞技能力的优良状态。“引进来”是指在基层部队所在地范围内,引进当地区、市、省等国家专业队教练员或借助军事院校、军体大队等军事体系高水平人才进行教练团队短期培训与培养;“走出去”是统一将部队教员带到地方专业训练队,观摩、体验、感受地方社会先进的执教理念、施训流程等教练角色定位与职能能力。通过这样“双向联动培养模式”和“反差式执教体验”,切实认清基层部队教练员培养与执教的自身困境,有目标、有方向、有依据地提升教员团队培养模式,打好科学施训、突破局限的第一战。

2.3.2 “借鉴式”向“定制式”转变化的训练过程制定

训练过程的合理制定是指基于教员执教水平上,根据学员的训练状态诊断和训练目的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运动负荷等方面的训练过程设计。由于部队训练时间的特殊安排以及在训练前期由于教员缺乏对竞技训练内容安排的正确认识,可以通过借鉴相关研究已证实的或现实专业队教练训练中相对成熟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过程的实施;训练后期教员可针对前期训练制定的实践效果和执教感悟积累,根据考核目标和学员训练状态进行“量体制定”,并在训练过程中合理解决学员体能适应问题和激励意志品质的培养。通过训练过程“借鉴”向“定制”的动态转变,逐步探索发展、总结掌握出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的训练过程计划。

2.3.3 “外购买”与“自研制”相融合的场地设施开发

场地设施器材是辅助教员与学员训练的外部条件。由于部队资源与资金的条件限制,在训练器材和救生安全器材等场地设施的配备上可采用“自研制”简易器材进行标准器材的功能替代,无法研制的器材根据其功能和使用价值的高低进行“外购买”的方式对场地设施进行补充。

3 结论与启示

3.1 结论

3.1.1 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现状的困境

在第七届军运动我国代表队取得游泳项目奖牌榜第一的同时,基层部队游泳训练与其呈现两极化的困境现象。通过深入一线调查发现,基层游泳训练面临的困境分为教练水平专业化、训练过程合理化、学员体能适应化、场地设施匮乏化、意志品质薄弱化。由于以上五种主要困境的掣肘使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的开展与发展陷入“泥潭”。

3.1.2 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现状困境的突破

针对基层部队游泳训练的现状困境,可借力于“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教练培养模式、“借鉴式”向“定制式”转变化的训练过程制定、“外购买”与“自研制”相融合的场地设施开发三种突破策略,对应“人员-训练-设施”三条基本训练路径进行突破,打破现有困境,开拓出基层部队游泳训练新气象。

3.2 启示

军事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领域,军体大队在军运会上

打出了中国军队的“面子”,而如何使军队大队和军事院校新成果、高水平、精专业的训练模式应用到人员广、范围大、知识薄的基层部队训练的“里子”中去。应是未来军事体育扎根基层训练的发展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游泳教练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睡着了
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利用与开放问题的研究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