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业预警工作实践探索—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

2020-11-13 10:29朱敏海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分制学业预警

朱敏海

(苏州市职业大学 教务处, 江苏 苏州 215104)

学业预警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出自江西理工大学2007年实施的“学业预警”制度,分为期初预警、期中预警和期末预警三个阶段。高职院校学业预警机制是依据高校有关规定,对照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适时开展学业信息核对,建立学困生档案,并予以警示,通过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帮助学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管理制度。[1]学校于2011年10月制定了《苏州市职业大学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7年9月正式颁布了《苏州市职业大学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办法》。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高考报考人数逐年减少和高考录取率的持续提升,高职高专批次录取的最低控制线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学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足够的应修学分而无法在3年内毕业的数量呈现增加的趋势。

1 高职院校学分制条件下实施学业预警工作的必要性

江苏省2007年批准的首批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共有21所,苏州市职业大学(下文简称苏州职大)是其中为数不多的高职院校之一。学分制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苏州市职业大学学分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学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年限,需学习两个以上专业的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有其他特殊原因的学生,经批准可以延长学习年限;总的学习年限专科不得超过六年(本条所指的总学习年限包括休学时间在内)。鉴于上述规定,学生在6年内毕业均视为正常毕业。

分析表1中数据可以发现:①由于生源质量持续下降,在未进行学业预警干预的情况下,苏州职大2011至2013届应届毕业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②通过对2011级及以后学困生持续的学业预警,苏州职大2014届及以后的应届毕业率稳定在较高的水平,有效遏制了持续下降趋势;③非应届毕业率在学业预警工作实践开展前后没有明显规律;④得益于学分制条件下的弹性学制,苏州职大的总毕业率长期稳定在96%以上的高位。

表1 学生学业预警工作实践以来毕业结业数据汇总表

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学分制条件下实施学业预警工作有利于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当期毕业比率;结业生在延长年限内通过重新学习获取毕业资格的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通过开展学生学业预警工作来提高本校的应届毕业率,从而在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2 高职院校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即学业困难的学生,高校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但学习基础较差或受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外部环境影响,最终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学业出现困难的学生。[2]通过对苏州职大8年来近4 000份的学业预警学生谈话记录表的分析和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学困生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下面5个。

1)学习不主动。与高中学习生活的被固定和被安排不同,大学的学习生活是多变的和自主的。对于贪玩的学生,大学是他们的娱乐场所;对于好学的学生,大学是他们获取知识最好的地方。统计发现,学困生的占比最高的成因就是学习不够自律、没有主动性,主要表现为:消极对待学习、缺旷课率高。

2)学习基础差。通过对“大学英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两门课程历年考证情况的分析发现,苏州职大这两门课程的一次通过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最初都保持90%以上同步下降为80%左右,这与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呈正相关。两门课程同时挂科的学生将直接满足学业预警启动的条件,成为学业预警对象。

3)学习不得法。有一类学困生,学习主动、从不缺勤、课上认真记笔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程成绩还是会挂科。这类学困生的共性是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习惯于死记硬背而不会融会贯通、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缺乏拓展性思维的训练、不适应新的课程考评规则。

4)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多学困生入学以后就失去了学习目标,认为考上大学就已经实现了终极目标。他们没有系统地去了解自己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的规划,从而在选课过程中漏选或者乱选,导致毕业时不能满足毕业审核条件。

5)学习外因素干扰。高校是一个开放的小社会,总有不良风气渗透到高校。同时,进入大学后,家长的心态也放松了,对子女的监督管理力度减弱。部分学生自理能力差,生活作风懒散,把手机或计算机当成聊天、网游的工具,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还有的学生忙于打工、兼职,忽视了学习。另外还有学生因家庭变故、恋爱受挫等因素,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3 有效帮扶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预警工作的开展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学业预警作为一种帮扶学生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不是惩罚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作出调整。对已经成为显性的学困生,外界应给予其针对性干预,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

1)建立“学校—学困生—家长”联动机制。学业预警是一种学校主动管理、学生自主管理、家长积极参与的多方协作高效管理模式。[3]针对没有学习动力和冲劲的学困生,除了及时向学生本人提出书面预警并向家长通报该生学业状态外,还需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建立由班主任、学生、家长组成的实时通讯群,进行三方联动,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2)根据生源现状,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因生源地域差异带来的学习基础差导致的学困生,学校应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并对教学成果进行差异化考核。苏州职大对“大学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高等数学”“经济数学”四门课程的分层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分层教学可以实现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学有所获,从而合理地规避了大面积挂科的现象。

3)建立“学优生—学困生”一对一帮扶小组。研究表明,每个学优生都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他们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喜欢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发散性思维、善于联想。针对学习不得法的学困生,由班主任或辅导员撮合,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组建学优生与学困生一对一帮扶小组,使学困生从“苦学”向“会学”转变。

4)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将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必选课程。对于失去学习目标的学困生,学校应督促学生进一步了解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引导学生尽早选修职业规划类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帮助大学生确立人生方向、增强大学学习的动力、有效地规划大学学习时间、对大学学习现状进行自我评估并动态纠偏、增加大学生毕业时成功就业的机会。

5)建立心理帮扶机制,实现学困生自我转化。对沉迷网络或性格内向的学困生,学校应构建以校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学院辅导员、班级助理为主体的三级垂直型心理帮扶体系,正确疏导学困生学业压力,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使得学困生自我觉醒后奋发努力,从而实现顺利毕业。

4 关于进一步完善学业预警管理办法的建议

学业预警管理是一项实用的新型管理模式,还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完善,以利于进一步发挥学业预警的作用。首先,有效确定学困生预警对象是开展精准帮扶的前提,因而学业预警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对教务系统内大数据的深度挖掘,逐步从静态预警向动态预警过渡。其次,进一步优化校级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办法,逐级细化预警因子及其权重,使得预警计算公式更科学、预警数据更精准。最后,建立以学校教务处为领导部门,统一协调学工处、二级学院教学办及学工办等主要力量,落实班主任以及辅导员与学困生的谈话机制,最终形成多部门协同管理体系;从静态预警,走向动态预警,提高学生的毕业率。

猜你喜欢
学分制学业预警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阐释、构成与超越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业精于勤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35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