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考考向例析

2020-11-13 08:53云南徐文丽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陇东区位苜蓿

云南 徐文丽

新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结合实例理解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联系实际农业区位的发展变化理解农业区位的选择、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其考向都很好地落实了这一基本要求。本文结合具体典例对该考向上的重难点加以诠释,帮助学生精准地把握考点、掌握高考要求的释疑解难的方法,提高图表分析等基本能力,加强地理专业术语的表达规范,从而达到使地理复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向一:结合某案例分析某一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黄土高原上的陕西洛川苹果香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1.洛川苹果种植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 )

①黄土梁、黄土峁密布

②日照较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降水集中在冬春两季

④黄土通透性强,水肥供需协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洛川商家在上海开设果行零售苹果,其利用的上海区位优势主要是

( )

A.消费市场巨大 B.集聚效应显著

C.劳动力素质高 D.运输条件便捷

【答案】1.B 2.A

【解析】1.洛川在黄士高原上,黄土土质疏松,通透性强,水肥供需协调;降水集中在夏季;黄土梁、黄土峁密布不是苹果种植的优势。所以苹果种植的自然条件优势是日照较充足;昼夜温差大;黄土通透性强;水肥供需协调。故选B。

2.上海市人口密集,对苹果需求量大,洛川商家在上海开设果行零售苹果,其区位优势主要是消费市场巨大,故选A。

【重难点拨】判断影响农业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需要从中找出最突出的优势区位条件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推断出主导的区位因素。一般而言,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温差)、水源、土壤和地形;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交通、政策、市场、技术、劳动力(价格、质量、数量)、历史、人地关系。判断某地主导区位因素,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农业生产的类型。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鲜花园艺业、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为市场;如乳畜业、鲜花园艺业需要冷藏保鲜技术,主导因素为技术。

2.根据作物种类及生长特性。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例如,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热量);茶树适宜在红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地形平坦的河谷,起伏和缓的古老高原(如德干高原、巴西高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地形崎岖或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山地、丘陵或崎岖高原,如青藏高原)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主导因素均为地形。

3.根据农业生产特色。如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河谷农业主导因素为热量;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等。

4.根据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如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热量是其发展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再如以色列的滴灌农业,技术成为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考向二:结合某案例分析某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015年全国卷Ⅱ,2题)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改变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大增,桑基、蔗基鱼塘改为花基、菜基鱼塘可明显提升土地的经济价值,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这种改变不会对土壤质量、劳动力数量、生态循环带来明显的影响,故D项正确。

【重难点拨】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相对稳定且有减弱趋势,而社会经济因素却在不断变化。国家政策、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且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因素。如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利用技术改善热量条件;如在缓坡地区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如在果园里铺鹅卵石,增大温差,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等。另一方面也带动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如提高冷藏保鲜技术和完善交通运输条件,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利用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商品率,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和农业布局在不断发生变化。

考向三: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紫花苜蓿,也叫紫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光忌湿,抗旱抗寒耐瘠薄,主根粗壮,根系发达,适宜在中性至微碱性的干旱土壤中生长,其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1 ℃,幼苗耐受-6~-7 ℃的低温。世界各地将其作为优质饲料与牧草广泛种植,其产量和需求量逐年上升。当下甘肃陇东地区采用地膜垄沟技术种植苜蓿,该地土壤贫瘠,生态脆弱,土壤pH在7.7~8.6之间,1月份平均气温-6.5 ℃,7月份平均气温20 ℃,年平均降雨量在400 mm左右且集中在夏秋季节,蒸发量高达1 500 mm,全年日照时数超过2 500小时。下图示意陇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甘肃陇东地区种植紫花苜蓿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陇东地区苜蓿种植对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影响。

(3)说明苜蓿种植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我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解析】(1)根据苜蓿生长习性分析种植紫花苜蓿的有利自然条件。由材料可知,陇东地区土壤条件都适宜种植紫花苜蓿。

(2)苜蓿种植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影响可以从其保持水土的功能及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方面分析。读材料可知,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根系发达,陇东地区苜蓿种植对当地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较高。此外,苜蓿作为优质饲料,发展栏养特色畜牧业,可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利于当地生态环境建设。

(3)注意题目要求从苜蓿种植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谈启示。苜蓿种植有作为优质饲料及良好水土保持作用的功能,由上题分析可知,苜蓿的种植对当地生态环境建设有积极影响。另外,苜蓿为多年生植物,种植时可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种植苜蓿及相关产业发展可调整当地农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可以看出种植苜蓿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是一种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道路,值得因地制宜的在我国西部新农村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陇东区位苜蓿
又到苜蓿飘香的季节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苜蓿的种植技术
陇东皮影:刻在牛皮上的脉脉乡情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从区位地理角度分析九月赴疆采棉工大潮现象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文化考察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