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高考真题 提升备考效率
——以“产业集聚”类高考地理试题为例

2020-11-13 09:20黑龙江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横县茉莉花茶产业集聚

黑龙江 周 旸

高考具有“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核心功能。高考试题更是学科专家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不仅能体现国家意志,更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起到指引性作用。可见,深入研究高考试题,准确把握命题思维和命题规律,能有效提升备考效率。

一、考情纵览

“产业集聚”类试题是高考地理考查的重点内容,在近五年高考试题中,均以不同的情境为载体进行考查,详见表1。

表1 近五年全国卷“产业集聚”类试题考查情况

由表中数据可知,此类考点连续四年出现,选择题和综合题各出现三次,且设问角度、考查意图和分值均不相同。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典型真题剖析

【例1】(2019年全国卷Ⅱ,5题)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据此完成下题。

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

( )

A.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

B.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C.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

D.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参考答案】D

【试题剖析】本题考查产业集聚的目的。根据材料信息“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可知,这些企业具有对时间要求高,产品贵重或保存时间短等特点,因此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可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故选D。

【例2】(2018年全国卷Ⅱ,36题)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图7),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图7

(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

【参考答案】集聚的有利条件: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临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

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

【试题剖析】本题设问虽为一问,但主要考查了两个方面,一是集聚的条件,二是集聚的目的。第一小问,需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特殊条件等角度分析。由图像信息可知,贵安新区地处云贵高原地区,气候凉爽,境内河流较多,且落差大,水能丰富;气候凉爽,有利于相关设备散热,降低能耗(自然条件);水电资源丰富,能为数据中心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同时新区处于省会贵阳和安顺之间,方便利用相关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条件);由文字信息可知,贵安新区属国家级新区,故有相关政策支持(特殊条件)。

第二小问,要从节约生产和建设成本、资源共享和相互协作发展等角度分析。相关企业在新区建设数据中心,可直接利用相关基础设施,节约单独建设需要付出的高额费用(节约建设成本)。同时,相关数据中心集聚,有利于企业间相互协作,提高竞争力,利于产业发展(相互协作发展)。

【例3】(2017年全国卷Ⅲ,36题)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6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6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a

b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参考答案】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试题剖析】本题考查农业集聚发展的好处,即集聚的目的。设问切入点小,要求考生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这一方面做深入思考。相关温室农业在甲地集群式发展,除具有一般产业集聚的优势外,对农产品出口而言,要从三方面分析,一是产品品质和数量,二是农业设施,三是销售渠道。就农产品品质而言,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有利于大面积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从而保证产品品质优良;就产品数量而言,有利于共享、维护和改进生产设施,保证农产品数量稳定,并能持续供应市场;此外,农业集群式发展也能完善从农场到市场的销售网络,保证时鲜果蔬及时送到消费者餐桌上。

【例4】(2016年全国卷Ⅰ,36题)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图5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参考答案】(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组织生产(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试题剖析】本题考查产业集聚原因。横县县城聚集多家茉莉花茶厂可以共用县内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也可以相互协作,便于生产。从文字信息可知,横县盛产茉莉花茶,相比于周边乡镇地区县城交通更加便利,便于茉莉花茶的运输;同时,横县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大、品质好。

综上分析,“产业集聚”类试题主要集中在考查产业集聚的条件、原因和目的等方面。其中产业集聚的条件、原因类试题需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和特殊条件(政策、宗教、历史等)角度分析作答。产业集聚的目的则要从共享基础设施(水、电、路、通信等)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学校、医院等)、便于生产协作、接近原料产地,减少运输成本等角度分析作答。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时,应以高考真题的命题规律为指引,科学、高效备考。

三、备考建议

研究高考试题是一项漫长而重要的任务,但其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笔者建议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研究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规律

高考试题对教学具有导向的功能,因此深入研究高考试题显得尤为重要。从个人的研究经验来看,可以把高考试题的研究分为点、线、面三个层面。所谓的点式研究,就是深入的研究某一道试题,从立意、材料的组织形式、设问的角度、参考答案以及评分细则等,此种研究的特点是可以深化思维深度、促进四大能力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养成。所谓的线式研究,就是把历年同一类试题归类,进行纵向比较,其优点在于可以大致把握一类试题的考法与解法,但不能机械的从特殊地理情境与问题中寻找一般规律,再用“一般规律”去解决新的问题。所谓的面式研究,就是以一个完整的试卷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考点分布、图像类型、能力立意和考情变化等,此种研究的好处在于可以洞悉最新的高考动向,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

2.分类汇编高考试题,精准选择模拟试题

以近5年或10年高考试卷为研究对象,依据教学实际需要,对高考试题按考点、设问角度、命题思维方式等角度进行分门别类汇编,针对不同专题、题型进行强化,做到有的放矢、精准训练。此外,各区域联考试卷、名校模拟试卷以及各种教辅书等铺天盖地,但试题质量良莠不齐,也不见得都适合各自的学情,因此需要以高考试题的能力要求、素养考查为标准,选择符合当前考情、难易适度、题量适中的试卷,方可高效备考、达成预期目标。

3.依据高考命题思维,规范准确命制试题

猜你喜欢
横县茉莉花茶产业集聚
福州茉莉花茶历史文化
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
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
广西横县垃圾分类,17年的样本如何复制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宿迁模式”探析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FDI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发展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一杯茉莉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