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黄河流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0-11-17 03:41
中国国情国力 2020年6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文化遗产

黄河流域是我国历史文明的发源区,也是我国生态屏障的关键区和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在文化传承、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加强黄河流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恢复与治理、产业发展与振兴,奏响黄河沿线区域合作“大合唱”,发出高质量发展时代“最强音”,谱写文旅产业融合“协奏曲”,是当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务实之举。

发展现状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文明的荟萃之地。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9个省区,横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涵盖湿地、高原、平原、山地和丘陵等地形,呈现出上游游牧文化、中游农耕文化与下游海洋文化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黄河流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黄河沿线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和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沿线旅游资源总量巨大、类型多样、分布集中、价值极高,为实现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在自然景观方面,我国五岳名山中黄河流域就拥有华山、恒山、嵩山和泰山四席,并形成了“中华水塔”“塞上江南”“壶口瀑布”“地上悬河”和“黄河入海”等特色产品体系;在文化遗产方面,在我国目前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55个项目中,黄河流域的世界遗产就占据了19处,比重高达34.5%;我国有七大古都,其中西安、洛阳、开封和安阳四大古都位于黄河流域;另外,黄河流域的省区还举办了“国际黄河旅游节”“黄河风情旅游节”和“黄河艺术美食节”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了“节、赛、展、会”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存在问题

黄河流域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在文化旅游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区域合作、文旅融合、生态保护和遗产活化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发展障碍,这些不足和障碍制约着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1.区域合作未能实现实质性突破

为实现黄河流域一体化、跨越式发展目标,黄河沿线省区成立了“黄河经济协作区”“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合作区”“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以及“沿黄城市旅游文化合作联盟”等众多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团体组织。但是受到“政区分割”的限制,黄河沿线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并未实现实质性突破[1],仍然面临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分散经营和同质竞争等问题,未能实现统一协调的工作统筹力和联合开发力,严重阻碍了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和品牌共享等目标的实现。

2.文旅产业融合的效度有待提升

受到发展理念、资金土地以及人才科技等因素的制约,当前黄河沿线的文化旅游产品较多停留在静态的自然观光层面,缺乏体验性好、互动性足、科技感强的引爆性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未能充分结合“全域旅游”“健康中国”“科技强国”和“体验经济”等战略背景和时代需求进行旅游规划与产品开发,致使黄河沿线的优质文化资源未能充分转化为游客追捧的旅游产品,未能实现黄河沿线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真融合、深融合、实融合和巧融合。

3.生态系统脆弱且环境破坏严重

黄河作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具有生态脆弱性、环境敏感性和不易恢复性等特征,一旦黄河流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将难以恢复,严重影响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黄河流域主要面临“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黄河河道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局部地区水资源污染问题突出”“局部地区湿地面积萎缩”等多重问题和生态环境风险[2],如2018年黄河137个水质断面中,劣V类水占比达12.4%,明显高于全国6.7%的平均水平[3],增加了将黄河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转化为优质旅游产品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4.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风险

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孕育了灿烂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传承下来大量极为珍贵的历史建筑、碑刻、雕塑等物质文化遗产和神话传说、谚语故事、舞蹈音乐、戏曲戏剧、民间工艺、传统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部分地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经费不足以及规划开发不合理,致使大量具有极高价值的文物面临不可修复的危机和风险,同时也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失传等问题与困境。

对策建议

通过区域合作、文旅融合、生态保护和遗产活化等路径举措,构建集“景观点、精品线、要素面、生态网、产业链、文化域”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可以提升黄河沿线的旅游品牌力、文化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深入推动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1.优化沿线区域旅游合作,联合开发“黄河旅游精品线”

黄河沿线上中下游和干流支流省区、城市应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不断深化和强化区域合作机制,形成资源整合和统筹开发的合力,协调推进黄河沿线地区文旅融合进程,联合塑造“中华根、黄河魂、民族心、华夏情”的文化旅游形象,深入贯彻落实《“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打造“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的规划要求,打造“景观路、文化路、产业路、扶贫路”等功能于一体的黄河沿线旅游风景道,同时根据黄河各段航运条件因地制宜开辟黄河水上旅游客运航线,建设客运码头、渡口等航运节点。此外,根据黄河沿线资源开发黄土乡村游、古色遗产游、红色文物游、绿色生态游和多彩民俗游等多主题、多色彩精品旅游线路,形成资源共享、游客互送、市场共拓、品牌共塑、产品共创、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

2.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共同培育“黄河经济示范区”

秉持全域旅游的科学发展理念,突破空间的藩篱和时间的限制,以黄河沿线文化旅游业态融合、产业链拓展延伸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引领和推动黄河沿线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如在住宿业态方面,可在黄河沿线修建“户外露营地”“房车营地”和“窑洞主题酒店”等特色文化住宿设施,打造“黄河人家”特色住宿品牌;在特色游览产品方面,打造黄河水上航游、黄河两岸漫游、黄河上空遨游的“水陆空”三栖文化旅游产品,充分利用黄河沿线的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开发一批参与体验性强的农业采摘园、军事体验园、地质科普园;在文创产品方面,打造具有黄河文化特色和烙印的文化旅游品牌,将黄河地域文化符号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当中,打造“新、奇、特、嗨、萌、酷”的黄河特色文创产品;在发展新业态方面,规划建设夜间经济集聚区、示范区、创新区,用旅游演艺、夜间剧场、美食夜市和夜游黄河等业态助力黄河沿线夜间经济发展。

3.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携手打造“黄河生态景观带”

由于黄河流域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生态保护工作成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任务。未来应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工作方式,充分考虑黄河上中下游在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实行黄河流域分时分段、分层分类系统化治理、统筹性保护、一体化推进。在设立生态功能区和保护红线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空间管控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污染防治机制等制度体系,加强科技手段在黄河资源调查、生态监测、环境保护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持续加强上游水土保持、植树造林为中心和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加强中下游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恢复、河道综合提升等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工作。此外,科学核定黄河沿线重点旅游区游客最大承载量并严格执行,多措并举将黄河打造成为一条“生态河”“景观河”和“幸福河”。

4.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活化,联袂构筑“黄河文化共同体”

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机制层面的创新与科技方面的应用。一方面需要从机制层面着力,鼓励黄河沿线地区的政府部门、旅游组织/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等主体加强合作,构建高效有序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如建立“黄河沿线地区旅游合作联盟”“黄河沿线旅游合作协调委员会”等组织,在政策制定、规划统筹、项目建设和宣传推介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编制《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规划》《黄河流域文化遗产活化规划》和《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计划》等规划计划,借鉴京杭大运河成功申遗的经验,以黄河沿线为主体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另一方面要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全息投影等技术融入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开发当中,让文化遗产能够“传下去”“活起来”。加快建立黄河流域文化资源数据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影像史和图片展等采编和展示工作,积极推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育计划”,开展“黄河工匠”“黄河艺匠”等评选工作,着力提升黄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和水平。

总之,实现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创新、高效率推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黄河流域地区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框架体系和顶层设计指引下,秉持全新的资源观、产品观、产业观、市场观等全域旅游科学发展理念,顺应当前需求多元化、产业生态化、互动体验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标准化、设施便利化、产品创意化、区域一体化以及治理网络化等潮流趋势,充分挖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打造“水陆空”多层次全空间格局,构建“快旅慢游、畅通无阻”和“城景通、景景通、点点通”立体化全交通体系,提升“白天+夜晚”多维度全时间产品价值,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的全链条延伸,加快“食、住、行、游、购、娱”和“文、商、养、学、闲、情、奇”旅游全要素创新,构建全域旅游的发展态势与格局。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黄河文化遗产
1961—2019年黄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黄河流域需要更多“冬枣式”农业——关于大荔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黄河』
Tough Nut to Crack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黄河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