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孔雀胆》

2020-11-18 02:20
郭沫若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毒酒演戏孔雀

方 白

几多血汗,换来满场热泪!

严肃的戏剧,托出严肃的人生!

先声明一声,对戏剧我是外行,我看戏,只是一个顶平凡的观众;我说戏,也只是一点顶平凡的感想。

我看了《孔雀胆》,为什么不说看而说“尝”呢?因为这是一个悲剧,我不是用眼睛来接受它,而是用感情来接受它。我不能站在比戏台更高的地位讲什么客观的话,我和一个老太婆或小姑娘一样,她们不流眼泪的时候,我也在流。所以,我没有冷眼旁观的空儿。

剧宣九队的《孔雀胆》,换来了满场热泪,这是看过的人都知道的事实;当人们看到天真的穆哥儿被毒杀的时候,看到忠勇的段总管被暗杀的时候,看到羌奴和段宝哭着和妈妈惜别的时候,看到义侠的杨渊海报仇身死的时候热泪在眼眶里面①“里面”原文作“里于”。打滚,一排排都在咳声叹气。柔肠百结的阿盖公主,简直是代表了所有的好人在受委屈,受折磨。她似乎懦弱,她也自责懦弱,其实不然,她是仁厚,孝友,容忍②“容忍”原文作“客忍”。,坚决,机智而又勇敢!

“好!”观众们在闭幕起身时,情不自禁地这样喊出了口。是的,这一次《孔雀胆》演出的水准,可以比的上战时重庆的话剧,在今日之武汉,可以说是空前了。

然而谁知道这一幕戏剧工作者,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吗?他们在这样大热的天气,再加上一身古装,汗就像雨点一样往下淌,坐在前排的人,看得最清楚了,可是还有若干看不见的汗在淌呢,他们不过三十几个人,要演戏,要卖票,要发新闻,贴海报,要搞布景,管灯光,要制服装,管道具,要管化装,弄效果,他们几乎都是一个人做着两三份差事,天天累得头又昏,眼又花,十二点以后甚至三点钟才睡下去,次日清晨,七点钟起床,铃一响就要起身。他们的汗流的太多了。

然而不止于流汗,他们除了少数的几位,身体健康之外,大部分因为饮食不好,工作太多而伤损了身体,看看他们吧,有的瘦得不成样子,有的在患肺痨而吐血,他们中间的病人,可以成为一组,他们的血是和汗一样在工作中了!

演出时的满场热泪,是他们用血和汗换来的!亲爱的观众们,你们知道不知道?所以我说“尝”了《孔雀胆》,因为不仅那些剧中人苦,那些剧人也够苦了。

他们为什么要吃那③“那”原文无。样的苦?难道他们不会像那些戏油子们,吊儿郎当的玩一玩吗?他们为什么不拿演戏消遣消遣自己,偏偏这样的认真,这样的要好呢?是的,这应当问一问他们。但都用不着他们回答,让我来代为答复吧。

戏在中国被人视作玩意儿,好像演戏不过是玩玩闹闹而已,以玩玩闹闹的态度去演戏者,自然大有人在,但一个真正的剧人,却是把这看作一种最严肃的工作。九队的作风正是这“严肃”两个字,从生活起,到工作止,无处不严肃。也正因为生活严肃,所以对工作也严肃,演一个戏,既不是为自己寻开心,也不是供人作消遣,而是正正性性把这当作一件事业,这事业告诉人应当怎样活着,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告诉人应当怎样死,怎样死才算最有价值?

让我们还是回到《孔雀胆》上来吧,这个戏从第二幕起,便压得人连呼吸也有点困难了。那个坏蛋丞相首先利用妇人的嫉忌,施放砒霜;然后再利用种族情感,排除异己。把个糊涂虫(王妃)和老浑蛋(梁王)玩弄在掌心里,搞得他们家败人亡。我们真不晓得,段功为什么那样大意,那样不知警备,难道真不晓得和恶是不能并立的吗?

两瓶毒酒是梁王特为毒死段功的,可是偏偏吃了毒酒的不是段功,而是阿盖公主和两个宫女,这是梁王所想不到的吧?更想不到的是另一瓶毒酒竟作了犒功的赏赐,使那些杀人犯的爪牙们,也都领受一番孔雀胆的滋味。

这是剧作者的一点穿插,用意无非加重描写车丞相的狠毒,可是穿插得好。段总管死于暗箭,从某种意义上说,死得不值;这一群放箭者死于毒酒,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死得更不值。前者让人觉着可惜,后者就有人说“活该”了。

四句正气歌,当然可算作者点睛之笔,而在阿盖公主悲愤填胸的时候,让那个小孩子来学这东西,是宣泄,也是暗示,暗示什么呢?剧末有说明,是要一个光明的明天,而那明天是和今天的小孩子分不开的,明天正是他们的世界,但只有今天教他们以培养正气,明天才会光明到来吧?

这是一个多么严肃的戏,提出一个多么严肃的问题,我们在这次严肃的演出中,不能不领略一点人生的真谛了。

人生,永远是善与恶的搏斗,善的力量,可能遭遇暂时的失败。然而最后胜利还是必属于善。

我所“尝”到的《孔雀胆》,就是这样的一种滋味。

七月四日

(原载汉口《大刚报》1946年7月7日第4版《星期版》)

猜你喜欢
毒酒演戏孔雀
看戏与演戏
演员在演戏
孔雀
“吃醋”曾经是佳话
孔雀1
孔雀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