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达斡尔族刺绣艺术的社会学意蕴研究

2020-11-18 15:25李金欢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达斡尔族刺绣技艺

■李金欢/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达斡尔族刺绣艺术的社会根源

我国北方具有很多有着源远流长文化的古老民族,本文提到的达斡尔族在清朝之前一直生活在黑龙江中上游,那时的达斡尔族主要以打鱼和放牧来生活。清朝中后期,移居至至嫩江流域。随着生活区域的迁移,达斡尔族与当地的其他民族有了各方面的往来,使得达斡尔这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实现了从北方的森林狩猎文化向南方农耕文化的过渡。达斡尔族中的刺绣艺术是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彰显了达斡尔族的聪慧,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达斡尔族被编入八旗后,不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与内地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达斡尔族对满文的学习,使满文化渗透到达斡尔文化之中。

二、达斡尔族刺绣的内容

达斡尔族的刺绣艺术作品展是黑龙江达斡尔族最具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和美术创作项目之一。达斡尔族刺绣的表现载体不仅是在达斡尔族衣饰上,更是衍生出各种麻布钥匙包、福包、钱包、茶具垫、鼠标垫等符合现代人生活的各类手工制品。其针法工整,色彩明快,图案繁密,形象逼真,独具其风格。达斡尔族的刺绣作品通过其中的各种花纹图案和各种服饰造型,直观且深刻地传达和突出了达斡尔族特有的传统生活与文化习俗,在手艺之中见证了优秀传统文化。

达斡尔族的刺绣针法是达斡尔族传统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达斡尔族刺绣的针法有平针、镇针、辫纹针、回针、缬针等,以刺绣而论有平绣、镇绣、缬绣、补花绣、堆绣、折叠绣等多种。例如:在表现树干与树叶等纹样时,一般用平绣的技法直接表现;在表现人物与其他动物的纹样时,多用了堆绣使其凸显;而在表现树与山石的纹样时,运用了折叠绣,这样的折叠绣法主要是将绸布与山石折叠出立体后,先用多种补花的题材和方法对绸布进行绣缝,再用多种几何形状和小色块的方法进行几何形的点缀,凸显绸布与山石的凹凸层次和山石的质感。又因为达斡尔族没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因此,其在服饰及装饰品上所刺绣出的吉祥祈福图案便十分能清楚的传递出了该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信念,这便是关于达斡尔族最好的“史书”。饰品上刺绣的图案中多蕴含着古代达斡尔族人热爱自然、期盼美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和理念。与大部分的优秀传统文化一致,其中表“财”的各种装饰花纹图案,有利用补花和刺绣的花纹古钱、鱼和花纹牡丹花等。表“平安”的各种装饰花纹和图案,有葫芦、花瓶等。

黑龙江达斡尔族的传统刺绣技术和工艺于清代中叶后发展较快,受到了满族、汉族刺绣文化的启发和影响。黑龙江达斡尔族以传统绣艺的角度来衡量达斡尔族女子的才能,并以此刺绣工艺作为女子择媳的依据和标准。其刺绣的艺术,不论色彩还是在技法和造型上,都十分具有自已的时代性和民族特色。

三、达斡尔族刺绣艺术的社会学思考

达斡尔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流传下来的刺绣技法和图案题材可以看做是该民族生活与文化的写实反映。达斡尔族完成了由北方狩猎文化向南方耕地文化的转变后,达斡尔族人最早是采用野生动物的皮毛,或者是鹿、狍子、犴的筋作为刺绣的材料,近些年则使用仿皮毛的物品。这种改变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当地的野生动物,并充分反映和突出了达斡尔族族人的优秀传统文化审美生活习俗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当今现代文化的社会里,达斡尔族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艺术已然成为一种极为特别的文化。

达斡尔族最初是北方的狩猎民族,从那时流传发展而来的刺绣技艺必定具有民族文化特征。随着时代变迁,达斡尔族人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改变,随之改变的还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当时人们凭借一把弯刀就可以制作出各式各样的器具,原始的生活用具以及其制作工艺开始被廉价的机器所复制。民间手艺人的年岁偏高,后继无人的情况使达斡尔族的刺绣手艺面临失传。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手段对达斡尔族刺绣进行宣传,达斡尔族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论是他们的语言还是留下的手艺和器具,都是我们这些后人值得保护和珍藏的民族财富,也是那段古老历史的最好见证。

在社会变迁中,这类有着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据史料考证,最早发现的达斡尔族刺绣多用于皮毛制品上,其利用狍子、鹿或犴筋搓成细条,并用兽骨制成顶针的习俗可以支撑达斡尔族刺绣起源于狩猎时代的说法。清朝中后期,达斡尔族的刺绣主要集中于布和绸上,刺绣的内容也有了变化。在他们开始有了固定的居住地后,其社会比较稳定,农业和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改变后,开始追求艺术之美。同时,与居住地附近其他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思想交流也扩大了刺绣内容,对艺术之美的欣赏水平也开始多样化。在清朝时期,达斡尔族移居至嫩江流域后,其文化最大程度受到的是满族和汉族文化的影响,当时的达斡尔族地区出现了教授满文为主的私塾,对达斡尔族社会文化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对这个民族传播了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优秀文化,像在刺绣作品中发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等刺绣题材,都是珍贵的传世之作。

四、达斡尔族刺绣艺术的现状和传承

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间刺绣技艺已经成为是黑龙江具有文化标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社会和国家的重点保护。保护达斡尔族刺绣艺术,对于达斡尔族的各类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都有积极作用。文化同全人类社会一样,在岁月的变迁中不竭地生长和进步。达斡尔这个民族的许多文化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从具有实用价值的物品转变为了供为欣赏的工艺品,他们的民族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特点,变得大众化。通过走访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和观看相关的纪录片,笔者发现如今的达斡尔族刺绣艺术已经开始变得产业化,这类刺绣技艺的传承人开办了工厂,有着固定的销路。达斡尔族刺绣的传承人召集了许多熟练此手艺和对此技艺有兴趣的人进行指导和培训,形成了达斡尔族绣品的产业链。这些具有达斡尔族风情的刺绣作品和物件,受到海内外刺绣工艺爱好者的高度赞扬和喜爱。数民族的传统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不仅是停留在物品层面,更多的应该是文脉上的传承,必须让其按照自身的规律活态传承与发展。

达斡尔族刺绣传承人的艰辛是我们普通人理解不了的,绣品中的一针一线都凝结着几代人的心血。传承人希望在将这项技艺传递给下一代的同时,可以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的、新颖的题材,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和传承这项古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技艺。我认为,达斡尔族刺绣的传承,不仅是达斡尔族刺绣的针法和技法的传承,还是具有达斡尔族特色的刺绣文化的传承,将这门技艺和文化社会相融合,用现代的信息交互方式,带动更多人了解和参与这项技艺,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五、结语

达斡尔族是一个没有文字只有语言、人口较少的民族,达斡尔族刺绣技艺是达斡尔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日益流传的宝贵文化财富,其传统刺绣工艺是达斡尔族群众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达斡尔族刺绣的技法和图案是多种多样的,通过不一样的图案及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可以感受到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随着时间的流逝,目前的达斡尔族刺绣技艺在传承方面的现状不佳,有着这一技艺的传承人年岁愈高,使用这一技法的人也愈少。希望通过对这一古老文化的整理,让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达斡尔族刺绣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唤醒更多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猜你喜欢
达斡尔族刺绣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鄂铁柱:达斡尔族老人12年“淘”出一座民俗博物馆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城镇化对达斡尔族社会生活的冲击
达斡尔族曲棍球学校教育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