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提琴演奏中的揉弦技巧及其相关应用

2020-11-18 15:25胡倩倩平顶山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手腕演奏者小提琴

■胡倩倩/平顶山学院

对于弦乐演奏来说,揉弦是不可或缺的演奏技巧之一,不仅可以让弦乐器具备更多的魅力,而且可以体现弦乐器的重要艺术价值,作为小提琴演奏家,通过充分应用各种揉弦技巧,相信可以添加小提琴演奏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进而可以满足真正满足听众的听觉需求。

一、概述揉弦

揉弦,来自于意大利的单词,单词的原来翻译的意思有两种,一是颤动,二是震动。此单词能够在每个有弦的乐器演奏中使用,在演奏中可以加强音乐的立体感,加入多种乐曲特色。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位置,使用适当的揉弦方法,这样可以让整个乐曲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然而在演奏中有些地方必须要多加注意,尤其是揉弦的速度和力度,避免在演奏过程中脱离作品。必须要正确的采用揉弦技巧完成演奏,这样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演奏效果,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小提琴揉弦技巧的重要意义

就小提琴来讲,其揉弦技巧不仅仅演奏人员的优秀演奏技巧充分展现出来,而且将演奏人员的内心心境得到全面展现,所以普遍运用在小提琴演奏中。揉弦技巧的普遍应用,不仅可以展现演奏人员的技术水平,而且可以加强乐曲的表现力,提高演奏的层次。并且此揉弦技巧具有显著的特点,其服务于演奏人员的情绪,所以其有多样化的技巧以及手法来表达每种情感,而且不同技巧之间的彼此联系,这样才可以高效衔接,防止技巧转换过程中存在突兀的情况。整体来讲,由于小提琴揉弦技巧自身的特点以及作用,所以这是每个小提琴演奏人员都必须要熟练掌握的演奏技巧,以提高演奏水平。

三、小提琴揉弦技巧在应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

揉弦技巧对于小提琴演奏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可以准确把握和运用揉弦技巧,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演奏效果,但是如果错误的运用揉弦技巧,这样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影响整个演奏效果,给观众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因此,作为小提琴演奏者,在应用揉弦技巧时,不能直接在演奏中运用,必须要考虑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整个小提琴演奏成功完成。

(一)心理和肢体不和谐而造成的错误揉弦

此错误揉弦,可以称之为“迟到性揉弦”,其原因在于很多小提琴演奏人员在实际演奏中,演奏人员自身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造成自己的演奏与乐曲的伴奏音乐无协调性,很有可能存在演奏错位的情况。并且也有其他的错误,那就是因为小提琴演奏人员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多样化的专业演奏技巧,演奏人员很有可能在演奏中陷入僵化的演奏状态,没有个人感情。

(二)技术上的错误揉弦

上文提到的错误揉弦是手指揉弦技巧在演奏中演奏人员手指不灵活,主要是指演奏人员对揉弦技巧进行运用时由于手腕运动过于僵硬,造成手指容易出现颤动的情况,进而造成由于音乐演奏速度偏快,这样就无法确保琴弦的稳定性,也会导致演奏人员没有灵活的演奏技巧。并且还有其他的错误,很多演奏人员在手腕时揉弦中手腕大幅度的摇动,过于重视揉弦技巧的运用,这样反而会让人感觉不自然,进而造成很多问题出现,比如:小提琴演奏没有个人融入个人思想感情以及音色错误等等。此外,因为有些演奏人员在手臂揉弦演奏中,不管是状态还是动作,都是比较固定的,所以无法体现出小提琴演奏的生动性以及灵活性,也让演奏过程看起来非常僵化,不能带动观众的情感,更加不能触动观众的内心,所以其演奏效果是十分不明显的。

四、小提琴演奏中的常见揉弦技巧

在小提琴演奏中有很多揉弦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手指关节的揉弦

手指关节的揉弦,主要是利用手指关节的颤动实现揉弦的目标,此揉弦方法不需要使用过大的力度,所以在演奏过程中只是感受到很少的揉弦,歌曲让聆听者感觉柔美,最好使用慢板广板[1]。在小提琴演奏中手指关节揉弦是很少采用的,由于手指关节揉弦幅度相当小,所以在实际演奏过程中必须要与其他的揉弦方法相结合。然而在巴赫时期因为揉弦尚未出现,多数音乐作品都是没有伴奏的,所以在此时期的作品演奏过程中,尽量不要添加很多揉弦技巧,否则这样就会导致作品的音准降低。

(二)手腕的揉弦

手腕揉弦,简单来说,是指用手腕带动手指的揉弦。第一,需要正确的姿势夹好小提琴,放松左臂,用左手的中指轻轻的摁在琴弦上,用手腕带动手指进行前后匀速活动。手腕和手指方向必须要保持一致,那就是手腕向前,手指呈弯曲姿势;手腕向后,手指呈伸展姿势,频率从慢到快,接着从快到慢。练习过程中,每个手指都必须要保持在放松的状态,左手的肘部和手臂都应该垂直,手腕主动颤动,让手臂仿佛挂在琴弦上,但是左手大拇指必须要放松,手掌的虎口不能将琴颈仅仅捏住。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手掌动作就可以自由的舒展。在熟练掌握此技巧后,每个手指都能够随便切换,进而更加深刻感受中揉弦过程中的舒适感觉。

(三)手臂的揉弦

对于小提琴演奏来说,要想充分掌握揉弦急速,必须要重视不同部位的协调联动,比如:手以及手臂等等。在手臂揉弦训练过程中,最先需要将小提琴夹好,左手食指将E弦按住,拇指也可以施加适当的力,必须要确保按弦的手指稍微伸开,与指板密切贴合,以感受到其与指板之间的摩擦感。并且不能让左手处在紧张的状态,应该保持放松,按照顺序做好此训练[2]。在固定手型且熟练掌握换把位后,实施揉弦训练。通常,揉弦训练必须要结合演奏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演奏者已经充分了解三把位换把方法,再配上揉弦训练,可以使手和小提琴自由的运动。但是若演奏者不能充分了解三把位换把方法,手和小提琴之间过于僵硬,这时必须要停止揉弦训练。

(四)混合揉弦

事实上,此演奏方法是以上演奏技巧的综合,普遍运用在节奏快和多样化手法的小提琴乐曲中。换言之,对该类型乐曲进行演奏时,不能只是使用一种揉弦技巧,应该综合使用不同的揉弦技巧。因此,这就要求演奏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如果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影响乐曲的最终表演效果。然而若可以合理运用,就可以让乐曲有壮观的效果,让学生有良好的视觉体验。

五、小提琴演奏中揉弦技巧在作品中的实际应用

(一)在作品《四季》中应用

《四季》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性音乐作品之一,此作品的创作家是安东尼奥维瓦尔,其在巴洛克时期不仅是伟大的作曲家,而且是小提前演奏家,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演绎时,可以将全部的感情都充分发挥出来,无论是演奏的人还是聆听的人,都情不自禁的陶醉在其中,所以选择这位作家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四季》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喜欢,其关键原因在于此首歌曲具有丰富的韵味,此首歌将不同季节的变化都生动演绎出来,人们在听取这首歌的过程,可以深刻体验到四季的变化。在该作品中可以利用风沙雨雪以及电闪雷鸣等等不同音色来体现季节的变化,但是必须要确保揉弦技法和运弓的彼此有效配合,这样才可以生动的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揉弦技巧在《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应用

贝多芬是一名著名的钢琴作曲家。贝多芬在很小时候几乎不具备任何的学习音乐条件,然而他依旧利用自己对音乐的喜欢,完成很多部经典钢琴作品,其很多作品都充分反映了对命运的不公和抗争[3]。这首曲子是贝多芬仅有的小提琴协奏曲,非常的珍贵,在编写此首作品时,贝多芬当时正处在恋爱中,这段时光对他来说是无比幸福的,所以此首歌曲中优美的旋律可以传达出恋爱中甜蜜的感情,所以此首作品的揉弦部分必须要倾向于婉转。

六、结语

总而言之,小提琴演奏中有多样化的揉弦技巧,每个演奏者都有着不一样的乐曲感悟,由于不同的演奏者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采用的揉弦技巧也存在差异,这样就导致小提琴演出的乐曲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因此,对于小提琴演奏者来说,在演奏过程中必须要熟练掌握乐曲内容,养成各种各样的揉弦技巧,这样才可以演奏出优秀的小提琴曲,进而为听众带来良好的听觉盛宴,冲击他们的听觉效果。

猜你喜欢
手腕演奏者小提琴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Hey Diddle, Diddle
偶遇一位拉小提琴的老人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常转手腕可通便
Pear Concert
常转手腕可通便
在球场上“掰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