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健身健美课程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作用

2020-11-18 03:31尹锁春
参花(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育意识培养对策高职院校

摘要: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进与实施,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健身健美课,不仅注重对大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培养,更注重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思想的渗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过程中,更要均衡学生的体能锻炼和知识技能。本文将立足于高职院校健身健美课程重要价值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院校健身健美课程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 健身健美课程 体育意识 培养对策

一、高职院校健身健美课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价值

高职院校健身健美课是通过合理规范的教学设计和内容模块,以适当的运动和训练方式,提升学生的体能和体育素养,指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从而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终身运动的体育意识。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渗透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健身健美课提出了优化和改革的策略和理念,其不仅注重对学生身体的发展,更注重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面向的是青春期发育完善的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具备充足且规律的课余时间,为其从事体育活动和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有计划、有条理地推进和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既实满足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也深化了高职院校健身健美课程革新与优化,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健身健美课程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认知

在对于当前高职院校健身健美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缺乏终身体育意识,大多数对于体育活动和体育训练过程缺乏正确的认知,无法以此为基准,对自身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培养和提升。因此,要想在高职院校健身健美课程过程中,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行有效培养,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调查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纠正其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错误认知和错误观念,指导学生明确坚持体育锻炼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肌体的最佳状态,尤其要在大学阶段,把握好这一时期肌体的年轻态,以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体质。与此同时,在对正确体育认知进行渗透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不仅是为了提升自身的体能、增强自身的身体机能,还能以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为切入点,疏解自身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使自己能够以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活。

高职院校正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教师在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增强运动者的体质健康,还要明晰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需要保持连贯性,要看到高职院校不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存在的差异和不均衡性。高职院校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学项目应具有针对性,以此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在不断提升学生运动的有效性和连贯性的同时,借助理论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和体能锻炼进行针对性的分阶段指导,避免传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枯燥、空洞说教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持续锻炼、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提升理论教学质量,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认知,实现对学生良好体育意识的培育。

(二)培养学生积极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也同样适用。在对当前高职院校健身健美课程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缺乏体育运动意识和体育锻炼热情,呈现出在体育课堂学习和日常体育活动中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的现象。这一问题的产生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更使得学生在体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趣味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教师要积极对其进行反思和改进,应当结合游戏教学模式,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的趣味性与竞技性。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分层次的教学设计,融合游戏教学的趣味性,结合不同运动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为体育项目的开展做出具体的教学设计,有效深化学生的体育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进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打牢基础。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把握住学生对体育学科和体育锻炼这一心理动向,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通过结合前沿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有效设计和规划课程内容。尤其要对课程教学展开过程中,一些落后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和替换,在综合考量学生这一时期运动需求和运动爱好的基础上,选择竞技类项目和健身类项目,有效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潜移默化地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例如,高职院校体育运动中可开展足球类运动,以足球游戏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后续体育锻炼教学阶段,可带领学生进行大运动量的足球比赛和竞技活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启发学生树立正确认知,指导学生坚持锻炼,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三)提高课堂体育创新教学路径

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与教学标准逐步推进的背景下,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已经远远不适用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要想有效培养并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课堂体育创新教学路径,以此为切入点,指导学生以辩证发展的目光和理念,对各类新兴体育器材和动作要领进行学习,在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中,实现对现代体育元素的有效渗透,为学生体育运动注入新活力和新元素。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展开过程中,教师还应结合社团俱乐部等活动形式,带动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以先进的体育锻炼路径和体育锻炼方式,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度,以多元的体育競赛模式和体育活动赛事,有效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潜能和体育认知,在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创新与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对高职院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来说,更应该对热门的体育项目和运动环节进行汲取,以贴合学生生理适应性,且创新性的体育课堂教学路径,为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讨论体育等提供源源不断的热点话题,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运动兴趣。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增加场地与建立热门体育社团的方式对体育项目的教学与比赛体系进行完善,促使学生对这类运动保持长期训练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通过对运动的普及和社团体系的构建,使学生长期坚持项目训练,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家庭和社会中也坚持体育运动。此时,高职院校可以联系职业俱乐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项目联谊活动,将社会体育或职业俱乐部引入学校中,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学生受到周边运动氛围的影响,会加入球迷组织或社团。这样便开辟了新的体育课堂教学路径,确保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结语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渗透,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展开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以体育课程教学平台为切入点,对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健康发展进行有效培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认知观念,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使学生不断参与课堂体育活动,在进阶式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运动习惯,从而为高职院校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芳.从终身体育教育观审视我国高校体育生活化发展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75-80.

[2]潘淳浩.高校体育生活化环境的构建与学生体质健康改善的实验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3]杨光.终身体育教育视域下大众羽毛球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4]罗少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3.

[5]任晓静.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与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搏击·武术科学,2010, 007(003):84-85.

[6]阳云.体育教学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理论思考[C].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2008-07.

(作者简介:尹锁春,男,本科,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体育意识培养对策高职院校
终身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贯彻的研究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