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脉络研究

2020-11-23 14:13郝伟可
武术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八极拳关东技击

郝伟可

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吉林 长春 130022

1 关东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史实梳理

1.1 “关东”地域概念的界定

传统意义上的关东,是指山海关建成之后对其地理和文化的一个概念统称。通俗的来讲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这片地域。关东地域的外部围绕着三大山系,内部贯穿着三大水系,中间是东北大平原,西部草原与内蒙古相连,南部濒临黄海和渤海,构成了关东地域山水相连、地貌多样、土地肥沃的基本自然环境特征。[1]

1.2 关东武术文化形成的基本概况

“关东”能够作为一个地域文化概念被提出是因为其同时具有地理上的兼容性和文化属性的同质性。关东较为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关东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物质基础,再加之地域内政治、宗教、民族等文化因素的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相对独立而又独具特色的关东武术文化。[1]关东武术文化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古代,主要是以游牧渔猎为主,以骑射文化为核心,在当时形成了注重实用的武术文化特征;近代,随着闯关东人群的迁入,打破了他们原有的社会秩序,改变了这种文化形态。其经与迁入移民的汉文化融合发展,开始注重力量、技能、智力和道德等素养的多方面提升,但核心文化仍是技击实用;新中国成立后,其文化形态再次出现转变,积极实用的思想趋于弱化,而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功能开始日益凸显。[1]

1.3 关东武术国际传播的历史概况

关东的人口结构非常复杂,除原本的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鄂伦春和汉族的原住民之外,更为大量的人口是外来移民,而这些移民成分也同样非常复杂,既有流放至此的官宦士绅,也有“闯关东”的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贫苦大众,庞杂的移民大军促进了关东武术的形成和发展。据史料记载,关东地区基本上没有原创拳种,所以,关东武术的大体框架是由关内移民迁徙至关东地区之后形成的,随着移民的迁徙而传入的拳种名目众多,其中较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有:戳脚、翻子拳、通背拳等。以上拳种自传入关东地区后,因没有原创拳种的干扰和抵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并迅速与当地文化相互交融契合,逐渐演变成具有关东文化特质的武术流派。武术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历来被外邦所侧目,问学求艺者更有趋之若鹜的情状。而关东武术自成体系以来,因其别具一格的技击特点和拳种流派,声望日隆,甚至远播海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如“八极拳”;东北地区的八极拳,素以古朴、庄重、实用著称,初期以长春为中心,后广播于东三省。此系由“神枪手”李书文的得意弟子霍殿阁所传。在1927年以精湛的武功击败日本武道高手,后经选入宫,被聘为清末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护卫队武术总教习和警卫官,其侄霍庆云为御前侍卫。在日本侵华开始之后,霍殿阁在1932年的时候跟随溥仪流入到长春,之后就开始在东北这个区域广受门徒,李书文全盘继承了霍殿阁的技术风格,重技击与实战,轻套路与表演,强调对练的实用性,与其侄霍庆云大力倡导和推广八极拳,共营八极门户,让八极拳在东北三省生根、开花、结果,为普及发展东北地区的八极拳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八极拳遂渐于东北三省扬名。

霍殿阁、刘云樵是罗疃八极拳的优秀传人代表,他们大多以实战闻名,大大提高了八极拳在中国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由刘云樵创办的台湾“武坛”训练中心,弟子遍布台湾和亚、欧、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关东各武术拳种流派的国际传播的历史概况,其发展脉络大致经历了类似上述八极拳的演变过程;先“经关内传入、次发展巩固、最后再对外传播”的这么一个流程。其中“对外传播”是最具复杂性的环节,对外传播的方式可谓千差万别,除上述论及的以“师徒”的形式对外传播外,还涉及“文化交流”、“竞技对抗”等等形式,不一而足;除去传播方式的影响因素外,甚至还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推波助澜。所以,基于这层考虑,有关“对外传播”的具体因素还需具体分析。

2 关东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动因探析

2.1 地域因素

关东地辖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从地理结构来看,西部草原与内蒙古相连,北接俄罗斯,东连朝鲜半岛,南部濒临黄海和渤海。在现实生活中,与我国接壤或毗邻的国家及相关地区,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传播对象。如和我国国土相接壤的俄罗斯,其早于90年代,便已有人受聘于莫斯科作武术教练,见林木兰《中国武术风行俄罗斯》一文:在莫斯科的武术圈子里,大家都知道中国武术专家戴超。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前,他曾受聘到莫斯科当中国武术教练,后来又去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等地传授中国武术。又如与我国关东地区相接壤的朝鲜半岛,其传统体育文化中早已注入了中华武术文化的基因。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为朝鲜族的主要居住地。金红兰在其硕士论文中论述道:“中国的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在迁徙过来时,它就已经拥有了自身较为成熟的传统文化;其自身的传统文化又通过迁徙被带入了中国,为自身文化的形成奠定了根基”。[2]作者在文章中作了较客观和精深的研究,并最终得出结论:“朝鲜族体育文化是中国社会的产物,是中国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它与中国武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由于地域因素的影响,与我国接壤或毗邻的国家及相关地区,会率先或较易受到关东武术文化的冲击。所以,地域因素是影响关东武术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

2.2 文化因素

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的体系,讲究刚健有为,追求和与中,崇德利用和天人协调。其中,尤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体系。[3]温力以这一观点为核心展开分析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刚健有为的精神在武术中表现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会更容易使人理解。其实,这种精神同样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民族的武技所共有的,也是各种体育项目所共有的”。上述论及,各个国家关于武技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具有同一性的。所以笔者认为,武术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和发扬,主要就是因为武术中蕴含着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使之可以与各国的技击术或体育运动产生一种共鸣,从而被不同地区、各个国家广泛认同并加以接受。

2.3 经济因素

经济是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存,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在经济发展和文化消费日新月异的今天,武术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为体育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不断吸收推广各国的体育运动,实现推动体育竞技发展的目的;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便成为了各个国家考虑的对象。武术的经济价值随着社会的改变不断的发展。如俄罗斯,最开始中国武术文化是由血亲、世袭以及师徒等传承形式向俄罗斯传播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最初的传播形式变更为现在的武校、武馆、俱乐部等形式。可见,经济因素是影响关东武术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关东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3.1 关东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文化价值

“价值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温力曾在其著述《中国武术概论》中,将武术的价值分为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关东武术作为具有关东文化特质的武术成分,享有举足轻重的领域地位,那么,其自然在国际传播的语境下,携带着自身地域特质的武术价值也值得彰显。

3.1.1 技击价值

在古代,武术本是作为一种技击术而存在的。温力道:“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技击价值变得尤其突出,上至威胁到国家安危的军国大事,下至因为个人利益而进行争执的黎民百姓,都离不开武术”。[4]武术的本质就是技击。而在关东武术的拳种流派中,这一本质便被迥异的技击风格充分体现出来。如八极拳,现已成为关东武术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常见的招式,称为“豁打顶肘”。该技法从字面意思可理解为:“豁”,大略是以拳比作“锤”,攻击路径自下向上,意像向上“捶”的一种攻击。“顶肘”,是屈肘,后运用肘关节,沿着水平的方向向前顶出。此外,“豁打顶肘”的技法,就名称言,隐去了蹉脚的动作描述。[5]

再如戳脚翻子拳,其练下盘功夫以腿为主,腿法最重要的特征是:不尚高腿,以步带腿,以脚法带步,步步有腿。[6]戳脚翻子拳的下盘功夫,灵活敏锐,随意运用,腿法或步法变换多端。颇有可前可后,可左可右,可高可低,可远可近,随心所欲,想踢就踢之能。这些腿法和招式并不是凭空幻想出来的,而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技击实践中总结、提炼、加工并流传下来的。经过技击实践修炼出来的招式和腿法是中国传统武术技击功能的精华。人们在技击实践中发现,通过反复的、刻苦的招式和腿法的训练,逐渐形成人自身的一种自然的身体反应,这种自然的身体反应可以缩短人们在遇到突发事情时所做动作的时间,提高反应的速度。不断的刻苦练习,不断的提高招式和腿法的速度,其技击能力就会更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种精湛的腿法和招式,可运用到国家安全防暴部门训练、国际之间的武术交流中,也可运用于日常健身和自我防身中,均能产生良好的效应。

3.1.2 健身价值

对于武术的健身价值,中国先民早就有了清楚的认识,先秦典籍《管子》中道:“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7]可以看出,此时的人们就已认识到“拳勇”离不开“筋骨”和“股肱之力”了。民国时期,“体育救国”的呼声高涨,武术作为传统的身体练习方法,其健强身体的功用和价值,开始为国人所重视。[8]从古至今,武术的健身价值都有其深远的意义。武术在上千年的积淀下,一定程度上发展为肢体的艺术。通过练习关东武术,如八极拳中踢、打、挤、靠等各式的技术动作,不仅发展人的各项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机能,而且促进人格和精神对于传统文化中美的体验和追求,都有着积极作用。习练八极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改变人的内在气质,即所谓的“精气神”。

3.1.3 经济价值

关东武术的传播、练习等形式,究竟可以带来多少经济效益,是关东武术的主要经济价值所在。武术的经济价值表现丰富多彩,这种表现形式间接的带动了武术产业,增长了经济。例如举办的“地域性的武术大赛”“全国赛”“澳门、香港武术节”等,都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了武术为经济建设带来的价值。关东武术本身就含有丰富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无论是结合“人文旅游”,还是附属产业,如:关东武术的刊物、影视、办馆、交流大会、竞赛等的开发和运营,都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5]此外,来自海外华侨、华人的大量武术爱好者都在不断传播中国武术。特别是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新媒体的使用者,尤其是微信、微博等软件的使用者,都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去传播关东武术,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也必将能够获得或多或少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中,增加关东武术项目的培训,更有助于关东武术获得较快的传播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3.1.4 观赏价值

武术在表演的过程中最能体现其艺术性和观赏性,自古以来,武术表演多是古人在闲暇时娱乐的活动之一。如古时的“舞剑”,此运动不是用来判定武术的高低,而是单纯的用来欣赏、娱乐、表演而已。再如武术表演走向海外,“南洋旅行团”1936年初在新加坡、马尼拉等地进行了历时三个月的表演,所到之地阵阵掌声和欢呼声。[9]整个表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一些外国体育代表团开始了解中国武术。再如影视娱乐所带来的观赏价值,在2015年上映的《一代宗师》,该影片主要讲述了咏春拳派的叶问,形意拳派的尚云祥、八卦掌传人宫宝玉,以及八极拳传人李书文等人的江湖恩怨轶事。整个影片以他们为线索,再现了“南北武林”在民国时期的主要事件,并生动演绎了宗师级武林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家国情怀。该片先后获得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影片、金鸡百花电影节影片等多个奖项。《一代宗师》的播出向世界展示了八极拳、形意拳等拳种,让国际友人了解中国武术,也让国人更加了解关东武术。诸如此类的影片还有很多,都凸显了关东武术的观赏价值。

3.2 关东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意义

古代的交通条件颇为低下,中日两国的交往,主要通过朝鲜半岛进行。唐宋以来,主要就是越海与大陆相联系。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在先秦时代,已有与武术有重要关系的青铜武器传入日本了。日本著名学者木宫泰彦先生也曾说到,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所制造的青铜利器就已经通过朝鲜半岛传入了日本。特别是在汉代时,以铁制环手刀为主的各种各样的短兵器大量的流入到日本,对日本的刀、剑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0]而随着关东器械的传入,日本的刀剑和弓箭等制品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由此对日本武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武术是我国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改变和发展,武术现已属于整个世界。武术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传播方式不断改变的过程中,武术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武术作为人类一种比较特殊的肢体文化,其从出现发展至今,不管是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亦或是在本国传统文化领域内的发展与传承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播意义。中国在世界体育中的话语权,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塑造“和平崛起”的中国形象的重要方面。当前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是各国全球化竞争的主要方式。关东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除了锻炼身体、修身养性等功能之外,又具有作为与世界沟通的肢体语言和桥梁的功用,为促进全人类的身体健康,增进世界友谊和提高全球经济发展,发挥着中华软实力的积极作用。彰显了中国在世界各国间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体育界中的话语权,不断塑造中国“和平崛起”的文明进步的文化大国形象。[11]

发挥关东武术的教育价值。中华民族是以人为本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士人教育,是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时代的中国教育,把“立德树人”的精神作为我国的根本任务,并提出要把这种精神贯穿到各个教育环节中。[12]关东武术蕴含着哲学、健身、历史等文化内涵,它符合人类对文化的需求,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产。关东武术原本就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练习关东武术不仅可以获得精熟的武术技能,有效改善精神面貌,还可以使人们了解关东地域文化以及关东人民的风格特征。同时,关东武术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它又兼具增强体质、修身养性等功能。培育和开发关东武术国际市场。关东武术的发展是我国地域武术发展的代表之一,通过不同的途径向世界传播关东武术,可以提高我国地域武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还可以使国际友人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育出大量的国际武术人才,特别是向国外的孔子学院输送专业的关东武术人才。除了输送专业的武术人才之外,更多的是要对关东武术进行推广和传播,使关东武术走出国门,在国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八极拳关东技击
关东春早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和平年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极拳的传承
张桐 作品
日占旅大时期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对安重根等人的判决书
关东农家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浅谈月山八极拳的历史起源和风格特点及其现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