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徽州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0-11-23 14:13王紫伟王庆庆毛若远
武术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徽州武术文化

王紫伟 王庆庆 毛若远 韩 岩

黄山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1 徽州武术的发展沿革

徽州武术是一项地域特色鲜明的古老体育项目,它既有武术的共性特征,也具有显著的徽州文化色彩,是中国武术文化和徽州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1 先秦山越武术时期

先秦时期,古山越人非常勇猛善战。由于战争,中国三次大规模南迁,很多宗族迁到了徽州地带,他们的迁入给当时的徽州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中华传统武术的精华,为徽州武术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徽州直到现在还有这种“战争农耕并存”的传统。[1]

1.2 新安武术时期

徽州在南宋时期被称为新安。新安时期动荡不安,古徽州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世外桃源,一批一批的中原望族迁移到此,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地域文化,同时也推动了武术文化的发展。[2]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位武术豪杰,一位是被称为“太极拳创始人”的程灵洗。他是歙县黄墩人,官拜左位将军;另一位是歙县汪村人汪华。隋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汪华凭借武艺组织武装自封吴王,后来归顺唐王被封为“越国公”。[3]不仅如此,当时其他的文化都有一些武术文化的影子,如徽戏,可见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也可见新安时期徽州武术文化的繁荣。

1.3 明清徽州武术时期

明清时期徽商兴起,人们常常以商贾作为第一生活行业,但是当时社会动荡,治安相对混乱,所以想要商业一帆风顺,就需要一批武艺高强的人来增强自己的防卫能力。因为社会的需求,所以徽州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徽商带动了徽州武术的发展,也培养了一批武术人才。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的一些武学典籍,例如,程宗猷的《长枪法选》、陈真如的《峨眉枪法》等,徽州武学典籍至今也是中国武术文化研究中的瑰宝。明清徽商发展迅速,经常到全国各地经商,通过交流也带回来了很多其它地域的优秀技术与文化,促进了武术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徽州武术的内容。

1.4 现代徽州武术时期

在漫长的岁月中,许多中国古代武术早已失传或变异,徽州地区由于经济环境信息闭塞、社会守旧,仍保留着许多徽州武术的套路动作与资料。徽州武术多为低桩,要注意弯肘护肋,出手大多走小门,而这些特性与著名的拳法“短打”极为相似。徽州的“滚跌”,都带着几分相似的滚落和醉拳,还有狩猎“猪钩”是钩镰枪的应用,梅花桩是九宫步的前身等。这些古佚武术构成了徽州武术的多样化的特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速,跆拳道等其他武技的兴起,年轻人忙于生计,对徽州武术文化的了解甚少,使得真正传统的武术受到“冷落”,被边缘化。徽州武术目前处于濒危的边缘,迫切需要保护与传承。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徽州武术传承发展策略

2.1 建立责任意识

大多人们追求时尚,潮流的新兴文化,传统的徽州武术文化无人问津,正面临着极大挑战。怎样才能让群众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使其参与其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要了解徽州武术文化,探究徽州武术发展中的问题,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文化自信,从自我做起,保护和弘扬徽州武术文化。加大范围的将“武术进校园”推广到中小学,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去接触,学习和了解。逐渐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从而能够从源头上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

2.2 自身改革创新

徽州武术的发展也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就是徽州武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主要原因之一。自古以来,武术的传承主要是师傅示范,并加以解说,口传身授,让徒弟勤学苦练,直到熟能生巧,当然,这种方式教学进度慢,但是效率高,师父手把手教学,学生自然学习的快,是武术教学最基本的传承发展方式,师傅教学,徒弟学习练习,师傅在教学的过程担负主要角色,但是只是口头教学并不能将武术的精髓完全授予徒弟,徒弟也无法真正掌握,因此只有把口头教学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实践中加以理论,才能使中国武术得到更好的传承。[4]

2.3 借助新媒体宣传

现在社会网络化发展迅速,可以联系当地政府、媒体,利用网络覆盖面极广,传播速度快这一特点,将武术推到大众视野前,比如周星驰的《少林足球》以无厘头搞笑的新方式将少林功夫带到了大众视野,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同时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功夫,受到了社会强烈的反响和好评。这便是网络媒体新形式,新手段的积极影响,可以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和接受。利用新媒体手段,讲述徽州武术发展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徽州武术文化。

2.4 拓宽徽州武术的相关产业

可以充分利用黄山山美水美的特色,借助全国各地旅游人士将徽州武术推广到大众视野中,加强徽州宣传,使徽州武术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也可以创办徽州武术文化相关的教育培训、网络、服饰、工艺品等相关产业,从而带动徽州武术的发展。

3 结语

传统武术是中国文化,徽州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生活的历史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生产生活起到了不可替代重要的作用。徽州武术想要发展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改革创新,才会有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徽州武术文化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徽州春雪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徽州绿荫
谁远谁近?
武术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