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释道对陶渊明诗文、生活、性格的影响

2020-11-23 06:31田雪珂
北方文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佛家道家陶渊明

田雪珂

摘 要: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的陶渊明,儒释道思想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他固守着积极入世的态度,雅正君子之风;而在道家和佛家的影响下,他选择归隐田园,过着宁静致远、顺应自然的生活。因此,儒释道兼顾的陶渊明受到了后世的敬仰,他不仅给中华儿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陶渊明;儒家;道家;佛家

儒家思想从两汉以来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士人的精神支柱,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士人的思想。而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此时的社会动乱、政治黑暗,就注定他不能安稳地走向仕途。再加上当时佛教受到魏晋南北朝诗人的追捧,而陶渊明又生活在佛教传播的圣地——庐山脚下,在经历了几次的出仕、辞官之后,吸收佛家思想的陶渊明决定归隐田园,追求独立自由、委运任化的生活。因此,陶渊明生活在以儒家为根基,道家、佛家突飞猛进的晋宋易代时期,这对他的生活、思想、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受儒学的影响

陶渊明从小就生活在官宦家庭,其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名将,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任武昌太守,父亲任安成太守,祖上的丰功伟业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陶渊明需要建功立业,并且他从小就学习儒家经典,精读《论语》。朱自清先生曾统计过,在陶渊明诗作当中对《论语》的引用就达到了37处。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让他从青少年时期就拥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识,具有强烈的入仕情怀,实现个人理想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他的作品中有集中的表现,如:

亿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少壮时且厉,抚剑独游行,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1]

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陶渊明恪守孔子的遗训,发出了: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2]

陶渊明的一生经历了数次的仕而归,归而仕,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理想。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曾说:“陶渊明并不是浑身静穆,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3]。而鲁迅先生所谓“金刚怒目”式作品主要是指陶渊明归隐之后所作的《咏荆轲》《咏三良》《咏贫士》《挽歌诗》等,其中以《咏荆轲》最具有代表性,它作为一首咏史诗,歌颂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表现了陶渊明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和除暴安良的愿望,这恰恰也印证了陶渊明一生“猛志”不衰,疾恶除暴、舍身济世之心。他还把这种理想寄托在自己后代的身上,在《命子》中曰: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尚想孔伋,庶其企而。[4]

陶渊明通过给儿子取名字可以看出希望儿子能够求思,不要忘记自己名字的含义及其先辈的事业,希望儿子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有抱负的人,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梁启超曾曰:“他虽然生长在玄学和佛学的氛围中,他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都在儒學”[5]。的确,陶渊明作为深受儒家思想的士人,在入仕之前想着大展宏图,希望像自己的祖辈那样成就事业,在发现政治黑暗和自身本性不相契合时,最终归隐田园,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但他却时刻关心着社会状况,关心身处水深火热的百姓,谨记先师的遗训,不忘记自己的伟大理想。即使自己两鬓斑白,功成未就,他也把这种理想寄托在后代,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帮助自己完成。可以说他一生都在坚守着儒家的道义,即使在归隐之后,在贫穷、挫折面前依旧遵守着。

《论语·卫灵公》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6]。深受儒家影响的陶渊明,在政治方面是积极入仕的,而在生活方面却是坚守着君子的风度,固守着儒家提倡的“忧道不忧贫”。归隐后他的生活很拮据,虽然每天都是辛苦劳作,但由于耕作经验不足,田地屡遭霜旱虫涝,同时幼稚盈室,住宅两次失火,社会动荡,只好搬到其他地方居住……种种原因导致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贫穷不堪,但陶渊明依旧乐观面对,坚守着君子的风度,始终不向贫穷低头屈服。在《归去来兮辞并序》曰:

性质之然,非矫历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7]

陶渊明认为自己的本性是向往自由独立的,即使疾病缠身,依旧不能违背自己的本性,因此决定辞官回归家园。在归隐期间檀道济登门拜访,给他送去良肉,他却麾而去之,常常用圣贤安慰自己: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8]

还曾在《咏贫士》之四中表达了自己的这种不忧贫的思想:

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9]

陶渊明借先秦黔娄的事迹,来表现自己安贫守道的节操。从以上可以看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陶渊明,在如此困境之中,依然坚守着儒家刚正坚贞的态度与高远超逸的怀抱,固守着儒家不忧贫的君子之风。

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还培养了陶渊明亲善仁爱的性格。他的诗里热衷的表现了对亲人们的爱,如: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好味止园葵,大欢惟稚子。[10]

在《悲从弟仲德诗》中写出了他对其弟的深厚的感情,还曾辞官为同父异母的妹妹奔丧,写了流传后世的《祭程氏妹文》,语言朴实,真挚感人,表现出了对妹妹真挚的爱。而和邻里、朋友也是和睦相处,农忙时同邻里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时都是谈论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儿,每次煮酒杀鸡,不忘一起分享,真正做到了: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11]

儒家思想在陶渊明的心里根深蒂固,让他从青少年时期就有远大的志向,但是他生活在公元三四世纪之交,社会动乱,导致理想无法实现。因此陶渊明就利用道家的思想,归隐垄亩,获得出仕和入仕的平衡。

二、受道家影响

魏晋时期道家兴盛起来,但此时社会混乱,处在易主时期,与前期相比,思想更加成熟,诗人们对官宦生活看得更加透彻。选择归隐,追求宁静致远,超脱自在的生活成为陶渊明首要选择。《道德经·八十章》曰: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2]

老子希望能有一个幸福美满,没有战争,没有君主束缚,一片安静祥和的国土。陶渊明受道家老子的影响,在他的《桃花源记》中也展现了一个有良田美池、道路纵横交错、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君主,不知年代的地方。归隐后的陶渊明躬耕田园,过着悠然采菊,没有车马喧闹的生活,常与大自然为伴,摒弃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时,众所周知,酒在陶渊明的作品、生活中经常出现。他的饮酒和“竹林七贤”有很大的区别,陶渊明的饮酒抛弃了道家所具有的任诞、颓废的思想,他把酒作为自己不得道的调节剂,饮酒可以使他暂时忘却功名,从而冲淡内心的愤怒,达到和平的状态。因此他和邻里朋友一起饮酒作乐,相谈甚欢,不问尘世,这是一种生活情趣,是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虽然入仕没有成功,但是受道家影响的陶渊明归隐田园,在田园中寻求到人生的真谛,感受到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惬意之情。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3]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源于自然,听任自然。在此思想影响下,陶渊明投身于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主要表现在陶渊明对于富贵,生死,贵贱的认知上。“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他对生死表现出淡薄的意识,顺应自然的态度。陶渊明认为生死有命,这是人之常情,不应该过分担忧生死问题,更不必刻意地追求长生不老。在《自祭文》当中表现了顺应生死,乐观对待人生的态度: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14]

陶渊明出生就经历着贫穷,而他却没有抱怨之情。躬耕田园,闲暇之余读书、抚琴,虽然是给自己写的祭文,但是他却以轻松的笔调,把死亡的凄凉之情一扫而光。《拟挽歌辞》三首和《自祭文》颇相似,在文中也表现出了陶渊明乐观豁达的生死观,表现真正的委运任化思想。

萧统在《陶渊明传》中也写道:“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15]“任真”是陶渊明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又一特点。人生在世有多少人不为富贵、名利羁绊,但是陶渊明却淡泊名利,既不在乎个人得失,又不祈求大富大贵。在做彭泽县令时,督邮来县视察,官吏应该束带见督邮,但是陶渊明发现这和自己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于是决定辞官归隐,结束八十多天的仕途生活,这是陶渊明任真的表现。此外他的“真”还体现在诗句当中: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16]

虽然生活在玄言诗兴盛的时代,但是他却以朴实的语言道出人生的哲理,做到了朴素中见警策。总之生活在田园的陶渊明,不问世俗,用自己的才情创作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在静谧的大自然中寻找任真的方式,体会到自然的乐趣。

三、受佛家影响

佛教对陶渊明的影响一直是学者所争论的问题,比如陈寅恪、朱自清、逯钦立等认为陶渊明不受佛教的影响,而朱光潜、游国恩、罗宗强、李泽厚等都是认为陶渊明受到了佛教的影响。陶渊明生活在晋末宋初佛学兴盛的时代,又生活在佛教文化异常浓厚的庐山脚下,庐山上还有着当时最著名的佛教领袖——慧远。上至皇室贵族,名臣大将,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都非常尊崇慧远,当时的桓玄、颜延之、刘遗民、周续之、张野等都是和慧远交往密切的人,而刘遗民、周续之又是慧远的追随者,他们又和陶渊明并称为“浔阳三隐”。又据《晋书·隐逸传》称陶渊明“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己”[17]。《南史·隐逸传》也说:“潜尝往庐山。(王)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邀之”[18]。从陶渊明的游玩、和通达佛学的朋友交往等就可以看出来佛教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证实。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引用出现在大乘般若经典中的佛教基本词汇和主张,如: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19]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20]

流幻百年间,寒暑日相推。[21]

其中的“幻”“梦”都是佛家的基本用词,基本上都是大乘佛教所说的人生无常。佛教认为人生来就是受苦的,苦谛是佛家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生、老、病、死等四苦,陶渊明的作品中有不少对人生苦难的深切体悟。家贫,饥冻,重病缠身,躬耕田园,这些都是陶渊明归隐后所经历的苦难。这些所受的苦难,他并没有以此抱怨,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在性格上对佛家某些理论的吸收,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于一些佛家提倡的因果报应论,形灭神不灭的说法是反对的。因此,陶渊明对佛家的理论采取的扬弃的主张,这也是他和刘遗民、周续之的不同之处。

被钟嵘称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生活在思想多元化的晋宋更迭时代,前期主要受到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而在后期主要是吸收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通过三者思想的相互融合,调节了陶渊明内心的不平衡,给了他人生的新方向,從而受到后代学者的追捧,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言人。

参考文献

[1]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117.

[2]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16.

[3]鲁迅.且介亭杂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535.

[4]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29.

[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48.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61.

[7]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159.

[8]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78.

[9]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123.

[10]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60.

[11]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56.

[12]王弼.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32.

[13]王弼.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62.

[14]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169.

[15]萧统.昭明文选.陶渊明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3.

[16]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100.

[17]房玄龄等.晋书.隐逸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0:2425.

[18]李延寿.南史.隐逸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1856.

[19]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40.

[20]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86.

[21]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80.

猜你喜欢
佛家道家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不为五斗米折腰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坠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