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论”视角下的散文英译

2020-11-23 06:31雒思梦
北方文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三美论故都的秋

雒思梦

摘 要:散文,作为中国文学的一种文学形式,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特征。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必须着力推动散文的传播。许渊冲的“三美论”,符合散文这一文体本身的美学特征,所以本文采用“三美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张培基的英译本《故都的秋》为例,探索如何以“三美论”为指导,将散文自身的美如实充分翻译出来。

关键词:三美论;散文英译;《故都的秋》

文化,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散文,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比名著简短轻松,比诗歌简单易懂,三言两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传递出一种温文尔雅的美。可当前散文翻译事业举步维艰,其中不仅有中西意识形态差异和译者质量的原因,更有相关指导理论不足的原因。所以本文借用许渊冲先生用于指导诗歌翻译的“三美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张培基的英译本《故都的秋》,说明“三美论”适用于散文的翻译,希望以此推动散文翻译的发展。

一、“三美论”简介

许渊冲,一生致力于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将中国的古代诗词翻译成英文和法文,为中国文化的外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享有“汉译英法第一人”的美誉。经过大量的翻译实践,许渊沖在其2003年的著作《文学与翻译》的序言中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即著名的“三美论”,其中意美最为重要,音美次之,形美再次之。在翻译理论由外国学者主导的现状下,这一理论的提出,丰富了国内的翻译理论。再加上许渊冲先生荣获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翻译奖,“三美论”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和广泛研究。

二、“三美论”视角下《故都的秋》的英译

(一)意美

意美是指内容之美,不仅仅是字面层面的美,更是字里行间蕴含的内在美[1]。散文是汉语语言的精华部分,原文常常看上去像是作者在慢悠悠地向读者讲一些生活小事,可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作者内心深沉的感情和深刻的人生道理。若要在英语中重现散文的意美,实非易事,不仅仅需要译者充分理解原文的内涵和感情,更需要译者字斟句酌,仔细推敲打磨原文,采用能够在英语中重现汉语意境的词汇,才能尽可能重现原文的意美。

例1:故都的秋[2]

Autumn in Peiping[3]

标题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翻译时也必须达到这一标准。“故都”指旧朝的首都。北京是七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但在近代时期,鸦片战争中北京曾遭受列强侵略,山河破碎。原文中“故都”一词不仅仅指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历史,其中更包含了作者对国家受难的悲痛之情。所以张培基将“故都”简单地直译,只点明了故都的地点,似乎并不能表现作者的爱国情怀。笔者认为此处应将其译作“the Old Capital City”更为恰当,既传达出废弃古老之意,更将“故都”令作者悲痛的历史表现出来。

例2:细腻,清闲,落寞[4]。

Fine,quite,a feeling of forlorness[5]

散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所描绘和传达的也通常是高于现实生活的。所以,译者必须充分理解原文的内涵,把握原文的美,才能尽可能在译文中重现那一种深沉浓郁的美。郁达夫选用例2中这三个词来形容扫帚留下的丝纹。可以看出,作者是借用落叶和扫帚的丝纹来展现故都的沉浮以及他内心的惆怅。这三个词不仅有孤寂、凄凉的意思,还有被遗弃后孤立无助的内涵。相较于其他译者选用的loneliness一词,张培基先生显然对原文的理解更为透彻,单单这一个词不仅仅描绘出作者看到故都经历过起起伏伏后的模样时,内心的伤感,还低声告诉读者,作者此时像一个孩子被母亲抛弃后一样孤独无助,让读者感受到情感的爆发。

(二)音美

音美强调音韵节奏之美。散文具有强烈的音美,因其常使用叠词、拟声词或排比、重复等修辞手法。英汉语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汉语是声调语言,汉语中的“四声”使其发音和语言节奏具备了音韵美。而英语是重音语言,许多单词都是多音节加重音,这加大了翻译的难度。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多次使用叠词和拟声词,使原文具有独特的音韵美。虽然音韵美难以保留,但可以在译文中实现音美的最大限度的重现。

例3:疏疏落落[6]

here and there[7].

此句原文使用了“疏疏落落”这一叠词,使原文具备了一定的音韵美。叠词是汉语中常见的词语构成方法,但英语中却没有,属于语言空缺现象。为了使译文读者可以感受到原文音韵上的美,译者需根据译入语的特点,进行特别处理。张培基在其译文中使用尾韵来重现叠词的音美。汉语中的叠词与英语中的尾韵,两种修辞手法虽看似不同,却可以收到同样的音美效果。[8]这就考验译者如何处理译入语文化中空缺的现象。

例4:息列索落[9]

pitter-pattering[10].

拟声词是极具修辞功能的一类词,中英文中都有这一类词,属于文化共通现象,所以若译者在翻译散文时可以在译文中保留拟声词,将会使译文更加地生动,完美重现原文的音韵美。例4中原文使用“息列索落”一词来描写雨点轻轻落下的场景,使读者仿佛可以听见雨落下的声音。译文中使用的拟声词,恰似雨落下时“嗒嗒嗒”的声音,很好地重现了原文的音美。

(三)形美

形美是指文章在外形上的长短、对比和重复等的美。汉语的各种文学形式都喜用排比和对仗等结构,提升文章外形的美,比如古诗中的五言、七言,整首都是整整齐齐的四句或八句,句尾押韵;散文小说中的双声叠韵、排比对等。在《故都的秋》中,这样的形美之处比比皆是。

例5: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11]。

if only it could be made to last forever!I would be...my life-span and have two-thirds of it...the season[12].

东方思维方式与西方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中英文句式结构也不同。英语句子总是中心论点或结论在前,原因或論述在后;而汉语句子则恰恰相反。所以,译者需调整句子结构以适应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原句中的原因是留住北国的秋,结果是折去三分之二的寿命 [13]。张培基在译文中保留了汉语的句式特点,可以说完成了保留原文形美的任务。若要考虑到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此句可能有过度异化的嫌疑。但若从英文句式中心论点在前,论述在后的结构来看,译者对此句的处理无可指摘。

例6: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14]。

Peiping's Tao Ran Ting with its reed catkin,Diao Yu Tai with its...trees,Western Hills with...,and Tan Zhe Si with...bell[15].

原句用北京的五个不同地方的景色构成排比,展现形式之美。译文将每一处地点名词(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潭柘寺)与景物(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用介词“with”连接起来,不仅保留了地点在前景物在后的结构,还保留了原文五处景物的先后顺序,完美重现原文的形美。

三、结论

经过上文的例句分析,可以看出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本很好地重现了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借用许渊冲的“三美论”分析《故都的秋》的英译文,可以发现,虽然东西方之间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但文化有其共通之处,也因差异而更加让人着迷。在散文翻译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三美论”不失为一个可以借鉴的理论,希望可以借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散文翻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钗.“三美”说解读张培基英译本《故都的秋》[J].校园英语,2017(20):232–233.

[2][4][6][9][11][14]郁达夫.郁达夫文集[M].广东:花城出版社,1983:227–230.

[3][5][7][10][12][15]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09–211.

[8]乔彩霞,张凌.《故都的秋》的美学英译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12):105–108.

[13]童兆升.散文英译与鉴赏的理论指导模式研究——从刘宓庆的翻译审美理论看《故都的秋》三个英译版本[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05–110.

猜你喜欢
三美论故都的秋
从“三美”理论看杜甫陇右诗的翻译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导读思练写”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